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代 Gamma 钉和 InterTan 治疗外侧壁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的前瞻性研究

2019-05-24 07:35陈义胡靖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2019年5期
关键词:稳定型线片股骨颈

陈义 胡靖

作者单位:246000 安庆,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市立医院骨科

股骨转子间骨折多见于患骨质疏松的老年人。据不完全统计,股骨转子间骨折发病率占成年人骨折的 3.13%,占成人股骨骨折的 24.56%,占股骨近端骨折的 50%[1]。对稳定性骨折,通常采用静力坚强固定;而对于不稳定型骨折,手术标准尚无定论。目前髓内固定是转子间骨折治疗的首选。第二代 Gamma 钉和 InterTan 是目前常用的两种内固定器械,但疗效尚不确切,尤其在股骨大转子外侧壁断裂的患者。2004 年 Gotfried 提出了大转子外侧壁的概念,它是指股骨颈上方、下方的切线与股骨外侧交界的区域[2]。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但外侧壁的重要性近年来逐渐被学界重视。Morris 等[3]的研究认为,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具有三点稳定结构,包括头钉尖顶距 ( tip-apex distance,TAD )、外侧壁的完整性、大转子进针点完整性,其中外侧壁是最重要的预测指标,其次是 TAD。为了分析第二代 Gamma 钉和 InterTan 固定的临床疗效,本研究对 2011 年 1 月至 2017 年 6 月在我科手术的60 例外侧壁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分别采用上述两种方法进行治疗,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纳入与排除标准

1. 纳入标准:( 1 ) 受伤至手术时间<3 周者;( 2 ) 一般情况良好,可耐受手术者;( 3 ) 单侧股骨转子间骨折者。

2. 排除标准:( 1 ) 病理性骨折者;( 2 ) 不能耐受手术者;( 3 ) 二次手术者;( 4 ) 精神或神经状态不能配合者;( 5 ) 有出血或者使用抗凝药物者;( 6 ) 长期口服激素、非甾体消炎药物者;( 7 ) 患有糖尿病、心梗、脑卒中等影响肢体功能者。

二、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签署医患知情同意书。

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30 例,分别采用第二代 Gammar 钉 ( 对照组 ) 和 InterTan ( 观察组 ) 内固定治疗。对照组男13 例,女 17 例,年龄 63~82 岁,平均 ( 72.1±2.8 ) 岁;观察组男 14 例,女 16 例,年龄 63~81岁,平均 ( 71.4±2.7 ) 岁。致伤原因:高处跌落伤25 例,车祸伤 16 例,其余均为自行跌倒受伤。外侧壁危险型 ( 对应 AO 分型中 2.2、2.3 型 ) 26 例;外侧壁破裂型 ( 对应 AO 分型中 3.1~3.3 型 ) 34 例[4]。两组的年龄、性别、致伤原因、分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 表 1 )。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Tab.1 Comparison of general data between the 2 groups

三、手术方法

观察组:腰麻生效后,患者仰卧于牵引床,患侧臀部垫高,C 型臂机透视下牵引、内旋、轻微内收闭合复位,常规切口,于股骨大粗隆顶点处行长约 3~4 cm 切口。切开皮下组织及阔筋膜张肌,摸到梨状窝和大转子顶点,在其外侧开口,打入导针,C 型臂机透视满意后,顺导针扩髓。插入主钉,调整角度和深度后连接组件,沿拉力螺钉套筒将导针钻入股骨颈,C 型臂机透视导针位于股骨颈中央;将加压螺钉沿导针打入股骨颈,调整合适的长度后拔出防旋尺,将加压螺钉自拉力螺钉下方拧入,完成加压,透视满意后,锁紧远端锁钉。对照组:手术步骤同观察组。不同的是插入主钉后沿股骨颈方向打入股骨颈螺钉,并敲紧加压,然后拧入远近端锁钉。复位和内固定放置标准[5]:( 1 ) 术中透视及术后正位 X 线片头钉或组合钉位于股骨颈中下 1 / 3 处,侧位 X 线片位于股骨颈中央;( 2 ) 头钉或组合钉深度可至股骨头软骨下骨,TAD<25 mm ( 图 1、2 )。

四、术后随访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指导患者不负重功能锻炼 3 个月,而后负重锻炼。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时间平均( 11~16 ) ( 13.3±2.5 ) 个月,术后 1 周、3 个月和末次随访行 Sander 评分,术后 3、6、12 个月门诊复查X 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和内固定位置,根据正侧位 X 线片测量 TAD 和 Garden 指数。

五、Sander 评分标准 [6]

