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号召全党读书学习对建设学习型政党的现实启示

2019-05-04 13:53张凤霞梁琦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毛泽东

张凤霞 梁琦

[摘要]中国共产党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传统是毛泽东树立的。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毛泽东曾两次号召全党读书,第一次是在延安时期,第二次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通过这两次全党读书,不仅提高了全党的思想理论水平,还为学习型政党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今天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国家提供了有益的启迪和借鉴。

[关键词]毛泽东;全党读书;学习型政党

[作者简介]张凤霞(1964-),女,汉族,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天津商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研究。梁琦(1993-),女,汉族,山西长治人,天津商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中图分类号] A8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8031(2019)04-0008-02

中国共产党有着重视学习的优良传统,这与毛泽东多次号召全党读书学习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毛泽东不仅动员全党读书学习还身体力行,带头读书,为全党树立了读书的楷模。毛泽东对读书学习的重视,不仅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今天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国家也提供了借鉴。

一、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曾两次号召全党读书学习

(一)延安时期为提高全党的理论素质毛泽东号召全党读书学习。毛泽东号召全党读书,第一次是在延安时期。早在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就向全党呼吁,革命形势飞速发展,而“党员理论常识太低,需赶急进行教育”。①党要有计划、有目的的提高理论水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在毛泽东和党中央的重视下,根据地先后举办了工人、农民、妇女夜校和各种短期训练班以及红军大学、中央党校、苏维埃大学。毛泽东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为学员授课,总结经验指导整个苏区的教育工作。抗战时期,毛泽东把肃清党内错误思想、提高党员干部马列主义理论水平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向全党发出了读书学习的号召,他希望“全体党员干部通过学习在理论上在工作能力上提高一步。”②他相信“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③此外,毛泽东教育党员干部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他认为“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④抗战后期,毛泽东把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列为整风文件,供全党和广大群众阅读。

延安时期的学习不仅提高了全党的理论素质,学会了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而且使全党的思想达到了高度统一,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结出了丰硕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

(二)社会主义初期为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毛泽东再次号召全党读书学习。毛泽东号召全党读书,第二次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1956年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后,党带领全国人民开始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为摆脱贫穷落后的状况,1958年党在指导思想上出现急于求成的倾向。为了使全党保持清醒的头脑,澄清混乱的思想,摸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毛泽东再次号召全党读书,并把《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作为首选。他告诫党员干部研究政治经济学问题有很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要结合当前实际问题,学习研究经济理论著作。1959年庐山会议初期,毛泽东拟定了会议的19个问题,头一个问题就是读书。他明确指出:“高级干部读《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第三版下册。读者范围,由中央委员到县委书记,都要读。”⑤1960年在上海中央工作会议讨论国民经济计划时,毛泽东希望全党以第一书记挂帅,用读书小组的办法重读《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同年6月毛泽东在写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十年总结》更深刻地感受到革命事业是科学,经济建设也是科学,全党要老老实实地学习,逐步摸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规律。他告诫全党:对于社会主义时期的革命和建设,从全党来说,知识都非常不够,我们还有一个很大的盲目性,还有一个很大的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我们要以第二个十年时间去研究它,从中找出它的固有规律。

社会主义初期的学习让全党再一次感受到走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要性。但由于社会主义建设是全新的事业,尽管在学习中去摸索经济建设规律,但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社会主义建设仍然充满曲折,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经验和教训。

