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职生中开展“工匠精神”的路径探析

2019-05-05 08:07于瑞霞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工匠工匠精神德育

于瑞霞

中职学校作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在中职生中开展“工匠精神”教育,对于国家、中职学校、中职生个人均具有非凡意义。(1)在中职生中开展“工匠精神”教育是国家由“中国制造”到“中国质造”,再向“中国创造”的产业结构升级、技术更新换代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时代需要。在中职生中开展“工匠精神”教育有利于加快发展各类高端制造业、服务业和战略性的新兴产业,抢占国际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制高点,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的基础。(2)在中职生中开展“工匠精神”教育是中职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中职生和学校的命运是紧密联系的,在中职生中开展“工匠精神”有利于培养企业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匠人”,提高人才培养水平,赢得社会认可度和良好社会声誉,进而促进中职学校的发展。(3)在中职生中开展“工匠精神”教育是中职生走向社会、立足社会的现实需要。在中职生中开展“工匠精神”有利于培育中职生敬业守信、精益求精、敢于创新的精神,练就工匠技艺,提高自身的人力资本附加值。中职生作为我国未来的技术技能型和高素质劳动者人才的重要来源,如何在中职生中开展“工匠精神”教育,笔者认为有以下有效途径。

一、通过德育课堂渗透提升中职生对“工匠精神”的认知能力

(一)加强工匠精神相关的学习培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德育教师是完成课程目标的具体执行者和组织者,学校应当为教师提供相应的教学条件,要鼓励德育教师通过各种路径加强自身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并身体力行,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中职教育领域内的优秀“工匠”。

1.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提升自身职业素养。德育课教师要不断地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关注国外的时政变化,把自己的思想、知识和理论有机结合的前提下,在教学过程中以提高中职生的创新性为重点,以此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开拓创新意识。

2.加强对德育课教师的培训培养。中职学校应该把对德育教师的培训放在重要位置,通过学习培训、专题讲座和课题研究等形式,重点培养一批优秀的德育学科带头人,提高德育课程的吸引力。

3.开展教学研究,提高学术水平。提高德育课教师科研能力的途径之一是广泛地开展学术交流。校内可以采用座谈、演讲和发表成果等方式进行,校外学校之间的学术交流可以采用考察、专家讲座和学术报告等形式。通过学术交流,共同分析讨论解决德育课难题和热点等,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

(二)开发工匠精神课程的校本教材,拓展德育教学内容

将工匠精神融入德育课程中,充分发挥德育课在德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开发相应的校本教材,从教学的内容上入手,因材施教,提高中职生对工匠精神的理论认知。

1.加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让中职生了解工匠精神的价值意蕴。中职德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弘扬工匠之道,让中职生认识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认识到这种精神财富是人类的各种奇思妙想转化为造福时代、泽被后世的动力。

2.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培养中职生具有企业所需的“工匠”素质。中职德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如创新意识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教学内容,着力培养中职生那种追求99.99%到100%的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和企业对中职生的人才素质要求。

3.赋予创新性的教育内容。教学的内容可以加入当代“大国工匠”故事的解读和工匠精神的新内涵来培养中职生对工匠精神的感悟能力和正确的认知能力。

(三)构建工匠精神课程的评价体系,增加德育课的有效性

1.工匠精神课程评价内容。评价的内容应该包括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的教育教学状况两个方面。学习效果可以通过中职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以及对工匠精神的认知程度和情感水平综合评价等指标进行评价。教师的教育教学状况可以通过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和工匠行為习得程度来体现。

2.具体的评价方法。考虑到中职生的实际情况,评价方法不应采用书面的闭卷考试,更不应简单地以笔试的成绩作为评价的方式,而是应该采用考察的办法,让中职生在放松主动的状态下,通过案例分析、专题活动和社会实践等形式进行。

3.课程的评价结果应记入中职生的学习档案,可以为中职生后续的行为和职业素养的情况做基本的参照,便于及时地观察到学生的变化。

二、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提高中职生对“工匠精神”的情感认同

(一)以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引领校园“工匠文化”价值观念

精神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所在,着力构建一种校本共有的价值取向、共享的精神成果和共同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

1.加强学校文化标识建设。通过校训、校徽、校歌、校标、校服等具有工匠精神的文化符号,在正确的价值观念的引领下,让这些文化符号充分发挥其导向和熏陶的独特作用。

2.加强校史文化建设。中职学校应注重在办学实践中积聚下来的有形和无形的资产,切实做好校友中杰出工匠、学校所在地区各类能工巧匠的成长故事和主要事迹等的编纂,努力形成学生身边的工匠群体和工匠文化氛围,以校史文化独特的魅力去影响学生。

3.重视校园“工匠榜样”的评选和宣传工作。在中职生中广泛开展“弘扬工匠精神 打造技能强国”的主题评选活动,树立校园工匠榜样,进一步挖掘工匠榜样身上所隐含的行为规范和道德价值取向,弘扬工匠文化,宣传学校形象。

(二)以物质文化建设为基础,营造校园“工匠文化”浓厚氛围

校园的建筑、人文景观、布局等蕴含校本文化、校本精神的物质载体,都可以充分利用达到物质育人的作用。

1.注意校园整体布局的设计。经过因地制宜和精心设计,努力做到自然与建筑和谐统一,达到人文与环境巧妙相融的效果,让中职生感受其工艺的精湛,体会工匠精神的独特意蕴。值得一提的是人文景观的内涵建设,通过人物雕塑和文化长廊等来美化校园环境,营造浓郁的校园工匠氛围。

