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的资本约束与工具创新

2019-05-14 05:04
银行家 2019年4期
关键词:吸收能力巴塞尔损失

编者按:近年来,中国银行业一直在努力应对巨大的资本补充压力。一方面,银行积极进行战略转型,走资本节约的发展道路;另一方面,银行创新资本工具,补充银行资本,如减少分红以增加银行资本、强化股东资本补充责任,对外努力实现公开发行上市、增资扩股、发行优先股、发行二级资本债券、发行可转债。最近的例子则是2019年初中国银行永续债的成功发行。

然而,资本补充似乎是一个永远无法完成的事情。国际银行监管部门对资本监管的要求一直在不断提高,先是2010年版《巴塞尔协议Ⅲ》对资本质量和数量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后来又对系统重要性银行提出了总损失吸收能力的监管要求,而在2017年底发布《巴塞尔协議Ⅲ》最终版则对风险权重计算标准进行了更为严格的规范。资本标准似乎总在提高。

资本补充工具的创新也永无止境,创新当然依赖有深度和广度的资本市场。资本工具的创新既需要考虑对系统重要性银行的特殊要求,也需要充分照顾中小银行资本补充渠道单一的事实。

为此,本期特别关注特别组了三篇文章,分别讲总损失吸收能力要求对中国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挑战,第二篇重点介绍永续债的运作,第三篇则专门谈城商行在资本补充的努力与压力。

猜你喜欢
吸收能力巴塞尔损失
2020年香港巴塞尔艺术展正式取消!2021年见!
两败俱伤
巴塞尔表展2017初选
创新视角下企业吸收能力、冗余资源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
《巴塞尔姆的60个故事》
中西雕版印刷艺术相逢巴塞尔
吸收能力研究进展评述
亡羊补牢
损失
吸收能力在开放式创新过程中作用的产业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