人为本在大学田径教学中的运用政策

2019-04-30 11:11王健
智富时代 2019年3期
关键词:以人为本

王健

【摘 要】以人为本是指导各行业发展的基本理念,而在教育行业中,同样应该遵循这一理念。在实现国民教育的实践中,理所当然应该以学生的培养为重点,以生为本。在大学教育这一较高的国民教育阶段中,对学生的培养更应该全面、系统化,以求培养出能够适应社会发展、能够充分利用自己的專业知识为社会创造价值的新人才。在大学教育阶段中,体育教学同样重要。良好的体魄是人创造价值的基础和基本支持,且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促进其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在现阶段的大学体育教学中,田径教学由于其具有综合性和系统化的特点,已经成为了大学体育运动教学的基础,在整个体育教学体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伴随着我国现在的教学改革和深入发展,大学田径教学也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和更多的挑战。由于我国曾长期推行传统的教育模式,其影响广泛且深远,对我国的田径教学改革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困扰,因此,对新形势下的田径教学进行深入思考,已经成为了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时代课题。

【关键词】大学田径教学;以人为本;政策运用

田径教学具有基础性,是众多体育项目教学及实践的奠基石。而就我国目前的教育发展情况来看,大多数高校对田径教学的基础性作用认识不充分。在老师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上课太过依赖书面理论,缺乏和实践结合的例证,具有枯燥无味的特点;而学生在学习中更是索然无味,昏昏欲睡。这其中的原因不乏学生的个人问题,但更多是因为教学理念和授课方式与时代发展之间的矛盾。

一、革故鼎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主要还是延续了旧苏联时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教师在讲台上自顾自地讲,学生在自己的座位上被动地听,没有达到有效的互动,导致学生不理解老师讲的内容,老师不清楚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到了哪个程度。要有效地改变这一问题,应该从教学理念的改变出发,并辅之以相应的考核机制。使教学过程完整全面地贯穿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达到这一目的,有以下两个建议:

1.准确定位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效果评估体系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设定更多的依据是评估标准,也就是学生的考试分数、测试成绩等量化的数据,而不是学生的努力程度、日常表现。由此,便会造成部分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由于自控力差、网吧、电子游戏等外界诱惑的原因,学不到知识。而到了最终的测验时,便会利用作弊等一些违规手段来蒙混过关。而老师的关注点也是学生的成绩如何,对其怎么达到的分数要求、是否真正理解掌握了所学的知识并不是特别关注。因此,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就要以学生个体的具体情况出发,设定不同的考核标准。比如在田径教学目标的设定中,不在单纯以男女性别为标准进行划分,而是根据学生的具体身体情况,为其设立通过努力就可以达到的标准。要注重在日常的田径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专业化素质,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的身体素质,进行有计划的训练,以此来达到自身最好的状态和最优的发展成果。在对学生的考核评估过程中,也要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付出的努力,进行综合性评判,使学生不论其身体素质如何,都能够通过努力实现自身的进步。

2.强化课程设计,重视以人为本

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就得更加注重教师对不同学生个体的研究。田径老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要认识到学生个体间的具体差异,并做到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在教学活动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田径教学的实用性、健身性以及发展性。教师在课程设计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减少知识灌输的环节,将理论和具体的技术动作相结合,进行师生互动型的授课方式。同时,田径教师还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体质差异,设计不同的训练计划和保健方案,最终达到有效提高学生田径运动训练的目的。

二、创新田径教学方法,探索以人为本新策略

在教育事业中,有一句家喻户晓的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新教学模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现阶段促进田径教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在传统模式中,老师按部就班地讲,学生被动地听,再加上田径知识本来就具有枯燥性,这就使得很多学生在课堂上昏昏欲睡,无法吸收老师讲解的知识,导致课堂效率极其低下。而老师更应该担任一个启发者的角色,去不断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内在逻辑和趣味点。在当前的大学田径教学中,实施以人为本的策略,最重要的便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兴趣带动学习劲头。下面我们来谈如何进行实际操作:

1.抓住学生心理特征,引导学生自觉学习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快速提高,人们的生活节奏也与以往有了巨大差别。因此,人们的心理活动也就更加具有波动性,变化更加容易。大学生群体即将步入社会,对社会的发展现状及其变化更加具有敏感性,其受社会的影响也更大。因此,田径教师在教学中,也可以根据社会热点和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开展更加具有趣味性的教学实践。比如,在备课过程中,田径教师可以将当下的专业运动员的比赛视频整理好,在课堂上将所讲的知识和运动员的比赛表现相结合,通过声音和图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加强交流互动,营造良好氛围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有无穷的”。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是学生最好的榜样。田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切忌高高在上,要深入学生的心理和生活中,把自己融入学生群体中,拉进师生间的心灵距离,平等对话,互相尊重。这样,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就会更加容易,使得老师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可以在教学中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时,在不断的深入交流之中,也可以使课堂氛围更加融洽,提升学生学习的课堂效率,打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三、结语

以人为本是当今时代教学发展的主题和教育客观规律的具体要求。同时,相比传统的教学模式,以人为本能够更加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内在潜力,在教学模式的创新开辟一条新的道路。在大学阶段的田径教学中,老师应该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探索新的教学理念,研究新的教学环节设计,在师生的互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以更加饱满的精神面貌投入学习活动。

【参考文献】

[1]陈芳荣. 如何基于“以人为本”的理念展开初中田径运动教学[J]. 田径, 2016(10):37-37.

[2]王建基. 大学田径教学中以人为本教学策略的探索[J]. 当代体育科技, 2016, 6(29):20-21.

[3]陆永铭.以人为本,创新田径课教学方法[J].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5(10):219-221.

猜你喜欢
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高校学籍管理制度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青年理论的当前价值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精细化浅析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对宪法沿革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