优:患髋无疼痛,活动度正常,颈干角 120°,下肢无外旋、短缩畸形;良:患髋偶感疼痛;活动度基本正常,颈干角 110°,下肢轻微外旋或内翻,短缩<1 cm;差:患髋疼痛,影响功能颈干角100°,下肢外旋内翻短缩 2 cm。

六、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由第一作者采用 SPSS 17.0 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 表 2 )。

两组术后 1 周、3 个月和末次随访 Garden 指数比较,术前和术后 1 周 Garden 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术后 3 个月和 1 年观察组正侧位 Garden 指数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 表 3 )。

表2 两组术中一般情况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Tab.2 Comparison of general conditions and fracture healing time between the 2 groups

表3 两组术前、术后 1 周、3 个月和末次随访 Garden 指数 ( ° )Tab.3 Preoperative, postoperative 1 week, 3 months, and last follow-up Garden Index of the 2 groups ( ° )

两组术后 1 周、3 个月和末次随访 TAD,术后1 周两组 TAD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术后3 个月和 1 年观察组 TAD 小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 表 4 )。

两组术后 1 周、3 个月和末次随访 Sander 评分( 表 5 )。术前两组 Sander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术后 1 周、3 个月和 1 年观察组 Sander 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术后出现1 例泌尿系感染,1 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经治疗后均获得痊愈。本组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0.7 ( 5~12 ) 个月。观察组 1 例出现头钉切出,对照组 4 例出现切出,1 例出现股骨干骨折,2 例出现髋内翻。

表4 两组术前、术后 1 周、3 个月和末次随访 TAD ( mm )Tab.4 Preoperative, postoperative 1 week, 3 months, and last followup tip-apex distance ( mm )

表5 两组术后 1 周、3 个月和末次随访 Sander 评分Tab.5 Sander scores at 1 week, 3 months, and last follow-up for both groups

讨 论

图1 患者,男,63 岁,因外伤致左股骨转子间骨折入院,采用 InterTan 固定 a~b:术前正侧位 X 线片;c~d:术后 1 周正侧位 X 线片,内固定位置良好,骨折对位对线佳,颈干角正常;e~f:术后 3 个月正侧位 X 线片,内固定位置良好,骨折对位对线佳,骨折线模糊,颈干角正常Fig.1 Male, 63 years old,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with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of the left femur due to trauma. Intertan fixation was used a - b: Preoperative AP and lateral views; c - d: AP views 1 week after operation, internal fixation position was good, fracture alignment was good,collodiaphyseal angle was normal; e - f: AP and lateral views 3 months postoperatively. internal fixation position was good, fracture alignment was good, collodiaphyseal angle was normal, fracture line was blurred

图2 患者,女,73 岁,因外伤致右股骨转子间骨折入院,采用第二代 Gammar 钉固定 a~b:术前正侧位 X 线片;c~d:术后 1 周正侧位 X 线片,内固定位置良好,骨折对位对线佳,颈干角正常;e~f:术后 3 个月正侧位 X 线片,内固定位置良好,骨折对位对线佳,骨折线模糊,颈干角正常Fig.2 Female, 73 years old,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with right femoral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due to trauma. Treated with second-generation Gammar nail fixation a - b: Preoperative AP and lateral views; c - d:AP views 1 week after operation, internal fixation position was good,fracture alignment was good, collodiaphyseal angle was normal; e - f: AP and lateral views 3 months postoperatively. internal fixation position was good, fracture alignment was good, collodiaphyseal angle was normal,fracture line was blurred

第二代 Gammar 钉和新一代股骨近端髓内钉InterTan 是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方法,尤其对外侧壁不稳定型骨折。Gotfried根据股骨粗隆外侧壁的完整性将股骨粗隆间骨折分为 3 种类型[7]:( 1 ) 外侧壁稳定型 ( 对应 AO 分型中1.1~1.3 型及 2.1 型 );( 2 ) 外侧壁危险型 ( 对应 AO分型中 2.2、2.3 型 );( 3 ) 外侧壁破裂型 ( 对应 AO分型中 3.1~3.3 型 )。本研究讨论的主要是后两种类型,对应 AO 分型为 2 型和 3 型。1992 年 Halder[8]首次采用 Gamma 钉治疗转子间骨折,至今第二代Gamma 钉应用最为广泛。与第一代产品相比,第二代 Gamma 钉主钉和拉力钉直径更细,骨质丢失更少,也更适合国内人群的股骨形态。虽然其疗效获得了初步认可,但很多文献均报道其术中出现了医源性骨折,尤其是股骨外侧劈裂骨折。研究表明[9],Gamma 钉适用于反斜行骨折、伴股骨外侧壁骨折、延伸至转子下的骨折,即不稳定型骨折。而且第二代髓内钉中的加长型将动力髋与髓内钉技术相结合,依靠粗大的髓内钉固定骨折,恢复髋关节正常角度,固定物在髓腔内更靠近负重力线[10]。Gammar 钉和 PFNA 都属于单头钉设计,容易发生切割,2005 年 Seyhan 等[11]设计出了 InterTan。InterTan 在头钉设计上采用平行双钉设计,采用 Z 字型效应联合交锁,主钉近端为楔形,冠状面直径为16.25 mm,矢状面直径为 15.25 mm,横截面采用梯形设计,同时将近端外翻角从 PFNA 的 5° 改为 4°,以降低插入过程中近端纵向骨折的发生率;同时与 PFNA 和 Gammar 钉相比,InterTan 主钉上的拉力螺钉孔适当下移,降低了螺钉向上切割脱出的发生率,这些力学性能的改进可有效提高抗旋转稳定性,同时对骨折块间进行适当的加压[12-13]。

