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需求升级背景下的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现状研究

2019-05-09 03:38
四川体育科学 2019年2期
关键词:体育产业消费旅游

云 月



消费需求升级背景下的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现状研究

云 月

南京体育学院研究生部,江苏 南京,210046。

伴随着体育运动的越来越多样化和旅游需求的日益增加,体育旅游现已成为人民群众重要的生活方式。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数据分析等方法,以体育旅游消费需求升级为背景,分析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现状,提出打造知名品牌形象、完善专业人才体系、培养特色体育旅游产品的发展建议。

体育旅游;消费需求;产业发展

1 研究背景

当前从消费需求来看,我国现阶段的消费需求已经处于一个持续增长的过程,并且消费结构升级,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1]。人们对生活的需求已经不仅仅体现在物质方面,还有精神需求。这一需求的转变也给我国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国从1990年开始对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进行研究,学者对体育旅游的内容、类型等各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尽管起初我国体育旅游的发展较迟,但是国家现在已十分重视。2016年,国家发布了关于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重要意见;意见指出体育旅游是两个产业的融合。目前全球的体育旅游产业年均增速不断提高,是旅游产业中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2]。

生活质量的提高导致人们消费需求升级,需求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等特点。研究将联系消费需求升级的背景,以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现状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数据分析等方法,从体育旅游产业特点入手,了解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现状,从产业发展规模、体育旅游消费者、体育旅游产品资源几个方面分析,然后在消费需求升级背景的基础之上提出合理的发展策略。体育旅游的发展离不开旅游者,了解旅游者的消费需求,发掘我国体育旅游资源,有利于推动体育与旅游的产业融合,能够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健身和旅游需求,全面落实全民健身计划。

2 体育旅游产业消费需求升级分析

21世界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猛,人民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据我国统计局最近报告显示,我国国民收入稳步增加,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目前人均GDP超过8000美元,这些都表明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消费需求也继而升级。报告还指出,人民消费支出的稳步增长,特别是在服务消费方面,人均健身活动开支比上一季度增加了28.4%。这表明,人们已经从“物质文化”需求向“精神文明”需求迈进了。消费需求的升级伴随着新型产业的兴起。体育旅游属于两个产业的融合,它的兴起带动了体育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也给旅游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尤其在近年4月份,宁波市给出新的指导意见:规划好体育+旅游发展战略。计划到2020年,全市体育旅游总人数要达到3000万人次,体育旅游总消费规模突破300亿元[3]。这表明体育旅游产业消费需求升级不仅是消费总额的升级,还有消费层次的升级。体育旅游产业消费需求升级既有利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也能拉动地方经济的增长,更有利于落实全民健身、健康中国等基本国策。

3 体育旅游产业特点

不同于体育产业或旅游产业,体育旅游产业不但有社会价值,而且还有经济价值和人文价值,它能为消费者提供具有综合性的服务产品。有多数学者研究认为,体育旅游产业具备其他体育产业所不具有的特点和优势[4]。可概括为独特性、专业性、体验性和依附性这四点。

独特性是指内容独特和形式独特。就内容而言,体育旅游包含了体育产品销售业、旅游服务行业、交通运输行业、餐饮娱乐行业、建筑业、金融保险业等,所跨行业之大,能满足人们不同的消费需求。就形式而言,无论是观摩奥运会、足球世界杯,还是漂流、爬山、攀岩运动等,都与一般的旅游产品不同,不局限于风景观光旅游。

体育旅游的专业性是指参与体育旅游的消费人群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因为有一些体育运动项目难度较大,比如冲浪、攀岩高空蹦极等,很多人无论从心理素质还是专业素质都无法参与体育旅游。

体育旅游属于体验消费,通过直接的消费体验,可以给消费者带来情感的升华和精神的满足。据学者统计,当前国外发达国家的风景观光旅游产品仅占旅游总产品的30%,休闲旅游、特种旅游占70%[5],这说明单纯的活动产品已不能满足人们所需,人们更期待高层次高水平的活动体验。

由于体育旅游是两个产业的融合,所以体育旅游必然具有依附性。举例来说,丽江在主流观光产品的基础上,依附丽江旅游城市平台,根据丽江的地形特点和人文景观,开发了例如民族打掉、骑马、自行车等一系列体育活动产品[6]。

4 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2008年,北京奥运会在中国成功举办,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观看体育赛事,并在其影响下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人们在休闲度假之余也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从而对体育旅游的消费需求大大增加。从2016年开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发展休闲健身和体育旅游产业的指导意见。这一系列文件更是加快体育旅游产业的建设和发展。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现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概括。

4.1 产业发展规模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有所提高,导致居民人均收入也有所增加,人民消费需求的转变使我国体育旅游得到迅速发展。但我国体育旅游还处在成长的早期阶段。有数据指出,2015年国家体育产业总产出为1.7万亿元,占同期国内GDP的0.8%左右[7]。同年体育旅游市场总产出大约为2065亿元,而旅游总收入约4.13万亿元。也就是说,我国体育旅游占我国旅游业年产值的5%左右,而在一些发达国家却高达25%左右,总产值多出五倍之多(表1)。

