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条件下广播传媒的融合之道

2019-05-10 06:41赵阳
新媒体研究 2019年5期
关键词:新媒体融合创新

赵阳

摘  要  新媒体条件下,广播等传统主流媒体的生存空间日益收窄,固有优势受到稀释。唯有加快与新媒体的融合步伐,借力借势,再造广播传媒的新强势,从而在新一轮的媒体竞合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关键词  新媒体;广播传媒;融合;创新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05-0102-02

互联网时代,新的媒体业态渐次生成,给传统媒体带来普遍冲击和深远的影响。作为广播等传统媒体,只有正视新媒体带来的冲击,以创新的姿态和勇气,在传播方式和传播理念上来一场彻底的自我革命,实现和各种新型媒介形态的深度融合,才能取得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1  新媒体的媒介属性

新媒体源于数字技术的日渐成熟,在媒介构成要素上和传统媒体截然不同。新媒体问世时间虽然不长,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传统媒体的手中“挖”走了大批受众。从表面上看,新媒体的后来居上在于自身所蕴含的独特优势;从深层次上说,则取决于它应运而生,迎合了新的传播规律。

1)个性化。新媒体条件下,受众接受的服务具有强烈的个性化色彩。借助数据分析,新媒体对受众接受信息习惯、偏好、使用痕迹等的精准把控,实现了服务的精准化、个性化。

2)便捷性。新媒體具有更加便捷的传播特点,让受众随时随地或预约或回放任何所感兴趣的信息,彻底颠覆了广播等传统媒体的传播模式。

3)交互性。这种交互性不等于传统意义上的互动,而是一种高更层次的人际情感的交流。此时的受众已经从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转变为信息的发布者,从而构建起一个庞大的交互网络。

2  新媒体条件下传统广播受到的冲击

新媒体条件下,传统媒体遭遇的挑战是多方面的,观念、流程、内容等面临着创新和再造。就广播而言,最明显的变化是受众群越来越小,黏合度、忠诚度持续下滑,广播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日益萎缩。

1)核心优势弱化。传统媒体时代,节目内容和主持人资源是广播的核心竞争力。新媒体条件下,人人都是信息发布者,破除了广播独享内容资源的局面。而一大批网络音频集成平台的登台亮相,更催生了一批在网上呼风唤雨的另类主持人——“网红”,他们自演自播,打造的个性化节目迎合了受众需求,功底与广播专业主持人难分伯仲。

2)地域覆盖萎缩。地域性是广播的一个突出特点。对于新媒体而言,则无地域限制,受众借助智能手机收听的半径呈几何倍数扩大,广播的本土覆盖优势土崩瓦解、荡然无存。

3)收听习惯变异。新媒体条件下,年青一代的视听习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异,无论是时间、方式,还是内容和趣味都打上了深深的互联网的烙印。这也给传统广播节目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3  新媒体条件下广播传媒融合的渠道

新媒体的强势发展,并不意味着广播传媒的原地踏步、消极应对。新媒体条件下,广播应当借助新媒体技术,大胆实施渠道整合,畅通收听到达最后一公里,在跨界融合中再塑舆论新高地。

3.1  传播渠道

1)网络终端。互联网时代,广播越接近网络,离受众的距离就越近,影响力就越大。和网络的深层次融合,既拓宽了广播传播渠道,又激活了互动。目前,许昌人民广播电台4套广播频率都建立了网络传播渠道,提供在线直播和点播收听服务。

2)手机终端。广播与手机的联姻,让广播成为时下最贴心的移动媒体。2016年,许昌人民广播电台开发了手机客户端“听许昌”,目前用户下载量超过100万,4套节目均实现了在线收听、互动。

3)音频终端。数字技术的日益成熟,催生了音频终端市场的繁荣。2016年,许昌人民广播电台和蜻蜓FM合作,四套广播节目上线收听,实现了受众的宽泛化。

此外,广播还可整合微电台、交通显示屏、社区电子广告屏等,打造成为我所用的传播渠道,让广播真正实现“无处不在”,时刻和受众在一起。

3.2  内容渠道

内容是广播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新媒体条件下,内容为王仍然不落伍。广播应当充分发挥所掌握的各种核心资源,对节目资源和内容渠道予以有效整合,在舆论场上发出最强音。

