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工作中 应注意的八个问题

2019-05-13 01:44王勇
体育教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足球文化校本教材教研

王勇

摘  要:本文通过对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这些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也是当前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发展和建设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这些问题源于意识上认识不清,态度上消极懈怠,行动上缺乏高效,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校园足球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安全;足球文化;校本教材;教研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9)04-0063-02

一、关于“校园”二字的定位问题

学校有别于体校,学生有别于运动员,体育教师有别于教练员,体育课有别于训练课。校园足球面对的是全体青少年学生而不仅仅是具有足球潜质的特长生,它是在校园内,在体育教师的组织下开展的足球教学和训练活动,这些都是校园足球的特质。在校园,孩子们参与体育运动的时间基本是在体育课、大课间、体活(社团或第二课堂)、课余训练、竞赛中,列居前两位的是面向全体的、全员参与的,列居后几位的是面向少数的、部分参与的。个别学校放弃了体育教学、大课间的主阵地,一味地追求竞赛,虽然提倡以赛促训,但以赛促训是需要基础的,不可简单为之。学校不是体校,要正确理解校园足球的“校园”二字,要真正意义上理解校园足球的内涵,根据校园足球特质正确处理普及与提高之间的辩证关系。

二、“以点带面”现象不可取

一些足球特色学校存在“以点带面”现象,比如开展了一次趣味单项足球比赛就算是联赛了,开展班级联赛只有男子组别没有女子组别,制作几张展板就当作校园文化建设。校园足球档案中也存在这样的现象,教师的训练计划简简单单几页,比赛后留下的只有成绩记录单,却不见比赛的过程性材料(报名单、每场胜负情况、采用的赛制和规程等)。所有这些表面上看基本符合国家关于校园足球特色校的评估要求,实则却是很肤浅、粗略的,不利于校园足球长远发展。

三、关于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的“安全”问题

安全问题是一个很敏感的问题,更是不可回避的问题。现在各种保险制度的建立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校方的后顾之忧,笔者认为在软环境方面也应该加强,这一点需要各校领导的“大智慧”。不要刻意回避安全问题,要让家长和孩子们认识到只要运动就可能发生运动损伤,但也唯有运动才会身体强壮,坚定意志,逐步形成一种正能量和一种科学的认知。从不理解到理解,从被动参加到主动参与,从监督到自律,从不关注到关注,使家庭与学校,教师与学生之间具有共荣的意识,久而久之即使出现了一些问题,家长也会正确认识,不仅不会责怪学校和教师,甚至还会配合学校解决问题。学校与家庭不是对立的,只有两者合为一体的时候很多问题才可迎刃而解。

四、关于校园“足球文化”建设方面问题

校园足球工作开展已三年有余,当初的文化建设现在看来已略显浅薄,尤其是多年前申报成功的学校,不应只停留在板报、宣传板、漫画设计、作文征集等方面,应该随着校园足球工作的深入而有所提升,向高端层面发展。笔者了解到一些学校已经着手提升本校的足球文化建设,比如建立足球校史馆、通过网络转发孩子们学习、训练、竞赛的小视频、打造校园球星,这些做法都很新颖,有助于校园足球文化的建设。开放式的思维和一些方法的介入赢得了更多支持与关注,真正起到了文化建设宣传和营造足球氛围的作用。

五、校园足球档案不要临时“抱佛脚”

校方要对评估标准仔细研读,根据“评估标准”校园足球档案涉及的人员和部门很多,比如专项足球教师、体育教师、班主任、外聘教练、少先队(团)、保健室、后勤科室、财务科室等,不要只盯着体育组或是档案专管教师,大家要群策群力,唯有这样才能保证档案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最终分门别类汇总至档案管理人员。档案管理人员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定期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档案要注重过程,不要空,不要只是一个空架子,要有过程“痕迹”。如联赛的通知、记录单、保险单、购置器材发票复印件、教练员训练计划、体育教师课时计划、学生作品、各种规章制度、器材使用记录、学生竞赛影像资料等,日久天长就形成了完整的校园足球档案。

六、关于“开足开全”体育课问题

开足开全体育课是保证每周一节足球课的基础,如果这一点做不到,那么余下的教学时间就难以完成国颁常规体育教学内容,本来是应该相互促进的两项工作变成了矛盾的、相互影响的工作。现在仍然存在一些学校开足开全体育课是做不到的,如果仅以每周完成一节足球课的指标或许可以实现,但深入来看该校的体育教学常规工作却没有完成,这比没有完成足球教学任务带来的负面效应更加严重。

七、关于校本足球教材编写问题

谈及校本足球教材很多学校都表示编写有难度,一来感觉不具备编写教材的能力,再来认为校本足球教材费时费力编写意义不大。困难是有的,那么如何解决呢?其实校本教材简单的理解就是两个方面,即“校本”和“教材”。

1.教材中的足球基本技术、战术部分。这一部分与学校自身特点并不存在必要的关联,也不需要教师探讨和设计,现有的足球教材中可被引用的内容很多,可以借助足球教学指南、足球体育教材、足球教科书摘录。

2.教材中的熟悉球性练习和足球游戏部分。这一部分建议以县(区)为单位,在教育局体卫股和进修学校体艺科(室)的组织下,在所辖各校中(也包括非足球特色校)进行征集。该部分可引用、可创编、可改编,大家群策群力,共同参与。初步定稿之后校校之间可共享,并在日后工作中不断丰富。

3.校本这一部分要因地制宜,开发新颖独特的训练方法,要有别于其他学校,该部分是校本教材的亮点之处,也是每一所足球特色学校校本教材不同之处,应具有鲜明的特点。如在体能训练方面,曾建议某校借助山区的优势,开展相关的设计。再如建议九年一贯制的学校,可以根据小初连续性的特点编写适合自己的特有的训练方法。通过这样的探究,就体现出了不同,形成了适合自己的固有模式。

八、体育教研组要切实开展关于足球教研活动

足球常规教学存在随意性,不同年级的体育教师之间没能做到承接,想教什么就教什么,自己会什么就教什么,教学秩序缺乏逻辑性,教学层次不清晰、不系统。建议各足球特色校的体育教研组成员要切实开展组内教研活动,根据师资情况、器材情况、学生现有水平、校内外联赛等情况,按照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教学规律制定教学进度、教学内容,做到年级之间要有衔接,教师之间要有溝通,避免重复教授和相互间脱节。

猜你喜欢
足球文化校本教材教研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问题指向:学校教研品质提升的实践转向——以福建省尤溪县教研实践为例
探析新常态下足球文化在体育文化与校园文化交融发展中的作用
基于企业需求的职业学校加工中心校本教材开发的探讨
从校园足球开展走向足球文化浸润
对流动儿童竖笛校本教材内容选择的思考
开发咏春拳校本课程,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
五年一贯制大专阶段二外日语校本教材的研究开发
职业化以来中国足球文化历史沿革研究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