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的运动清单

2019-05-22 01:49萌芽研究所BUD
家教世界 2019年14期
关键词:呼啦圈沙包身体

文/萌芽研究所BUD

大运动是孩子一切能力的基础。

我家两个孩子都特别喜欢运动,基本上天天都得花上好几个小时在各种体育活动中,跑步、平衡车、羽毛球等各种运动轮着来玩,每天都会把自己弄得满头大汗。无论在室内还是户外,孩子总是能找到很多可以让自己忙得停不下来的运动来做。

看到孩子们享受运动的过程,我当然是支持的。大运动是孩子一切能力的基础,每天都要给孩子保证有两小时的运动量。除了保证运动的时间和空间之外,更要保证孩子运动类型的多样性,这可以让学龄前孩子的身体能力越得到充分发挥,对孩子其他能力的帮助也会更好。

学龄前需要达到的身体技能

2岁的孩子:能够保持对玩具、游戏的探索,能涂鸦和上色,并且能够扮演假装游戏。

3岁的孩子:能够进行更多样的玩具和活动的操作,能够拼3~10片拼图,并能参与日常家务活动。

4岁的孩子:有良好的平衡和身体协调感,能参与多种运动项目,并且积极进行假装游戏。

5岁的孩子:能配合旋律、故事或音乐进行跳跃嬉戏,或者自由进行跑、跳、平衡和攀爬,能玩拔河游戏。

6岁的孩子:能够进行更有挑战性的艺术活动,比如精细描色,并且能够综合运用身体机能,进行包含跑、跳、平衡、丢掷和接等技巧的自由活动。

1~6岁,哪些活动可以增进身体发展?

因为孩子在学会走之后,身体动作能力会得到更全面的发展,所以从1.5岁开始,我们就可以全面积累充分发挥孩子动作控制能力的活动,这可以让孩子在这方面的能力更加快速发展。

我们越早了解孩子早期的动作能力发展,越能够提供更全面的评价。

1岁开始培养手指精细动作 给孩子推拉玩具、跟孩子一起玩敲打工具、沙袋和沙土都可以提高手指精细动作。以沙为例,我会跟孩子一起做感官游戏,一边跟孩子引入这些材料,一边告诉孩子“这是沙子,我们有褐色的沙子,蓝色的沙子和粉色的沙子。(引入颜色)”“我摸起来,感觉像把水握在手里,但不会弄湿。(引入质感)”“凉凉的,这种感觉我喜欢。(表达自己的感受)”这些都可以加强孩子对材料的触感识别。

在这个年龄段,套套杯或积木也很合适孩子进行堆叠和拆解。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尺寸比较大、不容易误吞的可拆解玩具,或者是让孩子去找一些容器来装东西、反复倒出东西,这些过程都是可以提高孩子的肢体动作能力。

我家当时把厨房里所有闲置的锅碗瓢盆都拿出来,让孩子坐在地上自己玩,总是能够让孩子专注玩很久,这也提高了孩子的注意力。

2岁以后要提供更多的模仿游戏 2岁后,要积极跟孩子做更多的模仿游戏,这里包括了镜子游戏,比如让孩子跟我们面对面或站或坐,让孩子去模仿我们所做的姿势和动作,这是孩子学习能力培养的很重要的练习。

此外当孩子越来越熟练后,就可以加入更多的大量变化的肢体动作游戏了。比如我会跟孩子模仿各种抽象的字母符号,“如何用身体来摆出‘A’字呢?”每天都换一些单词来玩,这便是帮助孩子建立抽象概念和具象表达的很好活动。

孩子的户外活动也一定会增加,比如爬、跳、骑类的活动当然不要落下,我也会跟孩子一起玩向后退着走,这是帮助锻炼孩子的平衡和空间感的好活动。要提高孩子的小肌肉动作能力,离不开让孩子多玩操作性的玩具和活动。比如进行拼图游戏,像3~10片的拼图都很适合这阶段的孩子,我们还可以对玩具进行进一步的拆解,不要担心螺丝刀、螺丝钉等工具对孩子有伤害,选择合适的尺寸,并且在旁边看着孩子保证安全,都是很好的安排。