2.注重校园的宣传阵地建设。在充分运用校园广播、文化长廊、黑板报和校内电视等宣传工具的前提下,搭建具有思想、职业、知识和服务性质与一体的校园网络平台,让中职生在“网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深刻感受到工匠精神的价值意蕴。

3.突出优秀传统文化和职业精神。通过悬挂各行各业的劳动模范、成功人士画像和悬挂名言警句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身边的能工巧匠,特别是深入了解校友中杰出工匠的工作内容、真实生活乃至内心世界,引导学生立志成为一名对国家、对社会有所贡献的当代工匠。

(三)以社团文化建设为重点,搭建校园“工匠文化”实践平台

中职学生社团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措施,培养精业和敬业的品质,传承工匠精神。

1.组织好学校的常规性活动。开展好职业技能类活动,广泛发动学生积极参加全国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技能大赛、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文明风采”竞赛活动和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 明理、立志、勤学、成才”主题教育系列活动 ,在活动中培养职业情操、团队精神、职业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职业规范。以生产精品为目标,在技艺和产品品质上不断改进,成為同行里面的佼佼者。

2.开展具有本地地域文化特色和本校专业特色相结合的活动。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培育和发展具有乡土特色和校本专业特点的校园文化活动,引导中职生将“我的梦”与“中国梦”有机融合,并用一技之长报效国家,雕塑自己的工匠人生,表现浓郁的家乡情怀。

3.要建设和引导好手工艺学生社团。学校要重视中职生的手工艺社团建设,加大对社团的活动经费和活动场地等方面的支持,发挥中职生专业团队的力量,引导学生将经验技艺与当代科技完美结合,精雕细琢,竭尽所能将产品做到最好,在社团中提高中职生的自信心和专业技能。

三、通过优化实训实习提高中职生对“工匠精神”的践行能力

(一)加强校内德育实训,把“工匠精神”渗透到实训的每个环节

根据中职生的发展规律和实际情况,将“工匠精神”融入实训课程教学中,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技艺水平。

1.重视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与企业岗位标准的“零距离”。学校要加强校企合作,积极地引入企业文化、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等引入到中职生的日常管理中,提高中职生践行工匠精神的积极情感和自觉意识,进而为促进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形成和顺利进入企业实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2.养成敬业和精业的工作态度。德育教师在学校实训当中,要培养中职生有做一行爱一行的职业态度,唯有用心才能赋予产品独有的精神气质。

3.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教育中职生严格遵循品质标准和工作规范,一丝不苟,踏踏实实,在精、细、实上下功夫,把每个动作都做到位,竭尽所能将产品做到最好。

(二)加强校外实习教学,把“工匠精神”渗透到实习的每个阶段

1.遵守企业规范,增强遵章守纪意识。中职生走上生产线后,要熟记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从“他人约束”到“主动自觉”维护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变“规章制度规范我”到“我维护规章制度”,形成产品精益求精的“荣誉法则”,不断地改善产品,让产品在自己的手中得到升华。

2.养成吃苦耐劳的品质,练就自己敬业的职业精神。在进入企业实习后,中职生可能会因自己所学的专业和实习专业不相关产生矛盾时,放弃自己理想职业的追求的时候,教师应该及时帮助学生突破这种狭隘职业规划的束缚,让学生进行更高层次的职业生涯规划,在更高层次的职业规划中影响吃苦耐劳品质的养成。

3.品味优秀企业文化,培养现代企业精神。中职生应该把企业文化的种子耕在自己心田,让“质量文化先行”,严格遵守质量规则,将“不制造不合格品,不允许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谨记心田。

(三)加强社会实践活动,把“工匠精神”渗透到实践的整个过程

中职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通过一定的工具,主动对客体改造的表现,故在社会实践中将工匠精神渗透到整个活动当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1.积极成为义工中的一员。教师应鼓励中职生积极参加义工类社团,通过社团活动,去养老院和社区帮助更多的孤寡老人,去孤儿院帮助有困难的小朋友等,通过参加这些活动锻炼中职生吃苦耐劳的品质,促进中职生在工作过程中,更能精益求精,在“技艺”到“道”的人生感悟中去实现自身价值。

2.在教师的指导下做问卷调查。首先在问卷调查的内容上,可以设置为与工匠精神有关的问题;发问卷的过程也是考验中职生吃苦耐劳的过程,在收集完问卷后,可以围绕工匠精神主题写感悟和报告,在活动中促进中职生传承和弘扬“工匠精神”。

3.验证自己的技能,为走向社会自主创业作准备。通过实习实训和社区活动,结合家庭和社会的实际状况,让经过自己手的产品具有高品质、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为以后自主创业提供技术支持。

通过上述途径提高了中职生对工匠精神的认知能力、情感认同和践行能力,有助于中职生担起弘扬工匠精神和打造技能强国的重任,有利于让每位中职生都能习得一技之长,敢于实践和创新,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进一步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研究会组办的广东省中职德育“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题《知行德育课教学模式研究——以广东省贸易职业技术学校为例》(课题批准号:17ZZDYYZ11)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印发《技工院校工匠精神教育课教学大纲(试行)》(人社厅函[2016]252号)的通知.

[2]《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 》(粤教思[2010]4号).

猜你喜欢
工匠工匠精神德育
90后大工匠
光影视界
工匠神形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致敬!老工匠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