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原第一孝乡西姜寨

2019-05-13 02:25碧澎秀奇
时代报告 2019年1期
关键词:乡村干部被褥全乡

碧澎 秀奇

2019年1月16日上午,河南省孝文化促进会创会会长(原民政厅常务副厅长)鲁献启、会长张富领、监事长张国杰、副会长兼秘书长孟亮等一行走进中原第一孝乡—开封市祥符区西姜寨乡参观学习。

西姜寨乡党委书记李恒志向省孝促会领导一行做了“西姜寨人民的幸福生活”主题报告。他称,14年前,我因身体疾病换了肝脏;3年前,我走进西姜寨乡,换了一颗“心”。

正是这位“换肝”书记,在短短三年时间内,带领干群创造了享誉中原大地的“西姜寨现象”,打造了“一个孝乡”。

晒被子

就在省孝促会领导一行到西姜寨乡参观的第二天,1月17日,西姜寨乡迎来了最“暖冬”的活动—千人晒被子、晒孝心,引发舆论关注。公众号“大美西姜寨”称,这是该乡“孝老的又一举措”。

一条小小的被子为什么会闹出如此大的动静?据西姜寨乡妇联主席李新莹介绍,开展“千人晒被子、晒孝心、晒家风”活动,是西姜寨乡党委政府创建“中原第一孝乡”的重要内容之一。全乡7000多位70岁以上的老人及贫困户、五保老人都参与了此次盛况空前的“暖冬暖心”活动。

7000多位老人家属如何参与呢?西姜寨乡党委政府抽调乡村干部组成了31个晒被子考评小组,所有考评组实行异村推磨式抽查。每个村在村广场上就近集中晒出至少30位老人的被褥,其余老人的被褥自行选择晒被子地点,可在自家庭院晒、可在路边集中晒。

上午10时,各考评组到达各村后从名单中随机抽取了20户进行入实地走访考评,从中选出排名前六的农户作为先进。考评的标准是“三看”“两摸”“两闻”。“三看”指看老人院里的环境、看老人的卧室环境、看老人的床铺环境,“两摸”指摸被子的厚薄、摸褥子的厚薄,“两闻”指闻卧室的味道、闻被褥的味道。

为了让这项工作落到实处,西姜寨乡多次召开动员部署会。乡党委书记李恒志在会上表示,晒被子不仅仅是晒被子,晒的也是儿女的孝心、良心,晒的是百娃的家风和民风,晒的是基层干部的工作作风。如果西姜寨鄉还有一位老人因为被褥薄而受冻,这是乡村两级干部的严重失职。

同时,西姜寨乡妇联还向全乡干部群众发出了《关于为全乡70岁以上老人晒被子的倡议书》。倡议书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人堂上坐,一老压百祸,希望全乡的父老乡亲们积极行动起来,帮老人晒晒被子,帮老人晒晒褥子,帮老人晒晒太阳,帮老人收拾收拾屋子,帮老人收拾收拾院子,让全乡的老人们过上一个干净、温暖、温馨、幸福的春节,善待今天的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

考评前,乡里准备了近200条被褥。发现情况特殊的老人,立即把新被褥送到床边。作为活动的倡议人和组织者,李恒志深入到西姜寨、大律王村晒被子现场和农户家中了解情况,嘘寒问暖。针对四户特殊老人,李恒志书记当场把被褥送到了老人床头,铺好后才放心地离开。

西姜寨乡7000多位70岁以上老人的儿媳妇、儿子、闺女、孙子、孙女、孙媳妇齐上阵,晒被子、收拾院子、收拾屋子。没有人知道,考评组会抽查到哪一户。如果被褥太脏、太薄,那是一件相当丢脸的事。

在赵店村文化广场上,两条大红的新被子十分惹人眼。村干部介绍说,这是一位老党员的孙女把自己刚刚结婚的两条新被子送给了爷爷。在大律王村,两位王姓的妯娌引起了考评组的注意。她们两位亲如姐妹,共同来到广场上给自己的公婆晒被子。在姜寨村,数十位老人指着一位好媳妇说,这是俺村最好的媳妇,娘家在郑州市中原区,嫁到姜寨后对公婆像亲生父母一样的亲。在贾岗村,一位老人的新被褥也引起了干部的注意。原来,这家媳妇的婆婆并非丈夫的亲妈,而是继母。尽管如此,这位媳妇依然如待亲婆婆一样。