3岁引入更多元的活动类型 3岁后是孩子探索各项能力的开始,比如提供简单的科学活动,像磁铁可以吸什么东西,如何种一颗种子,以及有风的天气如何放风车等,这些都是这个年龄段孩子可以在父母引导下做起来的,这个过程中孩子不仅仅锻炼了自己的身体动作能力,也同样能够打开好奇心,对事物的起源和过程都保持探索的心态,是孩子学习能力培养的必经之路。

我也会在过程中跟孩子保持丰富的提问,这里包括反问提问,比如,当孩子说,“我不喜欢这个刷子刷东西的方式”;那我们可以让孩子说说原因,“为什么不喜欢这个刷子呢”;或引导孩子思考解决方法,“你认为可以怎样改进它?”还可以进行开放式提问,比如“你对这个东西有多少了解?”这些提问非常适合平时和孩子做科学实验、户外探索的场合,从好奇心出发,引导孩子从自己了解的部分入手,一点点地思考问题。

孩子这阶段的运动能力也会越来越开放,比如跟音乐活动充分结合起来,从唱歌、拍节奏、配合音乐来活动身体,我也会在家里直接播放音乐,就让孩子们没有目的地在背景音乐声音里跳舞或者唱歌,这都是充分培养孩子乐感、节奏和韵律感的好方法。

户外活动的时间需要保证,这里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没有目的性,让孩子自在地去户外玩耍。比如我家孩子喜欢走平衡木,总是沿着小区的花坛边缘的线条行走,这看起来是无主题的活动,但实际上是帮助提升孩子的平衡感。跟运动相关的一些工具也可以选择起来,比如滑板车、平衡车、丢沙包等,都是很合适的游戏。

4岁后综合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4岁后的孩子特别适合做各种身体动作方面的变化活动,比如我们可以尝试跟孩子玩“你可以跳多快”、“你可以单脚跳多远”“你可以跳多高”类的游戏,设计的目的是提高孩子对运动能力的精细化能力,让孩子能够感受到力量中的 “很快”“快”“慢”“很慢”之间的区别,以及如何利用同样的活动来提升不同方面的能力。

此外,丰富的社区探究性活动也可以充分开展了,比如我家孩子经常去户外参观、开展旅行故事活动、池塘观察日记等都是这个时候经常做的。

这个年龄,我家孩子也很喜欢玩“冰冻人”游戏,就是我们假装身体被冻住了,然后一点点地把自己的身体解冻,并且让自己重新活跃起来。

多让孩子进行充分的生活技能活动,比如自己拉拉链、扣扣子、穿衣服等动作,都可以鼓励和发展孩子这方面的自理能力,如果早期孩子觉得有些困难也没关系,在旁边协助帮忙即可。绑鞋带是这个年纪孩子很想去做的,但是对于这种有一定难度的活动,我们也可以在旁边一起协助跟孩子完成。

5岁后提供系统的项目运动 孩子能够进行更多的精细化活动也会在这个年龄段表现得更为明显,比如孩子会非常爱好肢体活动,像是跑平衡、攀爬等结合起来的运动。

这时候孩子也可以进行更多的技能精炼了,比如我家Joshua学钢琴也是在5岁后开始,这对于孩子的手指指法的锻炼也是一种精进。但如果一个孩子到了5岁却没有使用过剪刀,对剪刀的使用也毫无方法,那么我们自然知道他的手指精细能力会欠缺,如果这个时候选择钢琴作为兴趣学习,便会增加难度。

多鼓励孩子进行涂鸦作画、剪贴、粘土制作都是很好的创意性游戏,我家孩子现在每天都会开展写生活动,就是看着一个实物来进行临摹,这个过程对孩子的认知能力也同样是一个锻炼。孩子的视觉感知能力也需要积极发展,所以引入一些字形或指令对比游戏会特别合适。

