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嵌入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9-05-10 03:31付细霞
湖南教育·A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正确率传统小学生

付细霞

近些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各方重视。将之引入小学教育,成为时下许多学校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引导学生习惯养成的重要选择。

总体来看,当前小学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主要通过语文课堂、课后实践等方式来推进,教学时间上相对偏少,教学内容缺乏全面而系统的设计,甚至出现简单地将古文学习等当做传承传统文化等问题,传统文化教育出现缺失现象。要满足新时期小学教育对传统文化发展的需求,就需要重新定义教育、学习、学校和教师,并以此来剖析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缺位现象。

一、传统文化迁入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1.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方法与模式存在偏差。

当前传统文化教育存在重知识讲授、轻精神内涵阐释现象,在教学模式上,简单地生搬硬套传统文化的定义,没有结合文化产生的时代背景、产生的过程进行阐述,难以帮助小学生感知、认知文化现象,导致教育效果不佳,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更难以转化为学生的思想、行动。

吉林省一份针对1768位小学低年级学生、1854份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关于传统文化的问卷结果表明,1至3年级正确率最高的一道题也只有70%,正确率最低仅1.46%,且单一题目正确率不足10%的占据了35.29%;4至6年级的情况虽好于低年级但同样不容乐观,正确率最高的达到94.82%,最低的仅0.57%,单一题目正确率不足10%的占据了41.18%。

2.学生学习兴趣的转变影响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社会的变迁,深刻改变着小学适龄儿童的行为方式。当代小学生会玩手机,喜好游戏,偏爱电视,对于音乐、美术、体育等考试考核或可以加分的项目也有着较为浓厚的兴趣,对传统文化这种需要长期浸润其中才能获知真义的知识缺乏兴趣。基于北京市300名小学生的调查显示,有时间花费在语文、数学、英语上的分别占被调查对象的69.2%、88.5%、84.3%,表明学生对语文的重视程度相对不高。从有时间投入语文学习的学生来看,大多数学生的投入时间均在1小时以内。

资料来源:万作芳,朱宁洁《小学生周末时间安排比例失调与调适》

3.学校优秀传统文化教学体系不健全。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必须有全面而系统的教育教学体系,但当前的教学中存在缺乏全面而系统的教材、课程设计脱离小学生实际等情形。此外,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平台载体也相对缺乏,针对传统文化的展示展览不多,模拟传统文化传承场景的载体不多,小学生大多只能通过老师、家长的口述、网络图片来了解文化内涵,缺乏直接的感知和认识。

4.教师本身对传统文化认识存在偏差。

教师水平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学效果,影响着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虽然小学教师大多接受过高等教育,但大学生本身对优秀传统文化存在关注度不高、认同度不高、践履不充分等问题,这种认识上的偏差不仅会导致课堂教学中难以真正为学生答疑解惑,甚至可能出现误导学生的情况。

二、优秀传统文化嵌入小学教育的路径设计

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嵌入小学教育,需要把握小学生学习的基本规律,科学选择教学内容,创新教学路径,真正让学生学懂弄通,并践行优秀传统文化。

1.建立实体+虚拟优秀传统文化教学传承体系。

针对学生对网络等教育渠道兴趣浓厚的特征,要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虚实融合的教育体系。实体教学方面,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或者阅览室、校园宣传栏等渠道,积极策划一批传统文化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这种实体教学的方式加深了解;虚拟方面,积极利用手机APP、微信公众号、校园网站等渠道,整合学校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并将其“数字化”,将传统文化内容通过网络方式传递给学生。

2.建立學校+家庭的体验式优秀传统文化教学传承体系。

充分发挥学校作为传统文化教学的载体作用,积极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把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相结合,通过校园文化宣传引导学生学习、践行传统文化。家庭方面,积极鼓励家庭学习和倡导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优良传统品德,通过家长带头示范、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学习、了解优秀传统文化。此外,要深化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使两者在教育内容、价值弘扬等方面相互协调,保障文化传承效果。

3.建立教师+教学系统化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体系。

加强教师培养,通过组织专题培训、鼓励教师参加各种传统文化研讨会,引导教师深入调研等方式,帮助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语文教师更好地掌握传统文化,通过提高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传递到教学活动中。全面加强课程设计,科学地选择、设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通过引入情景教学等方式,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4.建立课堂+课外的学生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体系。

发挥学生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中的主体作用,鼓励其利用课堂机会,通过老师的传授更为深入、全面地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同时,积极利用各种课外学习机会,通过参观历史名人成长生活场馆,学习仁人志士的家风家训,通过认知学习和情感体验,将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内化于心。

(作者单位:浏阳市禧和小学)

猜你喜欢
正确率传统小学生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提高住院患者留取痰标本正确率的影响
课程设置对大学生近视认知的影响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生意
少年力斗传统
生意
我是小学生
清明节的传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