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微课模式构建高效课堂

2019-05-05 08:07涂国萍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操作技能实训技能

涂国萍

会计实训课程在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属于“职业岗位能力”培养模块,以培养学生会计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实践技能训练和仿真模拟实训为特色,设计了基于会计工作过程与任务的实训项目,通过手工模拟、实训软件电子模拟、电算化模拟、分岗模拟等方式,使学生熟悉会计工作业务流程,明确各个会计岗位的职责,掌握会计工作的具体方法和操作技能。

一、目前中职会计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

1.现场操作演示,费时费力,效率低下

在中职会计技能实训中,如各种凭证、账簿及报表的填制,学生需要掌握的是正确的填制技能。教师授课时,一般采用实物投影仪、PPT课件、板书示范等方式,让学生看清教师的操作过程。但是,由于显示效果的好坏、学生位置的差异等因素,学生仍然无法看清教师演示的每一个动作和全过程。

教师为了达成教学目标,只能直接面对学生,不厌其烦地重复讲解和反复现场操作,既费力又低效。学生掌握技能,必须经过反复的模仿练习。但是,学生在课后失去了模仿的对象,只能按照自己的想象去练习巩固。而会计的实操技能又是严谨和一丝不苟的,如果记忆的动作出现偏差,就会导致学生课后练习时事倍功半。

2.学生个体有异,难以兼顾

由于学生个体存在着学习基础、兴趣爱好、个体素质等方面的差异,所以学生学习实操技能的能力是不一样的。在班级授课制下,教师强调的是统一齐步走,他们往往根据大多数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情况决定是否进入下一环节的教学。若大多数学生没有掌握知识,教师就会再次讲解知识,这样就会让已经掌握知识的学生重复听讲,产生听觉疲劳的现象;若大多数学生已经掌握了知识,教师就进入下一环节教学,这样就会让没能掌握知识的学生无法完成本次课的学习任务,从而加大了两极分化现象。

3.学生被动学习,消极厌学

课堂上,教师多采用以下方式教学:教师在课堂上先操作示范讲解,后让学生进行模仿练习,再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课后完成,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采用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较快地掌握实操技能,但课堂上还是以教师为主,学生很少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来主动地学习知识技能。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思维被“教”禁锢,无法解脱出来按照需要去“学”,无法积极主动地去汲取知识。微课——这一全新的教学模式的适时出现,使这一个问题迎刃而解。

二、微课应用于中职会计实训教学的优势

当今是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伴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微”时代也悄然来临,微博、微信、微电影等工具软件快速流行,被广泛使用,处于潮流前线的中职学生,对“微产品”充满了好奇与兴趣,微课就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逐渐被广大学生所喜欢。那么微课是什么?按照我国推广微课第一人胡铁生老师的最新定义是:微课又名“微课程”,是“微型视频网络课程”的简称,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课程资源。

微课不是一门课程的教学,而是在短小、有限时间内对一个集中的主题,通过视频的形式进行全面深入的阐述。笔者通过实践发现,微课应用于会计实训教学有以下三个优势:

1.学生可以反复播放,随时随地学习,自主控制学习进程

教师将实训操作技能的操作步骤和过程用录屏软件制作成微课,上传至校园网或网络服务器上,学生可将其下载在自己的电脑或手机上,可以随时随地学习,不再受时间、地域等限制,能夠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微课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来展现教师的技能操作细节,学生可以直观地学习,能看清教师在示范演示中的操作流程和动作细节,且能反复播放进行观看,模仿练习。

运用微课模式构建高效课堂

学生在观看微课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习能力,自主控制学习进程,若知识技能已经掌握,可以快进,甚至可以跳转到其他微课进行学习,若知识技能还没有掌握,只需按后退键,就能再次观看学习,从而实现了学生教学的个别化。

2.教学信息清晰明确,与学生交流贴心

笔者在录制实训教学的微课时,一般只出现手,在一张张真实的会计凭证、账簿、报表上准确、规范地填制(写)着,除此之外,就是笔者配合书写进行讲解的画外音。学生的反馈是“这种方式,不像老师你站在讲台上为我们讲课,而像你和我坐在同一张桌子面前,一起学习,你在手把手地带着我做。”笔者不赞成视频中出现教师的头像以及教室、办公室、实训室的各种物品摆设,这些都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3.微课能翻转课堂,重构学习流程,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通常情况下,学生的学习过程由两个阶段组成:第一阶段是“信息传递”,是通过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来实现的;第二个阶段是“消化吸收”,是在课后由学生自己来完成的,由于缺少教师的支持和同伴的帮助,“消化吸收”阶段常常会让学生感到挫败,丧失学习的动机和成就感。微课模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了重构,“信息传递”是学生在课前进行的,老师不仅提供了视频,还可以提供在线辅导;“消化吸收”则是在课堂上通过互动来完成的,教师能够提前了解学生的疑难困惑,在课堂上给予有效的解答,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更有助于促进学生知识的消化吸收。因此微课能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在学习中体验快乐,在快乐中收获成功。

三、微课应用于中职会计实训教学的实施方法

在实训操作过程中,有些项目或模块相对比较复杂,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操作技能较多,如果按照以往的教学模式的话,往往会使学生学了后面忘了前面,这样的实训效果不尽人意;但是微课的特点就是精、短、小,因此在一些项目或模块实训操作比较多而复杂时,将每一重难点分解成比较细小的内容(如方法、步骤、流程等)录制成微课,这样学生在学习时可以分步骤观看,而且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还可以重复播放相应的微课,直至掌握相应的操作技能。

微课的类型有多种:讲授类、问答类、启发类、讨论类、演示类、练习类、实验类、表演类等。在会计实训教学中,笔者主要采取了演示类、表演类、讲授类三种,在讲解一些会计凭证的填制时,采用了演示类微课,用录屏软件录制了多个实例凭证填制的全过程,含填制的顺序、要素、每一要素的填制要求。在技能演示的过程中,边操作边讲解,让学生在观看操作的同时,又能听到这一要素的填制方法和注意事项,让学生可以一举多得,反复观看模仿,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最牢固地掌握操作技能。

在讲解一些业务流程时,如各种银行结算凭证的结算流程,各种会计凭证的流转流程,笔者采用的是表演类微课,组织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戏剧化的模仿表演和场景再现,以达到“学生了解这些业务流程,知道各个会计岗位的工作内容及分工”的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各个会计岗位操作技能的热情。

在讲解会计分录编制时,由于所涉及的会计科目、账户结构、账户类别、记账方向等内容较多且复杂,可以把这一内容所涉及的各个实训环节分别录制成微课,把课堂内容微小化、精细化,这一内容可以分成会计科目、会计账户、账户类型及性质、借贷记账法记账规则、记账方向等多个微课,这样可以降低学习难度,学生可以先逐个学习、慢慢消化吸收,在此基础上,再综合训练,争取掌握这一模块的全部知识体系。

微课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与手段,在中职教育领域的运用才刚开始,还处于探索阶段。哪些专业、哪些课程或哪些类型的知识适合运用微课;每个学生的疑难点不同,如何运用微课使每个学生的疑难点都能得到解决——这都是我们教师需要思考与探索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猜你喜欢
操作技能实训技能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机械装配中钳工的操作技能分析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浅析职业院校实训中心管理机构设置
拼技能,享丰收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化学实验操作考试必备技能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