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斟“板书”在多媒体教学“垄断”下“占股”

2019-05-22 01:49周春芳合肥市巢湖市中垾镇庙集小学
家教世界 2019年14期
关键词:板书

文/周春芳 合肥市巢湖市中垾 镇庙集小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广泛使用,人们深刻地认识到“世界就在身边”。多媒体的引入,在人们对它还是好奇、陌生的状态时,它已经无声无息地垄断了课堂教学,成为教学方式的主流。而作为长期占据主要地位的板书,不知何时被“边缘化”。那么,在这样快速的信息时代,板书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又该如何生存呢?我想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浅斟“板书”存在的必要,慢酌“板书”的生存之道。

一、多媒体教学的缺点、板书的自身优点是板书前进的力量

我们面临的是一个越来越复杂和动荡的世界。没有一种竞争力是永恒的,没有一种模式是长存的。10年前,“苹果”赢了“诺基亚”。10年后,中国的华为发布了AI手机,将手机带入了人工智能时代。未来的竞争,是终端消费者的竞争,谁能持续拥有消费者用户,谁就能立于不败之地。同样,多媒体教学也不可能长久地一统“教育天下”。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板书要能抓住“商机”,抢夺“教师消费群”,占领课堂教学的市场份额,是“板书”思考应对策略和营销手段的关键所在。

“被控制”——“控制者”。教学时,过多地依赖于多媒体课件,教师将失去对教学的控制地位,被课件所左右。师生失去了心灵的沟通,情感的碰撞。板书却无比尴尬。只要教师心中有丘壑,就可以信手拈来、笔下生花。师生可以随时面对面的交流,及时记录下所得、所感、所思、所悟,因而课堂是灵动的,它是师生心与心的交流,也必将重新回归课堂。

“模式化”——“流动化”。以多媒体课件为中心,教学内容一目了然,但是往往流于程式化,课堂教学将会缺少深刻思索,缺少很多意趣,缺少灵感的生成。板书却以教师的大脑为存储空间,教师的思想可以随时与学生交流。它在引导学生经历理解课文的过程中,由局部到整体,由思想到内容,向前流淌。它既是知识的训练,又是方法的训练、思维的训练。因而,课堂教学是机智的、流动的、活力的。

“无活力”——“有生机”。多媒体课件的文字总结,往往难以发挥它在课堂教学的优势,冗长的文字更容易被学生有意“忽视”。而好的板书是一门艺术,一幅精湛的图画。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包含着丰富的美,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亦可以做到“此地无声胜有声”。因而,这样的课堂更富有吸引力、更富有张力。

“华而不实”——“朴实灵动”。多媒体教学一旦注重动画及声音效果,就很容易掉进华而不实的陷阱,就会冲淡课堂教学的内容,使课堂流于浮躁,学生必不能静下心来思考。板书虽然比不上多媒体那么炫目,但是,思考在书写过程中流淌,思想在流淌过程中生成。长久下去,学生会养成深思、专注的良好学习品质。

“无限泛滥”——“有效生成”。多媒体的信息量大,但是“乱花渐欲迷人眼”,学生很难准确地抓住教学的重点。“浅草才能没马蹄。”板书的信息量虽然有限,但是它是文本的精华,内容的精髓。板书是建立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它把学生思考所得固定在黑板上,它与学生思维同步,因此,板书的节奏就是学生思维的节奏,学生在互动中建立了思维的模式、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耗时耗力”——“相伴而生”。一千个读者往往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多媒体课件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教师无法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倾注在教材的研读和教法的研究上,这样,对于教学而言不仅仅是顾此失彼,更是本末倒置,得不偿失。板书是建立在深入研读文本的基础上,是师者对文本的再创造,是文本解读的精华。

二、专注于核“芯”技术,致力于特色化的生存之道

思考当下的经商环境,商场如战场。中兴的教训让人们痛彻心扉、幡然醒悟:高明的商战不是价格战,而是价值战,要有一颗属于自己的“中国芯”。“打铁尚需自身硬”。同样的道理,板书要在极其优势的多媒体教学中获得一席之地,必须要有属于自己的“中国芯”,专注于核“芯”技术,致力于特色化的生存之道。

核“芯”价值观。叶圣陶先生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板书设计应该是一门艺术,是语文教师对教材深度把握与处理,对教材教法的匠心独运,以及教师基本功、语文能力的重要表现。

板书要遵循精、新、美、变的原则。精,即板书内容精要,文字简练。教学目标和重点通过精炼、醒目的板书直接呈现出来。新,就是别具匠心,要力求不落窠臼,刻新求新。美,是指板书设计的形式美,要在不到三平方米的黑板上经营布局,让文字、图案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变,即为观念的转变。

要体现自身价值。理清条理,容易记忆。板书能帮助学生有效地把篇幅较长、情节复杂的课文梳理清楚,起到提纲挈领、删繁就简的作用。它的直观性、条理性为学生的记忆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突破重难点,掌握课文内容。板书用关键词把课文的重难点直接呈现,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提炼”结晶,彰显特色。“治大国如烹小鲜”。意思是让我们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善于谋划,精于提炼,找准特色。板书是教师在板面上书写、勾画、布局,恰当、巧妙地运用文字、符号、线条、图形、图表、绘画、粘贴等信息载体,准确地传达信息。

形象直观。板书中利用图形、简笔画、粘贴等形式,形象、直观地表现教学重点。如《番茄太阳》一课的教学板书:“太阳、笑脸、心灵”是文中“番茄太阳”的三层含义,“笑”“变”是课文两条主线,“爱”是主旨。“太阳、笑脸、心灵”的简笔画或是纸贴则形象直观地把重点内容呈现给学生。

突显主题。各种线条是板书中常见的符号,它把文字、图示等构件组合在一起,通过线条的虚实、长短、曲直、反复等表达内涵。如《我不是最弱小的》的板书设计:“让雨衣”是主要事件,箭头符号表现了顺序和推进,心形的线条的使用突出了文章的主旨:保护弱小的“爱”的主题。

线性归纳。教师在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面”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思考:哪些“线”组成了“面”,哪些“点”又集合成“线”。在讨论点、线、面的关系后,梳理归纳。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的板书设计:

图式递进。依据课文的顺序,结合课堂教学的层次,将二者巧妙地结合,既使教学内容清晰,又使条理分明。如《青蛙看海》一课的板书:

青蛙看海

补白想象。根据教材的难易程度,教学时,给学生留下自学空间,发挥学生的想象,让学生从中获得成就感,体验成功的快乐。再比如《青蛙看海》的板书,可以作出这样的调整:

青蛙看海

崔峦老师指出:寥寥数行,包容全篇,以简驭繁,鲜明直观。这句话道出了板书的特征。好的板书像一溪活水,由局部到整体,由内容到思想,向前流淌。板书要针对课堂教学的特点,充分展现自身的核“芯”价值,发挥自己的特色,优化课堂结构,提高学习效率,板书必将能在多媒体一统天下的恶劣环境中觅得生机,立于不败之地。

猜你喜欢
板书
设计适合学生的数学课堂板书
语文教师,今天您板书了吗?
如何利用板书突破教学重点
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板书问题及策略
小学美术课堂板书的四种效用
突破传统板书之下的“综合板书”的界定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板书设计的时效性
PEP小学英语第六册Unit3 B Read and Write 教学设计
近视
思想政治课简约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