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心肌梗死的效果观察

2019-05-09 01:45吴清
医药前沿 2019年8期
关键词:氯吡病死率格雷

吴清

(海南州共和县中医院综合内科<西医> 青海 海南州 813099)

1.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心肌梗死病人中随机选取16例展开调查,所有病人均经过临床诊断被确诊为心肌梗死。排除标准:①认知功能不全以及精神异常病人。②排斥或者不接受本次实验的病人。③肝肾功能出现异常的病人[1]。16例病人中,男10例,女6例。年龄35~76岁,平均年龄(56.88±2.32)岁。随机分为两组,病人年龄、性别以及病情严重程度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6例病人在确诊之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给予抗凝、溶栓、β受体阻滞剂等[2]。在此基础上,8例对照组病人仅给予阿司匹林治疗,第1天给药300mg,指导病人嚼服用药,第2天给予同样剂量的阿司匹林,指导病人口服用药,第3天则降为100mg。而8例实验组病人则给予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方式。阿司匹林的用量和用法同对照组一样,在此基础上服用氯吡格雷,第1天剂量为300mg,第2天降为75mg。两组病人均给予1个月的治疗。

1.3 统计学处理

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以χ2和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次实验结果显示:8例实验组病人,仅1例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87.50%(7/8)。而8例对照组病人,有2例病人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75.00%(6/8)。对两组病人进行为期1年的回访,8例实验组病人,1例死亡,病死率为12.50%。而8例对照组病人,3例死亡,病死率为37.50%。综上,实验组病人的治疗效果似乎优于对照组病人。因观察例数太少,均无显著差异,见表1、2。

表1 两组心肌梗死病人治疗效果比较[n(%)]

表2 两组心肌梗死病人死亡情况比较

3.讨论

在临床医学上,心肌梗死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病死率高、病情危重、发展迅速、起病快等特点严重威胁病人的生命健康[3]。在发病的时候,病人会出现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心电图进行性变化、胸骨后方剧烈且持久性疼痛等。如果病人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很容易出现休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症状,这对病人的生命构成严重威胁。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经常使用阿司匹林对心肌梗死进行治疗,这种药物可以抗血小板聚集,具有一定的疗效。但是诸多研究资料表明,仅仅使用一种阿司匹林取得的效果很一般,难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而且很容易出现各种不良反应,致死率也比较高。相对来说,氯吡格雷在抑制血小板聚集方面效果十分显著,比单纯地使用阿司匹林治疗效果显著。本次研究结果也显示,使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的实验组病人治疗效果似乎优于对照组病人。两组病人各项指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心肌梗死病人临床治疗中,使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其效果可能要优于单纯的阿司匹林治疗,但本次样本例数较少,还需继续观察。

猜你喜欢
氯吡病死率格雷
全髋翻修术后的病死率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我们生活在格雷河畔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心理解读
呼吸科医生应当为降低人口全因病死率做出更大的贡献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老年髋部骨折病死率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