像玩耍的时候强调方位次序,“让我们把右手放在鼻子上”或者“将左脚放在绿色的圈圈里”,或者让孩子根据重量大小来对积木分类,根据形状和颜色来对袜子分类等,这些都是让孩子在操作中提升自己的认知判断力。

假装游戏,孩子从2岁就可以引入,到了5岁后活动形式会更加丰富,并且往戏剧游戏发展,比如让孩子扮演盛开的花、下雨、落叶、毛毛虫、大熊和企鹅,孩子不仅仅会扮演,而且能够演绎出里面的场景细节。像我当时跟孩子们玩下雨,孩子就真的演绎出从毛毛雨到狂风大雨的渐变过程,让人捧腹大笑。

故事扮演类活动也需要充分利用起来,比如三只小熊、三只小猪、小红帽、绿野仙踪等,不用太担心情节复杂,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可以感受创造性、综合性的身体活动,这可以帮助孩子孕育更为全面的能力发展。

希望能够让大家明白,孩子的身体能力、运动能力的发展绝对不是单一的维度,不是只有在户外跑跑跳跳才算。户外活动固然很重要,但它只是孩子全方面身体技能发展的其中一部分,也绝不仅仅只有这一环节。

我们在给孩子进行更多的身体活动安排,要记得从小肌肉、手眼协调、身体平衡、户外大运动到综合性的探究性活动和主题类的假装模仿游戏,都可以开展起来。这便是让孩子“玩中学”的重要方式。

身体动作能力好的孩子绝对不会“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相反良好的身体素质才是孩子身心健康、认知发展的地基!

田径游戏,轻松玩起来

结合以上解读,我跟大家分享一下在体育活动上可以轻松在家里玩起来的田径类游戏,男孩子特别合适啊。因为我家两个娃各种球类运动都很喜欢,从篮球、羽毛球、乒乓球、丢沙包,我们都会经常在家里做起来。

跟大家分享的是我自己孩子常玩的《田径游戏指导手册》,针对3~6岁的小朋友,每次可以跟孩子玩20分钟,我们完全可以跟孩子一起做起来哦。

【平衡沙包】:给孩子一个沙包袋,让孩子在大厅走来走去,进行平衡锻炼(放在手掌、手背、肩膀和头上),让孩子一边保持平衡一边走路、慢跑或者跳跃。

【传递沙包】:两个人面对面站好,引导孩子递沙袋,从一只手到另一只手,或者从肩膀到手,再到背后。

【抛接沙包】:向上扔包,双手接住,可以连续进行5~10次。

【长距离投球】:准备好一个呼啦圈,然后让孩子距离呼啦圈1米站好,尝试把球或者沙包扔进呼啦圈里,如果家里孩子多,可以轮着来扔,让孩子练习扔沙包,再捡起,继续排队,孩子玩起来会非常欢乐,因为总是说“哥哥,你快点,到我啦到我啦!”然后继续缩小呼啦圈的范围和大小,让孩子更精准地投球。

【互相传球】:孩子们面对面站好(成人和孩子面对面站好也合适的),然后相互接球、扔球。

【目标投球】:一个人举起呼啦圈移动位置,另外一个人要把球或者沙包扔进呼啦圈里面。不停地和变换高度和位置,孩子熟练后还可以机动行走。

【传球游戏】:让孩子坐着把球推到墙上,再接住球,或者用双手运球,左手传到右手;或者两个人一组,相互把球传给对方再接回来。

【高抛球】:让孩子两人一组,或者成人跟孩子一起,相互把球抛给对方,然后再接回来。

猜你喜欢
呼啦圈沙包身体
彩虹
山的呼啦圈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丢沙包
扔沙包
系外行星那些事——“呼啦圈”法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
我de身体
缤纷沙包
我们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