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化学基础薄弱生课堂教学有效性探讨

2019-05-18 09:16黄薇
考试周刊 2019年44期
关键词:初中化学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摘 要:基础薄弱生在每个科目中都不少见,在核心素养下保证初中化学基础薄弱学生课堂教学有效性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综合发展,帮助学生夯实基础,更好地完成后续学习。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初中化学基础薄弱生课堂教学现状,然后探究核心素养下初中化学基础薄弱生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化学;基础薄弱生;课堂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教育部门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各种新型教学方式逐渐被运用于课堂教学中,为课堂教学带来更多的活力。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针对基础薄弱生的关注度不高,课堂教学大多采取统一的教学方式,导致基础薄弱生难以跟上进度。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积极改变当前的教学现状,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做好初中化学基础薄弱生课堂教学。所谓核心素养就是学生在学习和生活当中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教师注重其核心素养与基础知识的提升,能够更好地保证课堂教学质量,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一、 初中化学基础薄弱生课堂教学现状

所谓化学基础薄弱生就是指化学基础知识水平不高,没有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学习效率和积极性不高的学生。针对这类学生的教学,需要教师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才能让学生一步一步扎实基础,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在当前初中化学基础薄弱生课堂教学中,存在不少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方式单一。当前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各种新型的教学理念和工具被逐渐运用于课堂教学中,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当前依然有很多教师习惯性采取传统教学法,对多媒体教学等接触不多,教学资料也比较局限,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教学活动过于传统,难以适应新课程改革后的教学节奏,从而导致课堂教学质量受到影响。尤其对于基础薄弱生而言,枯燥的教学氛围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导致很多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从而影响教学质量。二是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新时代的学生本身心理特征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想要更好地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就需要教师积极主动去了解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充分把握学生兴趣爱好以及出现厌学心理的原因,才能更好地保证基础薄弱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当前很多教师没有很好地去了解学生,也没有将新型教学理念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导致很多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学习效率受到影响。

二、 核心素养下初中化学基础薄弱生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一) 体现实验探究和创新意识核心素养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因此,想要在核心素养下提升初中化学基础薄弱生课堂教学效果,教师还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与其他学科不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其中包含的公式、定理、概念等均需要建立在科学自然的基础上,因此,在化学教学中,需要充分注重实验教学,将理论和实验充分结合起来,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进一步激发学生求知欲,增强学生好奇心。所以,教师在开展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初中生好奇心比较强等特点,利用一些比较有趣的化学实验,抓住基础薄弱生的注意力,提升其学习化学的兴趣,从而引导基础薄弱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保证教学有效性。

例如:在“微粒的性质”相关内容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铁树开花”的实验,提前准备好玻璃板、大烧杯、浸有酚酞试液的脱脂棉团、浓氨水等实验器材,然后在上课前,为学生演示铁树开花的经典实验,在铁丝串的棉球上滴了几滴酚酞液体,又倒了一小瓶盖浓氨水放在铁丝串旁边,再用烧杯盖住,不一会儿白色棉球就变成红色。通过这个实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带着好奇去探究学习,教学效率也会随之提升。

(二) 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模式的构建

在新课程改革中,已经明确提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具备主体地位。因此,核心素养下初中基础薄弱生课堂教学中,想要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还需要注重构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模式,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将课堂归还给学生,从而有效锻炼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夯实基础,提高学生化学核心素养,让学生能够摆脱对教师的依赖,逐渐开始成长。

例如:在“身边的化学物质”相关内容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比较常见的化学物质,类似纯碱和食盐,让学生通过自主设计实验来鉴别两种物质。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将班上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基础薄弱的学生需要分散在不同的小组中,在实验鉴别过程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能够得到提升,通过互帮互助,基础薄弱生也能更好地参与教学活动,在小组合作学习和讨论过程中,基础薄弱生的學习自主性将会大大提升。

(三) 合理设计作业优化基础薄弱生学习能力

在任何学科教学中,作业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想要在核心素养下提升初中基础薄弱生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还需要合理设计作业,整体优化学生的学习能力。通常情况下,大多数学校课堂教学时间非常有限,如果仅仅将化学学习局限在课堂教学中,基础薄弱生的学习效率将难以得到锻炼和提升。所以,打破课堂局限性,将教学内容延伸到课外,重视化学作业合理设计十分重要。

例如:在“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相关内容教学中,教师布置作业时,可以要求学生选择身边比较熟悉的食物,通过多媒体或者互联网等形式,去探究食物中的有机化合物,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对有机化合物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大大提升,基础知识和学习核心素养也能得到锻炼。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重难点,分层设计作业,通过设计不同难度的作业来供学生选择,保证基础薄弱生能够独立自主地完成作业,从而提升其学科基础能力。

三、 结语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下做好初中化学基础薄弱生课堂教学十分重要,是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发展的关键。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注重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激发、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模式的构建、合理设计作业等方式,保证基础薄弱生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古金彬.核心素养下初中化学基础薄弱生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新课程(中),2017,14(5):46.

[2]顾静.学科核心素养下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析——以《常见的酸和碱》的教学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17,3(32):62-63.

作者简介:黄薇,福建省南平市,福建省南平市光泽一中。

猜你喜欢
初中化学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