1)政府渠道。和新媒体相比,作为主流媒体的广播手中掌控着丰富的政府资源,必须依据频率定位和特点,挖掘资源,深耕细作。近年来,许昌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广播扬新闻采集所长,联合监察、社保等政府部门共办节目,实现了多方共赢。

2)专业渠道。频率化广播为广播整合专业渠道提供了天时地利人和。近年来,许昌人民广播电台交通广播《快乐在路上》栏目主持人兵分两路,一路坐镇许昌市公安局交通指挥中心,一路跟随交警出警,对采集的路况信息进行深加工,分时段推送,受到有车一族的热捧。多年来,该栏目的市场占有率始终稳居在64%至上,成为许昌落地广播频率的第一王牌。

3)听众渠道。广播的融合发展,始终要以受众为考量,要从“我做节目你来听”转变为“我们一起做节目”,凸显受众的参与,强化和受众的互动[1]。近年来,许昌人民广播电台综合广播《天天有戏》发展一批戏迷发烧友客串主持人,既活跃了节目,又培养了铁杆粉丝。

4)本土渠道。事实证明,广播越是融合,越要奉行本土化战略。近年来,许昌人民广播电台综合广播《大话三国》栏目聚焦当地曹魏文化的积淀,主持人操着河南话旁征博引,风趣幽默,让人在捧腹大笑之余受到了艺术熏陶。

4  新媒体条件下广播融合的发力点

新媒体条件下,移动社交媒体异常火爆。移动社交媒体的实时互动性和传播广泛性,恰恰是广播借势新媒体、加深融合度的发力点。

4.1  构建新媒体矩阵,培育铁杆粉丝

在做强广播主业的基础上,精心培育新平台,是当下广播拓展传播、黏合受众的有效举措。近年来,许昌人民广播电台融合4套频率的官方微博、微信、微电台、活动社区、收听终端App,推出了全新的融媒体平台,实现了可听、可视、可互动,直接影响百万移动终端人群。其中,交通广播的官方微信通过图文方式有效弥合声音短板和互动劣势,日均互动超过20万人次。

4.2  激活多平台细胞,拉长广播产业链条

线上线下齐头并进,可有效拉长广播产业链条。许昌人民广播电台始终打好“线上宣传”和“线下体验”两张牌,以体验式服务提升对受众的黏合力。新闻广播将官方微信上推送的“主播頌经典”刻录成碟,和线下赞助商联办主持人签名赠碟活动,畅通了新媒体和广播的上下游产业链;交通广播视强大的粉丝阵营为潜在用户,相继推出“吃在许昌”“快乐购”等一系列特色服务,既满足了粉丝的个性化需求,又给广告客户搭载提供便利,培育了优势广告客户资源,为经济创收开辟了新的渠道。

4.3  开启立体传播模式,契合用户多样化需求

新媒体条件下,受众早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受众,更多地被视为用户。虽然只是字面上的变更,却是观念的一次飞跃。这也意味着,广播必须走出传统藩篱,引入经营理念,从办广播向经营广播转变,坚持用户至上、用户第一,创新经营思路[2]。当下,广播应当借助热点话题设置最大限度的强化与新媒体用户的互动和黏性,借助线下活动最大限度地挖掘新媒体用户的潜在价值。近年来,许昌人民广播电台各频率依据收听终端集群,实施差异化、碎片化、标签化推送,节目内容实现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媒体传播,全方位契合不同用户的多样化需求,让广播的触角延伸至社会生活的全领域。

4.4  大数据引路,实现服务精细化

大数据技术的落地,为广播重新构筑听众大数据库提供了条件。借助大数据库,对受众用户的人员构成、收听习惯、消费构成等数据实施收集和分析,据此定向确定主题、调整内容,细分受众市场,打造“一对一”“私人订制”等精细化服务。近年来,许昌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广播根据前期充分的调查和论证,依次推出了“我的退休生活”“咱们的打工仔”等特色栏目,用“窄播”方式实现了广播的特色化、服务的精细化。

总而言之,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相依共存的时代,随着融合的不断深入,一定能实现共荣。结合到广播来说,只要借势新媒体、拥抱新媒体、融合新媒体,在融合中扬弃,在融合中培育核心竞争力,一定在未来的媒体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孙丽丽.三网融合下广播电视管理体制的发展分析[J].电视指南,2017(12):9-16.

[2]刘鹏.地方广播电视传媒功能发挥问题探讨[J].现代传播,2003(4):16-34.

猜你喜欢
新媒体融合创新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