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职英语学业评价创新机制

2019-05-18 09:16宋君莹范复旺
考试周刊 2019年44期
关键词:学业评价创新机制中职英语

宋君莹 范复旺

摘 要:在对中职生的英语学业进行评价时必须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社会环境以及学校教学环境,使以往的终结性评价向形成性评价转变,建立多元评价机制,促进中职英语教学改革,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关键词:中职英语;学业评价;创新机制

就现实情况而言,中职生与普高学生相比,学习基础较差,也基本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英语学科上,学生英语基础差,缺乏内在的学习动机,导致学习行为和学习习惯不佳。建立科学的中职英语学生学业评价体系可以帮助学生明确英语学习方向,矫正其不良学习习惯,对于学生职业竞争力的提高和终身发展是有利的。

一、 我国现行的中职英语学生学业评价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 学生学业评价机制的指导思想与中职教育理念没有完全相符

以书面考试为主要形式的终结性评价一直以来都是我国中职学校主要的学生学业评价机制,在考试的内容设计和方法上局限于能够用纸笔考试测试出的知识技能,这在无形中使得中职学校的教学围绕考试展开,使得教学内容僵化,也使得教学与考试的关系异化。这极大地削弱了考试评价学习状况的功能,也与我国中职教育的教育目的相背离,这必须在今后的实践中予以改变。

(二) 对学困生的学习情况关注不足

就中职教育而言,他们本身学习基础就弱于同年龄的普通高中学生,因此在中职学校中学困生的比较也比较大。传统的中职英语学生学业评价机制对学困生关注不足。而学困生不仅学习基础较差,而且学习习惯和学习行为也有待提高。因此对于学困生而言,传统的以成绩为主要形式的终结性评价不太合适,而应该加大发展性评价所占的比重,根据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特长以及家庭环境的不同采用更有针对性的学业评价模式。

(三) 没有充分体系中职学校的职业特色

我国中职办学指导思想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这要求中职学校要将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竞争力作为教学的重点。这表明了中职英语等文化基础课是为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服务的。但很多中职学校对此理解存在偏差,部分学校直接忽视了文化基础课的教学,减少甚至取消文化基础课,完全以就业为导向,导致学生文化基础课素养差,与提高中职生职业能力的目标背道而驰;部分学校以高考为目标,最大限度地增加文化基础课的课时,这更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养。中职学校应该正确理解自己的职业定位,以就业为导向并不意味着其与文化基础课有冲突,而是应该在内容上使文化基础课适应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重点应该在于改革中职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应该立足在中职学生学业评价体系的改革上。

二、 中职英语学生学业评价创新机制的策略探讨

(一) 建立形成性评价体系,促进目标达成

1. 树立多元化的评价标准

多元化的评价标准是指评价者脱离单纯地采用书面考试成绩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弊端,而是将学生视为独立的、有自身特殊性的个体,因此必须认识到即使对同一个知识点,同样的技能,不同的学生掌握状况也有巨大差别。多元化的评价标准要求教育者意识到这些差别,以此对学生进行评价。

2.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模式

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在学习上有自身的特殊性,且中职学业评价本身内容就比较丰富,因此形成性的评价体系离不开多元化的评价模式。由于评价的内容不同,教育者采用的评价模式也应该有相应的区别。如目前我国广泛采用的学生学习行为评价量表可以较好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态度,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较为全面的评价;而单元测试在评价学生之前的学习效果上有很好的功效,可以使用;在评价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实践水平以及集体合作能力方面采用项目合作比较合适;而学生成长档案袋可以广泛地运用于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各方面的进步等。同时由于学生学习情况的差别,因此同样的内容可以针对不同学生选择有差异性的评价模式。

3. 前馈与反馈相结合

形成性评价不仅可以用来评价学生以取得的成果,同时可以用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潜力,可以帮助学习明确下一步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因此形成性评价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打分,还必须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定性;既肯定学生之前取得的成绩,也要指出其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明确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二) 建立灵活的等级评分机制

对于中职英语学生学业评价机制来说,形成性评价所占的比重应该是科学的,符合实际的。考虑到中职生职业发展的需要,形成性评价应该避免每次都给予学生满分,也不应该将学生学习中的所有学习成效都经过加权后计入总分。也就是说在等级判定中应该将学生的各项表现进行总结,再进行等级打分,且应该用一定的逻辑规则去进行等级评定,以满足实际需要。

(三) 将终结性评价用于评价学生的应用能力上

1. 测试必须围绕标准参照展开

中职英语的目的不是在于选拔,而是应该立足检测学生的课程目标学习的达成情况,也就是要围绕标准参照展开,要根据国家中职英语学习大纲中关于学生英语能力的要求来确定策略目标,编制测试的题目表并编制考试大纲,展开英语测试。测试必须围绕标准参照展开,这必须脱离常模参照,将中职英语测试的目的立足于评价学生的英语能力和水平。测试的英语试题应该覆盖中职生能力要求的基本方面,包括学生的英语认知、领会和运用等,以此对中职生的英语学习能力进行评价。

2. 测试必须保证真实性

中职英语学生学业评价在测试上必须保证真实性,这是进行测試的基本前提。主要应该在试题材料选择、问题设计以及展开测试上确保真实性;同时立足中职的职业性特点,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英语运用能力为出发点,可以在测试中选择与学生的学习、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相关的材料和阅读文本等,在问题设置上也必须围绕学生实际的英语学习需要展开。

三、 结语

对中职英语学生学业评价机制进行改革必须立足我国中职教育的教育目的,考虑中职教育的职业性特点,打破以往的终结性评价,转化为关注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以促进学生素质提高和职业能力发展的形成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为主,最终促进中职生英语能力的提高和终身发展。

参考文献:

[1]鲁雅莉.对中职英语学习综合评价模式的探讨[J].中学教学参考,2011(25).

[2]兰维茜.浅谈中职学生学业评价体系的改革[J].新课程,2013(8).

作者简介:宋君莹,范复旺,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市垦利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猜你喜欢
学业评价创新机制中职英语
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创新机制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学业评价改革
产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学生学业评价体系探索
浅谈“互联网+中职英语教学”革新的影响
中职英语口语互动教学探究
我国信访制度缺陷与创新机制研究
新常态下以创新驱动升级转型的制度建构
县级电视台法制栏目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