(三)毛泽东——学习的典范、全党的楷模。毛泽东的一生是学习的一生。延安时期毛泽东就说,读书可以使人增长学问,有了学问,好比站在高山上,可以看的很远;没有学问,如在阴沟里走路,摸索不着。为了让全党提高马列主义理论水平,把马列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毛泽东发奋读书,终于攀登上中国共产党精神领袖的巅峰,创造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典范——毛泽东思想。毛泽东还经常推荐与中国革命有关的书籍给中央同志。彭德怀曾说一九三三年“接到毛泽东寄给我的一本《两个策略》,上面用铅笔写着(大意):此书要在大革命时读着,就不会犯错误。”⑥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在十二本书的目录前加上“干部必读”四个字印发给与会干部,成为培养干部马列主义理论水平的教材。他相信“我们党内要有相当多的干部,每人读一二十本、三四十本马恩列斯的书,我们有这样丰富的经验,有这样长的斗争历史,如果读通了这些马恩列斯的著作,我们党就武装起来了。”⑦为了培养党的高级干部读书学习的习惯,毛泽东建议创建党员干部学习培训基地,他希望全党来一个学习竞赛,“看谁真正地学到一点东西,看谁学的更多一点,更好一点。”⑧他着重强调“只要是书,不管是中国的、外国的、古典的、现代的、正面的、反面的,大家都可以涉猎。”⑨

毛泽东不迷信书本,无论他自己读书还是教育党员干部读书,都是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革命年代,为提高党员干部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解决战争面临的一系列问题而号召全党读书;建设时期,为寻找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指導经济工作而号召全党读书。毛泽东把读书与治国相结合,把读书与建党相统一,为党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二、毛泽东号召全党读书学习对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国家的现实启示

(一)不断学习是作为一个中国共产党党员的题中应有之意。中国共产党是由具有先进的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组成的政党。但由于中国革命的特殊性,她的成员大部分是农民及小资产阶级的代表。为保持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毛泽东不仅号召党员干部读书学习,还努力从思想上建党,终于使党成为思想一致、步调一致、全国人民衷心拥戴的党。在今天,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党员中仍然存在着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党员身份千差万别、许多党员现代管理理念较差等问题,因此,加强全党学习仍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党员只有提高个人的能力和本领,才能提高党的整体的能力和本领。只有全党上下重视学习,善于把马列主义同现实结合起来,才能及时洞察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能永保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也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

(二)不断学习是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内在要求。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重视学习和善于学习的党,学习始终贯穿在党的不断成长壮大的过程中。时代发展到今天,党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着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一个受到外部封锁的状态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全面改革开放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时代、角色和任务都發生了变化,这就要求全党上下必须加强学习,只有培养一批具有战略思维、世界眼光、掌握社会发展规律和通晓各种专业知识的治国理政人才,才能破解时代发展给人们提出的新问题、新矛盾,才能应对国际、国内发生的重大变化,才能真正地与时俱进。

(三)不断学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要完成这项事业,必须具有超强的执政能力和高素质的人才,必须有一大批懂学习、能学习、会学习的干部,才能逐步摸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才能不断攻破面临的难题。毛泽东已经为学习型政党的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在知识爆炸、信息发达的今天,党员干部更应该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转变传统观念,更新学习内容,建立适合于时代发展的学习机制,才能把群众的创新、实践的经验上升为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进行。党的发展史证明,党的学习能力越强,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就越牢,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提升党的综合竞争力,才能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推向前进。

(四)加强党的学习,建设学习型政党是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需要。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完成这一重大任务党就必须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这就要求党必须是不断学习的政党,只有这样,才能把党的治国理念和一贯的价值追求真正体现出来,才能既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突出的问题和矛盾,又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前推进。只有全党上下共同学习,营造良好的学风,建设学习型政党,锻炼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才能不负人民重望。正如习近平所说: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好学才能上进,我们的干部要上进,我们的党要上进,我们的国家要上进,我们的民族要上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所以,全党、全社会必须加以高度的重视。

[注释]

①毛泽东书信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第26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第527页.

③④⑧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第533页.

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八册)[M].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331.

⑥彭德怀.彭德怀自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83.

⑦龚育之,逄先知,石仲泉.毛泽东的读书生活[M].三联书店出版社,1986:31.

⑨穰明德.毛泽东同志要求我们多读书[N].人民日报,1983-12-14(5).

猜你喜欢
毛泽东
抗美援朝,毛泽东立国之战
1949,毛泽东点将
毛泽东对叶剑英的深情厚望
吴自立“闹事”与毛泽东复信
政治家的身高
电视连续剧《开国领袖毛泽东》
青年毛泽东为什么不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