让老人们感动的是,不仅仅是儿女的孝心,还有包村干部和村两委干部的孝心。在贾岗村,乡村干部在老人晒完被褥后,自发帮助老人收被褥、铺床铺。晒被子也晒出来了让人更感动的孝心。姜寨村一位老人的褥子上打了很多补丁,一问才知道,不是老人家贫,而是这个褥子是他老母亲生前用过的。因此,无论如何都舍不得丢弃。

据统计,此次活动共晒出被子9052条,褥子5307条,给困难老人送出被子38条,评出一、二、三等奖共186名。晒被子晒出了孝心,晒出了爱心,晒暖了人心,晒出了和谐。

吃饺子

时间往前倒推一周,1月10日,开封下了一场大雪。

望着纷飞的雪花,西姜寨乡党委书记李恒志、乡长刘彬语重心长地对乡村干部说,这点困难算个啥,咱们的饺子宴照常进行。把路上的雪清扫干净,把场地打扫干净,行动不便的老人,热饺子必须送到床头,孝老敬老不能停,这时候才看咱们干部群众到底是真孝还是假孝。

一大早,西姜寨乡的乡村干部群众和志愿者就像往常一样开始了各项准备工作。乡干部赶到村里扫雪,村干部在街头扫雪,村民在自己家门口扫雪,青年突击队队员在广场上、道路上扫雪。这天上午,西姜寨乡31个行政村将同时举办第十六届孝文化节暨孝亲敬老饺子宴。

雪后的寒冷是真冷,但大家干得热火朝天,热闹非凡。连续16个月,每月10日,西姜寨乡的干部群众都是这么忙,都是这么热闹,都是这么喜庆。

很快,西姜寨乡油村微信群里的爱心捐款就开始了。首先是每次都如期献爱心的乡贤朱高峰2000元,成功人士朱小五紧接着捐了500元。蒜商老板李小刚200元,朱志永100元,退休老教师朱小田老师100元,胖子农家饭庄老板张小强200元……你30他50地捐个不停。

中午吃饺子时,油村乡贤朱高峰再次发力,为油村老人捐袜子200双。此时,有老人感动得热泪盈眶。一位80岁的老人连声说,共产党好,李书记好,欢迎李恒志书记的到来,吃了饺子还有爱心人士给买袜子穿,这在三年前想都不敢想,可现在已经实现了。

“万人饺子宴活动,培育出了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西姜寨乡党委书记李恒志说,“饺子宴把干群思想凝聚在了一起,通过聚在一起吃饺子,干群关系变得越来越融洽,邻里关系变得越来越和睦,播下了一颗‘忠孝悌信传统优秀文化的种子。”

“支起的一口口爱心大锅,煮出的饺子,传递的是无边的大爱,是倡树文明乡风、传承好家风、密切干群关系的精神力量。”西姜寨乡乡长刘彬说,“我们不但要将饺子宴继续办下去,而且要办得越来越好,让饺子宴活动真正成为‘没有围墙的敬老院。”

2017年10月以来,为致敬全乡31个村委会夕阳红志愿服务队常年义务劳动建设美丽乡村的善举,西姜寨乡党委、政府将每月10日确定为该乡的孝老敬老日。每逢这一天,全乡31个村委上万名六旬以上的老人都会聚集在本村固定的孝老敬亲活动点,一起吃饺子、唠家常。随着越来越多的乡贤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加入,西姜寨乡万人饺子宴活动不断“升温”,参与活动者累计达10万人次,一个村、一口锅、一家人,成就了一个“孝道之乡”。

猜你喜欢
乡村干部被褥全乡
乡村干部工作的助手、生活的知音
下河乡:视察调研全乡重点项目
绩效管理下乡村干部行为模式研究
乡村干部涉黑犯罪的研究
晒羽绒被要盖层布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干部要突破的四个关*
晾晒被褥有讲究
晾晒被褥要讲科学
用汗水浇灌脚下的土地
冬晒被褥好处多,方式方法有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