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与肝脏病理改变的关系

2019-05-23 05:34张效敏芦瑞萍海秀玲姜怡邓通讯作者
医药前沿 2019年11期
关键词:谷丙转氨酶中度

张效敏 芦瑞萍 海秀玲 姜怡邓(通讯作者)

(1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宁夏 银川 750004)

(2宁夏医科大学 宁夏 银川 750004)

血清谷丙转胺酶是一种肝细胞内丙酮酸和谷氨酸的转氨基酶,也是一种比较重要的代谢酶,在肝细胞浆内生存[1]。而在细胞内中的浓度大约高于血清中1100~5000倍。但若有1%的肝细胞受到损害,则就会使血清中谷丙氨酶的水平增高。因此,谷丙转氨酶水平则作为检测肝功能损害的比较敏感指标。据研究报道,血清谷丙氨酶水平的升高受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疾病及血脂异常等代谢异常有关,而与肝脏病理改变则较小,甚至是无明确关系[2]。为了探究分析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和肝脏病理改变的关系,本次对260例不同类型的肝炎病变患者与血清谷丙转氨酶的关系进行研究,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本院确诊的260例不同类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135例,女性患者125例,年龄26~56岁,平均年龄(43.26±5.49)岁。急性肝炎患者23例,慢性肝炎轻度患者98例,慢性肝炎中度患者21例,慢性肝炎重度患者87例,静止性肝硬变患者19例,活动性肝硬变患者12例。

1.2 方法

全部采用Menghini方法,用肝穿刺针行肝活检,而标本则用福尔马林加以固定,石蜡包埋,并连续切片后,分别做Masson染色、嗜银染色及HE染色。病理经诊断后由医生阅片做出。全部资料输入计算机后,采用相关软件计算每项指标的标准差、均值,并进行相关分析。根据刺穿时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的高低分为四组,分别是A组、B组、C组和D组。小于40U为A组,40~120U为B组,121~400U为C组,400U以上则为D组。A组25例,B组90例,C组97例和D组48例。

2.结果

2.1 不同类型肝炎和谷丙转氨酶水平对比

正常、慢性肝炎轻度(CH轻)、慢性肝炎中度(CH中)、慢性肝炎重度(CH重)、静止性肝炎硬变(SLC)、急性肝炎(AH)和活动性肝硬变(ALC)患者的谷丙转氨酶水平分别是(41.39±21.22)U/L、(169.56±224.58)U/L、(334.22±287.47U/L、(276.88±443.41)U/L、(62.77±50.87)U/L、(587.89±547.56)U/L、(157.88±172.44)U/L。对全部数据方差分析,每组与急性肝炎组相比,P<0.01,且慢性肝炎轻度与慢性肝炎中度和重度组比较,P<0.001,慢性肝炎重度组与静止性肝炎硬变和活动性肝硬变组比较,P<0.05。

2.2 ALT水平不同的肝损害情况

分别分析谷丙转氨酶水平情况不同时肝损害所占的例数及占比情况,见表1。

表1 不同ALT水平各组肝脏损害情况比较[n(%)]

2.3 ALT和不同类型肝炎炎症活动相关系数对比

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与各型肝炎肝脏病理改变无显著相关,见表2。

表2 ALT和不同类型肝炎炎症活动对比

2.4 ALT和慢性肝炎炎症活动的相关系数对比

随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升高,慢性肝损坏相应增加。以C组变化明显,见表3。

3.讨论

肝脏疾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尤其是慢性肝炎疾病,治疗慢性肝炎疾病的主要关键是在于抗病毒治疗,且抗病毒治疗的效果与肝组织炎症的活动度、病毒载量直接相关[3]。诊断肝组织产生的炎症或者度的重要标准是进行肝组织病理学的检查,而且判断其治疗效的标准仍是组织学改善。因肝活检是一种有创性检查手段,并具有一定程度的禁忌症和并发症,不利于反复进行,让其应用和推广受到限制[4]。因此,寻找及时有效的无创性诊断手段对于判断肝组织产生的炎症活动度至关重要。

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的高低可用于观察炎症变化,但对于肝脏病理关系尚不明确,不能单向用以判断肝脏病理改变程度。据相关研究显示,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不能有效准确体现肝脏病理病变损害程度,但ALB、PT、AST等则可准确有效反应出肝脏病理病变导致的损害程度[5]。同时,据陈祝英等认为,谷丙转氨酶水平和小叶内炎症产生的坏死与肝总坏死面积明显呈正相关趋势,则AST和肝总坏死与汇管区坏死面积明显相关[6]。据张学文等采用图像分析仪分析正常人和肝硬变疾病患者的肝病理形态学,结果显示,间质与肝细胞面数密度相比,和白蛋白、前白蛋白、胆红素定量及胆碱酯酶活性都有着相关关系,但与ALT无明显相关[7]。肝炎患者病情较重时能够明显看见胆酶分离,谷丙转氨酶下降且黄疸上升,经过休息或有针对性的保肝降酶治疗后,AST比ALT恢复时间相对较慢,但肝脏病理的恢复速度则比ALT下降相对较慢,且单项的ALT升高水平不能作为有效反应肝脏病理病变改变的正确程度。据研究认为,AST和ALT不能反应肝组织学发生病变的程度,ALT正常值与AST值无法确保肝病静止,经ALT长时间升高后能够反应肝病程度,且有助于预后判断[8]。

本次病理研究证实,不同类型的肝炎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明显要比正常人群组高,从高到低水平依次为AH、CH中度、CH重度、CH轻度、ALC及SLC。谷丙转氨酶正常A组25例中,肝组织学属于基本正常情况为2例,而多数则为程度较轻的CH,中度及重度CH大约为五分之一左右,4例患者已逐渐发展成活动性肝硬变。ALT异常轻度B组90例中,肝组织学正常患者2例,轻度慢性肝炎35例,中度慢性肝炎23例,重度慢性肝炎20例。ALT异常C组中重度97例中,无肝组织正常患者,轻度慢性肝炎33例,中度慢性肝炎26例,重度慢性肝炎24例。ALT异常D组48例中,慢性肝炎轻度16例,慢性肝炎中度14例,慢性肝炎重度14例,无肝组织学正常者。对谷丙转氨酶水平的高低程度来看,慢性肝炎轻度患者对于肝损害逐渐减少,而中度及重度慢性肝炎患者则逐渐增减,根据表1分析得知,仅以谷丙转氨酶水平的升高对中度及以上慢性肝炎患者的肝损害程度进行判断,准确率相对较低,而根据表2结果得知,在谷丙转氨酶水平中度升高的慢性肝炎组,其谷丙转氨酶水平的高低和肝损害程度高低有关。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是临床上用来估计肝炎病情的重要指标之一,但肝脏病理病变损害主要包括纤维化、坏死及炎症等变化,而单独的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则不能作为肝损害程度的判断标准。

综上所述,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是用于观察炎症产生变化的重要敏感指标,但和肝脏病理改变程度无明显关系。

猜你喜欢
谷丙转氨酶中度
献血体检时的“转氨酶”究竟是啥?
饮食因素对谷丙转氨酶测值的影响
谷丙转氨酶检验在脂肪肝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体会
无偿献血采血点初筛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的预防及纠正措施研究
小米手表
特异性抗P . g-IgY龈下冲洗液对中度和重度慢性牙周炎的疗效观察
LEEP治疗中度宫颈上皮内瘤变对HPV感染的影响
他汀类药物肝毒性临床分析
服用抗生素影响肝功检查
谷氨酰胺转氨酶对鱼肉保水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