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住院患者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2019-05-17 02:08梁碧珊李丽冰黄泽棋戴思思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9年9期
关键词:铜绿单胞菌耐药性

梁碧珊,陈 琪,李丽冰,黄泽棋,戴思思

(1.广东省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广东佛山 528000; 2.佛山科技学院,广东佛山 528000)

铜绿假单胞菌为条件致病菌,已成为现在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群[1]。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和老年人群住院比例的增多,尤其是老年重症患者,大多数有基础疾病,免疫力低下,成为医院内感染易感人群[2]。为了解老年住院患者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本文对不同年龄段老年住院患者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多重耐药性进行初步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7年1-12月在广东省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的年龄等于或大于60岁老年患者的各类送检标本,临床科室按操作规范和要求进行标本采集和送检,标本包括痰、咽拭子、尿液、血液、胆汁、分泌物、胸腹腔积液、脓液等,由检验科微生物室做细菌培养鉴定。

1.2方法 菌株的分离培养严格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流程》进行,仪器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产的(biomerieux)ATB微生物鉴定仪,菌种鉴定采用ID 32 GN生化反应此次试条,药敏试验采用ATB PSE反应试条,包括:氨苄西林(AMP)、氨苄西林+舒巴坦(AMS)、哌拉西林(PIC)、哌拉西林+他唑巴坦(TZP)、头孢唑啉(KZ)、头孢呋辛酯(CXM)、头孢呋辛钠(ROX)、头孢他啶(CAZ)、头孢曲松(CRO)、头孢吡肟(FEP)、头孢替坦(FOT);亚胺培南(IMI) 、美洛匹宁(MERO);庆大霉素(GEN)、阿米卡星(AKN)、妥布霉素(TOB);环丙沙星(CIP)、左氧氟沙星(LEV);呋喃妥因(FUR); 复方磺胺甲恶唑(TSU) ;头孢哌酮+舒巴坦。操作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质控标准菌株为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广东省临床检验中心购买的。药敏结果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 2005 年版的判定标准,以敏感(S)、中介(I)、耐药(R) 来报告结果。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软件SPSS20.0,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与年龄段关系 根据患者不同年龄分3组:A组为60~70岁,B组为71~80岁,C组为81岁及以上,C组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为42.48%(130/306),高于A组25.49%(78/306)和B组32.03%(98/306)。见表1。

表1 不同龄段患者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

表2 306株铜绿假单胞菌在临床标本中的分布

2.2铜绿假单胞菌标本分布情况 306株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来自于呼吸道标本,其中痰、咽试子检出铜绿假单胞菌的比例最高,占分离株的77.12%(236/306),其次是尿液,占分离株的14.05%(43/306),血液胆汁占3.27%(10/306),伤口分泌物及其他5.56%(17/306),见表2。

2.3药敏结果及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 306株铜绿假单胞菌均对1种及以上抗菌药物产生耐药,其中对AMP、AMS、KZ、CXM、ROX、CRO、FOT、FUR、TSU、耐药率均高达90%以上,TZP、FEP、AKN、TOB灵敏度较好,耐药率均低于7.0%,见表3。本文分离出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96株,占31.37%(96/306)。不同年龄段患者检出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不同,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3 306株铜绿假单胞菌对21种抗生素的耐药率(%)

表4 96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比较[n(%)]

注:*与A组比较,P<0.05;#:与B组比较,P<0.05

3 讨 论

铜绿假单胞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属于条件致病菌,可引起菌血症、脑膜炎、医院内肺炎、手术后伤口感染和泌尿系统感染等,是临床极为常见的条件致病菌[3]。老年患者随年龄的增长,身体器官衰退,免疫功能下降,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4]。本文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患者年龄分析,结果显示:C组81岁以上的老年人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为42.48%,高于A组(25.49%)和B组(32.03%),推断可能与高龄患者自身机体抵抗力低下或是患有慢性病等因素有着直接关系。本研究分离出306株铜绿假单胞菌来源分布情况,主要是来源于呼吸道标本,痰、咽拭子占分离株的77.12%(236/306),见表2,提示呼吸系统是感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主要途径。老年患者呼吸系统因合并慢支、肺气肿等疾病,尤其是患有慢性基础疾病时,铜绿假单胞菌引发的肺部感染极为常见[5]。大量文献报道,人体抵抗力下降时铜绿假单胞菌侵袭可导致患者多个部位发生感染[6],从老年患者的尿液,褥疮、伤口分泌物、血液、胆汁中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表明铜绿假单胞菌亦可引起免疫力低下患者的菌血症、败血症,需提防其所致的全身性感染。

我国不同地区、医院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仍处于较高水平,各地区、医院、科室患者的分离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相差较大[7]。本文306株铜绿假单胞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统计显示,对AMP、AMS、KZ、CXM、ROX、CRO、FOT、FUR、TSC的耐药率均高达90%以上,提示老年患者感染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严重。近来有研究发现铜绿假单胞菌的多重耐药机制与细菌产β-内酰胺酶密切相关[8],而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正是临床使用最广泛的药物,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广泛的耐药性使抗感染治疗更加困难[9]。本研究中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是指对具有抗假单胞菌活性的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耐药大于或等于3类者(每1类抗菌药物中有1种或1种以上药物耐药,即为该类耐药)[10]。凡是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 FUR、TSU、头孢哌酮+舒巴坦以上 8类抗菌药物的其中1类抗菌药物产生耐药的菌株视为一重耐药,同时对两类抗生素产生耐药的菌株则视为二重耐,依此类推。本文分离出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占该菌株检出总株数的31.37%(96/306),低于国内黄林等[11](43.51%)的报道,统计结果显示,96株多重耐药菌对临床常用8类抗革兰阴性杆菌药物呈多重耐药,C组患者七重耐药和八重耐药检出率均高于A组和B组,C组与A组和B组比较,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4。从中推断可能与高龄患者自身机体抵抗力低下,或是患有基础疾病,反复住院,抗菌药物使用周期长,品种多等因素有着直接关系,这些都可能是导致高龄患者发生多重耐药的危险因素。铜绿假单胞菌是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之一,老年重症患者也成为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人群[12]。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床上最常见的引起严重院内获得性感的条件致病菌[13],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会导致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所致感染日益增多,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医疗问题[14]。老年患者由于机体抵抗力低或基础疾病抗菌药物长期使用,会导致耐药性增加,所以老年住院患者应及早做细菌学检查,根据药敏结果制定个体化的用药方案,正确选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及传播。

猜你喜欢
铜绿单胞菌耐药性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人杀菌肽LL-37联合绿原酸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体外作用
婴幼儿感染中的耐药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WHO:HIV耐药性危机升级,普及耐药性检测意义重大
槲皮素改善大鼠铜绿假单胞菌肺感染
持续性根尖周炎中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分离与鉴定
共代谢基质促进铜绿假单胞菌降解三十六烷的研究
美洲大蠊逆转肝癌多药耐药性的研究
铜绿假单胞菌金属酶及整合酶的检测
齐口裂腹鱼肠道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