表1 体育旅游占旅游总产值比例示意表

由此可见,虽然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处于快速增长期,但也只是初具规模。好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让体育旅游产业具备良好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在2016年,国家发布的《关于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指导意见》中提到:截止2020年底,国内要新建起100个有巨大影响力的体育旅游产业的目的地,100家国家级的产业示范基地,100项产业精品项目,100条产业精品路线,100家有着良好知名度与竞争能力的企业和品牌,游客总人数要超过10亿人次,占到整个旅游产业总体游客数目的15%,产业消费总体规模超过1万亿元[8]。所以我国的体育旅游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4.2 体育旅游消费者

任何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消费者的支撑,体育旅游产业也同样如此。研究消费者市场有助于我国更好更快地发展体育旅游产业。我国体育旅游消费者人群近年来人数大幅度上升。户外旅行是最受大家青睐的体育旅游产品,占全部体育旅游项目的75%;而体育赛事观看仅占15%左右。目前我国体育旅游消费者比较倾向于国内游,各大旅游企业也相应推出一系列产品来吸引消费者,比如“杭州环西湖群山徒步一日游”。对于时间花费这一块,数据显示,20%的消费者仅愿意花费少于3天的时间,近一半消费者愿意在体育旅游中花费4—6天,愿意花费7天以上的消费者人数比例为30%左右。数据表明我国目前体育旅游消费者更喜欢户外游项目,且所花费时间较少,一般为4—5天。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与消费目的密不可分,有研究表明,我国现阶段体育旅游消费者消费的主要目的有以下几点:愉悦身心、克服挑战、强身健体、满足好奇、增长知识和技能。

4.3 体育旅游产品资源

体育旅游资源是指可以用于体育产业和体育旅游业,可以吸引体育旅游者的活动场所、环境、项目等各个方面的客户,经过开发利用还可以开展体育活动,而且能够产生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无论从旅游人口还是旅游资源来看,中国都是一个旅游大国,体育旅游资源也是更丰富多彩。由于各个地区的生活方式、地理位置、风俗习惯等不同,在漫长的发展阶段中,全国各地已经形成了特有的具有代表性的地方体育旅游资源,资源分类也是多种多样。比如云南以民族体育旅游资源为主,是源于云南属于少数民族地区,且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孕育出五彩斑斓的民族体育旅游项目,赛马、射箭等,都是受人欢迎的旅游项目。还有冰雪体育旅游在黑龙江及我国北部其他地区的发展,也来源于其地域和季节效应,冬季时间长且降雪量大、降雪质量好,为冰雪旅游的发展提供十分充足的有利条件。

结合多位学者的研究,我国现阶段体育旅游资源可以从旅游形式上,分为参与形旅游和观赏形旅游。参与形旅游资源包括滑雪、攀岩、蹦极、漂流等,观赏形旅游资源包括大型体育赛事、体育博物馆、体育俱乐部、运动训练基地等。从旅游功能的角度,体育旅游资源有强身健体类、休闲娱乐类、开阔视野类等。还有的是直接分为自然类体育旅游资源和人文类体育旅游资源。自然类体育旅游资源有江河湖泊、平原山川、动物植物、古今建筑、天气环境等;而人文类体育旅游资源则是指民族风情、地方戏曲、传统节日、风俗习惯等。

5 消费需求升级背景下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建议

我国当前体育旅游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展的速度和质量还很难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量。伴随着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随之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也开始引发人们的关注。针对这些问题,将主要从以下三点给与建议。

5.1 专注地方优势,打造知名品牌形象

目前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已初具规模,但由于中国早期体育业发展较差,国际地位水平较低,国家一直致力于发展体育赛事水平,忽略了全民健身的重要性,因此,人民群众对体育旅游业的认可度不高。尤其在农村地区和一些偏远地区,人们对体育旅游业更是漠不关心。但如今消费需求的转变,政府政策的支持,体育旅游业迎来了新的机遇,所以我们更要加大投入,努力提高体育旅游业的宣传力度,发现人们的消费热点。虽然政府已下达多个文件支持体育旅游业的发展,但对民众的普及率较低,很多人还是不了解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状况,因此,打造知名品牌形象对体育旅游产业至关重要。体育旅游企业可以针对消费人群的消费特点,结合当地体育旅游产业优势,打造知名的地方体育旅游品牌形象。一个好的产品品牌能够激发消费者参与热情,提高消费者消费忠诚度,不仅如此,还能根据人们的消费从众心理,吸引到越来越多的消费人群加入到体育旅游产业中来。