很多文献都对第二代 Gammar 钉,InterTan和 PFNA 的临床疗效进行了比较。Seyhan 等[14]对60 例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研究发现,与 PFNA相比,InterTan 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和抗压缩性能。Huang[15]比较了 PFNA 和 InterTan 的力学性能和临床疗效,结果提示与 PFNA 相比,InterTan 的截面近梯形设计,使其在股骨近端区域的固定更牢,同时具有横向应力和支撑功能,具有较高的抗旋转稳定性。在固定股骨头时,在抵抗竖向和纵向位移方面,InterTan 比 PFNA 内固定更为有效。此外,InterTan 的抗扭转力比 PFNA 高 27%~30%,再次证实其具有较高的抗扭转性能。本研究结果提示,末次随访 InterTan 组股骨头颈 Garden 指数高于 Gammar 钉组,尤其表现在正位上。说明 Gammar钉组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髋内翻。同时也导致髋关节功能评分上的相应差异。TAD 的概念是 1995 年由Baumgaertner 等[16]提出的。术中螺钉尖应距股骨头软骨下 5~10 mm,TAD 应控制在 20 mm 内。研究发现 TAD 值为 45 mm 时拉力螺钉切出股骨头的概率高达 50%,当 TAD 值 为 12~25 mm 时,拉力螺钉切出股骨头发生率为 0[17]。本研究结果提示:对照组共有 4 例出现拉力螺钉切出,其 TAD 值均>25 mm,观察组仅 1 例出现切割,与文献报告一致[18]。研究也发现[19],在股骨外侧壁不完整的情况下,髋内翻力量增大,螺钉切割股骨头,易导致头钉切出,内固定失败。本研究中发现对照组头钉切出率较对照组高,这与对照组尖顶距增大有关。从 TAD 的随访观察中可以发现,两组随时间延长,TAD 均有所增大,但观察组末次随访 TAD 明显小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 TAD<25 mm,而对照组>25 mm。InterTan 抗弯能力更高,防切出效果明显。本研究同时对两组的术中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提示,InterTan 手术时间略长,术中出血量略多,可能与手术操作相对复杂,操作较不熟练有关。在骨折愈合时间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种髓内固定方式对转子间骨折的愈合时间不产生明显影响。马彦成等[20]采用 InterTan 和 DHS 治疗粗隆间骨折,结果发现 InterTan 钉平均手术时间仅为41.6 min,与本研究存在较大差异,这与 InterTan 在置钉过程中操作比较复杂有关。

在外侧壁不稳定型骨折中,由于外侧不完整,而内侧骨块相对完整,因此在扩髓时常常会出现进钉点偏外现象。所以在手术中选择进针点就尤为重要,手术选择大转子顶点偏内和前后中点作为进钉点,在扩髓的同时将套筒推向内侧,以确保扩髓后进钉点不会外移,降低术后发生股骨干骨折和复位不良的风险。笔者采用 InterTan 治疗外侧壁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随访中除 1 例因不适当下地活动出现头钉切割外,其他患者均未出现头钉切出、退钉、主钉断裂、股骨颈短缩、髋内翻、主钉远端股骨干骨折、骨折不愈合、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可以认为 InterTan 的稳定性较高,在操作正确熟练的前提下,这些差别无疑是与内固定系统的生物力学性能密切相关的。

猜你喜欢
稳定型线片股骨颈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体检要不要拍胸部X 线片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32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对慢性稳定型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3枚空心加压螺钉在股骨颈截面的位置分布
治疗Pauwels Ⅱ型股骨颈骨折,股骨颈系统(FNS)比Hansson钉稳定性更好、固定更可靠
股骨干粉碎性骨折内固定术后延迟愈合1例
人工智能在人工膝关节翻修术前根据影像学资料识别假体的应用
不同术式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颈骨折临床研究
参松养心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慢性失眠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