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向往的地方

2019-05-05 08:07冷卫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异面直线图像

冷卫

数学学习是枯燥的,而中职数学的基础性和服务性,使课堂教学更加乏味。因此,如何让数学课堂教学有趣,值得我们深思和探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一个人对某事物发生浓厚的兴趣时,他就会积极地思索、大胆地探究,对事物的观察变得敏锐,想象力丰富,情绪高涨,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也会增强。作为一名中职数学教师,应认真地反思自己的数学教学工作,努力探索和理解新的数学课程理念,建立起新的中职数学教学观,通过恰当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使得数学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向往的地方。

一、运用生活中的数学案例,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数学课堂教学应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案例,利用身边有趣的事物和活动,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在教学时,要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直观地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索,使之对数学知识的获取变得更容易,对问题的认识也更深刻,从而克服“数学太深奥”的畏惧心理,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如在学习“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这一课时,如果教师仅从概念上要求学生记住什么是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如果从生活中的逻辑关系引入,就容易被学生理解并记住。因此,笔者引入这样一个问题:

已知命题p:张三是广东人。命题q:张三是中国人。问:如果p成立,q是否一定成立?

思考:(1)如果张三是广东人,能充分说明他一定是中国人吗?如果张三是中国人,能充分说明他一定是广东人吗?

学生认可这一事实之后,再引入课题,学生自然会觉得“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易于理解。

教学中,还可以适时穿插有趣的数学小故事,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教师所提的问题上来。如在“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的教学中,笔者从数学家高斯小时候遇到的“难题”(1到100的所有自然数求和问题)引入新课,能使学生很快对“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的问题产生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当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有趣有用时,就会逐渐体验到快乐,这对学生形成稳定的兴趣是很有帮助的。

二、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增强数学学习的直观性

数学本身是枯燥乏味的,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一张嘴”的教学方式,教师讲起来难受,学生学起来痛苦。教学中,使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言而喻。因此,数学教师应尽可能开发生动有趣、切合学习内容的课例,恰當运用多媒体和实物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如在“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的教学中,利用“超级画板”动态验证A、ω、φ三个参数的作用,让学生对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有更直观的感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具有新颖、形象等特点,这些教学手段以其多样化的信息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使比较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直观化,令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探索中去。

三、运用情感体验,让学生品尝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心理学提出:乐趣是培养兴趣过程的第二个阶段,它是在有趣定向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兴趣发展的中级阶段。当学生把数学学习当作乐趣时,学习数学就会成为一种需要,主动学习就会成为可能,面对挑战也会迎难而上。因此,教师对学生数学学习的乐趣要用心培养,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在学习“数学归纳法”这一课时,笔者把学生分成四人一小组,让小组同学共同完成“多米诺骨牌游戏”(用书本代替),让学生仔细观察和思考,最后归纳出此游戏完成的两个条件:

(1) 第一本书必须倒下;

(2) 如果第k(k∈N*)本书倒下,那么第k+1(k∈N*)本书必定会倒下。

然后,用游戏的两个条件类比得出数学归纳法证明的两个步骤,使得原本抽象而深奥的“数学归纳法”变得容易而有趣了。

四、运用情景创设,引导学生体验知识的发生过程

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真知都是从实践经验发源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为他们创设获取知识的情境,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去感知新知。

又如,在学习“用五点法作三角函数的图像”这一课时,笔者先让学生欣赏一段视频《绳操》,体操运动员手中飞舞的红绳在空中划出一条美丽的波浪线,给学生直观的正弦函数图像,为学生认识正弦函数图像创设了意境,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为学生自学设计了几个思考题:(1)如何将波浪线放于直角坐标系中比较好?(2)用几个点可以画出一条波浪线?(3)请找出这几个点的坐标。

学生通过对这三个问题的思考,就会明白为什么y=sinx中的自变量x取值会是(0、π2、π、3π2、2π)。

通过对上述几个问题的思考,学生从认识正弦函数图像到作出正弦函数图像,过程自然,循序渐进,层层递进,有水到渠成的效果。

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一个坏的教师是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是教人发现真理。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使他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感知、理解,最终达到掌握所学知识。

五、运用成功教育理念,引导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

中职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的原因是觉得数学太难了,在数学学习上缺乏成功的体验。所以教师应该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积极参与知识的探索和发现过程,并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如学习立体几何的“异面直线的关系”一节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学习活动。如图,在长方体中,根据异面直线的定义,讨论异面直线AB和CD有什么关系?

师生共同参与讨论得出:(1)因为直线AB和直线CD不平行,所以就有夹角。(2)因为直线AB和直线CD不相交,所以就有距离。

这样,通过学生自己讨论得出本节课要学习的知识就是:异面直线的夹角和距离。并且通过讨论,为解决上述两个结论作了充分的准备。所以,这样的学习活动是有效的。在探索异面直线的关系过程中,学生一直处于好奇而想发现的状态,而每一次成功的发现,都会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快乐。

六、运用数学的美,引导学生享受数学学习

有人说数学是冷冰冰的。很多学生讨厌数学,他们在数学课上只感到那些呆板数学的枯燥,得不到快乐,更谈不上感受数学的美。其实,数学也有很美的地方,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去发现数学的美,享受数学学习过程。

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数学中所蕴含的“数学美”的因素,为学生创设和谐、优美、愉快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向学生揭示数学的美,使公式、定理和概念、符号变成令人赞扬的明珠。

例如:已知:过圆O中AB弦的中点M引任意两弦CD和EF,连结CF和ED交AB弦于P,Q,求证:PM=MQ。

此题的图形与蝴蝶的翅羽相似,故名为“蝴蝶定理”。近三百多年来研究者不绝,给出了不少证明方法。正是由于几何中图形的直观美引发了人们的兴趣,这是数学美的作用。

又如:π4=1-13+15-17+…;e=1+11!+12!+13!+14!+…;π2=2·2·4·4·6·6·8·8·10·101·3·3·5·5·7·7·9·9·11·11

这些式子犹如一幅美丽的风景图画,让人感觉数学如此有魅力。

数学课上,教师应引导学生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令学生身心愉悦,情绪饱满,保持积极的心态。正如俄罗斯学者依·沙雷金所说:“数学会给人带来许多幸福的时刻,使人一生更有趣、更光辉。数学不仅是发展智慧的手段,而且也是医治心灵和肉体上的各种疾病的良药。”因此,作为数学教师,能让学生对数学着迷,看到数学的火焰光彩夺目,那就是一位好的数学教师。

总之,数学课堂教学要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感到有趣味、有收获、有成功感,是美的享受。只要充分利用兴趣这个“最好的老师”,就能增强课堂的教学效果,而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才会轻松自如,事半功倍。

猜你喜欢
异面直线图像
求解异面直线夹角问题的两个路径
A、B两点漂流记
画直线
一样长吗?
空间角的求法举隅
名人语录的极简图像表达
你喜欢直线吗?
一次函数图像与性质的重难点讲析
趣味数独等4则
四种思路 引领一题多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