5.2 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完善专业人才体系

人民需求内涵的扩展导致人们对精神生活的向往,但发展不平衡问题导致人们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消费人群变多的同时,专业服务人才的缺乏也日渐明显。《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到:到2020年,我国体育产业的就业人口将达到600万。北京大学易教授根据汇总数据预测说:目前我国从事体育产业的人口尚且不足,未来5年还要增加170万,中国体育产业的人才数量严重不足[9]。不仅是体育产业的人口缺失,鉴于体育旅游的独特性,目前我国甚至还没有专门的体育导游人才培养体系,很多地方在发展体育旅游时缺乏大量的专业人才,人才技能单一,专业人才的缺失导致产业发展受限。体育旅游产业的长远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要不断依靠专业人才的技能,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体育旅游产业。而体育旅游产业的职业化要求人才的专业化,因此,加大人才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但我国还没有一个专门的渠道培养体育旅游人才,针对体育旅游业来说人才培养结构单一,更多的是体育型人才或旅游管理型人才,拓宽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渠道势在必行。

要想拓宽人才培养渠道,(1)首先要让该行业的管理者和经营者认识到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要提高认知,完善人才培养机制;(2)可以从国家政策角度出发,利用政策优势开发培养人才机构,增加地区人才储备;(3)可以从学校角度出发,设立体育旅游人才培养专业,用来解决该产业的人才紧缺和后备人才来源短缺问题。

5.3 加大创新,培养特色体育旅游产品

体育旅游产品是发展体育旅游产业最重要的部分,提高体育旅游产品价值对发展体育旅游业十分重要。虽然体育旅游作为两个产业的融合体具有独特的吸引力,但当前旅游业的竞争十分激烈,体育旅游产品供给也处于瓶颈期,人们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目前我国消费者对体育旅游产业的需求主要受性别、年龄、职业、身体素质等因素的影响。体育旅游产品的供给必须要围绕需求出发,努力创新,打造个性化的体育旅游产品,从而扩大人们需求内涵,提高体育旅游产品价值,成为更有吸引力的产品。因此,发展体育旅游产业就要考虑到各种因素,结合多方面的发展状况设计新型体育旅游产品类型。比如针对足球迷这一群体,可以举办英超球星见面会等活动,参与者可以参观英超百年球场、探寻热门球员更衣室、体验主教练席等。紧扣消费者需求,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和企业更要努力配合,培养更具特色的体育旅游产品。只有体育旅游资源品种丰富,体育旅游产品多样化。才能让追求健康的消费者既达到健身的目的,也能对体力较弱的人群提供观赏性活动产品,可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5 结 语

体育旅游产业作为一个朝阳产业,无论从产业发展规模,还是消费者市场角度来说,都还具备很大的发展空间,尤其在当前人们消费意识增强和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情况下。结合体育旅游产业的特点,体育旅游业具有其他旅游业所没有的优势,它可以在人们追求自我的同时促进经济的发展。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仅满足了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也让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慢慢发生改变,更能充分落实国家政策方针。所以我们要积极规划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完善产业结构,努力让人们体验到更好的体育旅游产品。

[1] 雷国飞.消费需求升级背景下我国冰雪体育产业供给转型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7,37(06):45~49.

[2] 彭艳娇.《发展体育旅游助力消费升级迎接体育旅游“黄金时代”》[EB/OL].[2016-12-28].http://www.cnta.gov.cn/xxfb/jdxwnew2/201612/t20161228_810703.shtml.

[3] 宁波市全域旅游发展领导小组.《关于加快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EB/OL].[2018-4-26].http://zfxx.ningbo.gov.cn/art/2018/4/26/art_2447_2151583.html.

[4] 王 辉.体育旅游产业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J].体育与科学,2010,31(04):59~64.

[5] 刘继忠.丽江体育旅游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5,27(02):121~124.

[6] 刘继忠.丽江体育旅游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5,27(02):121~124.

[7] 国家统计局.《2015年国家体育产业规模及增加值数据的公告》. [EB/OL].[2016-12-27].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612/t20161227_1446406.html.

[8] 彭艳娇.《关于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指导意见》[EB/OL].

[2016-12-22]. http://www.cnta.gov.cn/zwgk/201612/t20161222_810129.shtml

[9] 张 攀.《易剑东:体育产业5年内需填170万人才缺口,体制内15万从业者是稀缺资源》[EB/OL].[2016-12-27].http://www.jcxg. net/a/675081.html.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Sports Tourism Industr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onsumer Demand Upgrading

YUN Yue

Graduate school, Nanjing Sport Institute, Nanjing Jiangsu, 210046, China.

People's diversified sports and tourism leisure needs are increasing. Sports tourism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way of life. With the background of sports tourism consumption upgrading, this paper uses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data analysis to analyzes the current status of sports tourism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raise some proposals for developing famous brand image, perfecting professional talent system and training special sports tourism products.

Sports tourism; Consumption dem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1007―6891(2019)02―0100―03

10.13932/j.cnki.sctykx.2019.02.24

G80-052

A

2018-12-10

2019-01-22

猜你喜欢
体育产业消费旅游
从上市公司股票走势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体育产业之篮球
40年消费流变
旅游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
新形势下湖北省体育产业突破性发展思考
新消费ABC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