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琴演奏中的音色分析

2019-05-24 14:20汪淑玲
戏剧之家 2019年8期
关键词:扬琴演奏

汪淑玲

【摘 要】扬琴作为一种国外引进的乐器,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经能够很好地融入到我国的民族音乐中来,扬琴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音色,但是这种音色的表达需要有一定的演奏方法以及深厚的艺术修养。

【关键词】扬琴;演奏;音色分析

中图分类号:J632.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08-0065-01

扬琴已经成为了我国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民族乐器,在民间音乐的演奏过程中起到了支柱作用,这种乐器的演奏方法跟打击乐非常类似,在击打时能够发出特别的音色。当前阶段,扬琴在我国已经派生出了地方特色的演奏,如广东扬琴、东北扬琴等流派,对我国的民族音乐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纯净透彻的音色标准

对于众多乐器来说,纯净都是一个通用的基本标准,但也是一个非常难实现的音色标准,因为对于扬琴来说,琴弦的分布面积较广,其中琴竹交错的轨迹变化万千,稍有不慎就可能触碰到其他的琴弦厚实琴码上,除此之外,扬琴是平面张弦的乐器,因此在基本音振动时不但会引起共鸣箱的共振,同时其他频率倍数的弦也会产生一定的共振,这种振动的余音较长,因此基音稍有不准,就可能引起不和谐音的联动。想要实现纯净的音色表达,就必须要解决这一问题,从准确的点入手,换句话说,就是要在演奏构成中将琴弦上的击弦点和琴竹上的击弦点控制精准。一般来说,琴竹的弦出点在琴竹的中间靠后位置,整个琴竹的长度大约为32公分,竹身的宽度为1公分,并且整体呈现前窄后宽的特点,平均宽度为0.5公分,而琴竹头长大约为3.5公分,厚度仅为0.1公分,高度为0.9公分,因此在进行琴弦运动的过程中,琴竹头的惯性作用并不明显。但是,如果琴竹的触弦点太过靠前或是太过靠后,都会容易触及相邻的琴弦,并且音色的表达也会过于厚重或是过于轻巧,根据反复的实验表明,只有在四成处触弦才能够达到最佳的音色表达效果。然而,琴弦上击弦点的最佳位置一般分布于有效全长的七分之一和九分之一处,这是因为琴弦的振动除了会在全振时产生较大的基础音色之外,在弦长的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和四分之一处都会在不同程度、不同滞后时间后产生泛音,这些音色叠加在一起,成为一个复合音,但是七分之一和九分之一处产生的泛音分别是在基音基础上的小七度和大二度,是基音的不和谐音,因此在这两处进行琴弦的敲击可以消除不和谐的振动,从而提高音色的纯净度。一般来说,九分之一处是更为常规的击弦点,能够做到有力、明亮的音色表达。

二、明亮圆润的音色标准

扬琴演奏的明亮是根据相对性来表达的,例如,在我国的四川扬琴和江南丝竹的演奏中,扬琴的明亮程度就有一定的差异,并且在武曲和文曲的表达上,也存在明亮力度的不同,因此音色的明亮度应该要根据实际演奏的乐曲风格、内容以及流派进行相应的调整。在明亮度的把握上,很大程度取决于击弦的工具,也就是琴竹头,其宽窄、厚薄以及轻重,甚至是所包的胶皮的松紧度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在实际演奏过程中,一般不会对琴竹头的轻重和宽窄进行调整,只是在选择琴竹的时候适当注意,但是胶皮的松紧程度则是需要着重注意的,如果胶皮过紧,琴竹头上的胶皮就会变薄,能够减少其与琴弦的接触面厚度,音色就会变得较为明亮。而圆润的表达,扬琴作为击弦乐器来说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优势,但还是需要在击弦发音的那一瞬间进行控制。可以说,音色圆润与否是在人体动能的控制下进行琴弦与琴竹的相互作用,这个瞬间既包括了琴竹对于弦产生的作用力,也包括了琴弦对于琴竹的反弹作用力,只有演奏者解决了这两者之间的问题,才能够有效提高扬琴音色的圆润程度。

三、追求独特的音色表达

每一位演奏者都想要追求自己独特的扬琴演奏音色,想要做到這一点,就必须要挖掘扬琴中各个音色之间的关系,在这一基础上才能够表达出属于自己的独特音色。每一个音符之间都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并且音色并不是机械化、固定的,而是根据乐曲的内容和需要,在速度、力度方面进行技巧性的转变,轮竹的密度和长短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音色效果,这里的音色效果已经不是单纯依靠某一项技术性动作,而是转变为了表现手法,想要创造出不同风格的音乐,就需要演奏者塑造良好的音乐形象,加强乐曲在不同方面的表现力,在演奏中根据自己对于乐曲的理解和情感变化,从不同的曲风和演奏技巧的角度进行调整,这样的扬琴演奏,才能够展现独特的乐曲魅力,增强感染力,为扬琴的音色赋予一定的生命情感,创造出独特的音色,这种技术与艺术上的交融和结合,才是进行扬琴演奏和音乐表达的最终目标,也是最高的技术要求。

总之,在扬琴的演奏过程中,想要展现扬琴的魅力,不仅要加强自身的演奏技巧,进行刻苦练习,更重要的是要赋予扬琴演奏一定的表演力和感染力,将情感与音乐表达结合在一起,这才是演奏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刘晓琨.浅析扬琴在山东琴书中的伴奏作用——以《梁祝下山》为例[J].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7,(4):116-119.

[2]杨海.关于对扬琴演奏艺术的几点思考[J].参花,2018,(20):139.

猜你喜欢
扬琴演奏
应用于合重奏的扬琴音域介绍
浅析中国扬琴乐器改革历程
我与扬琴协奏曲《凤点头》的“缘”
从“洋琴”到“扬琴”——探究民族乐器扬琴的中国化演变
扬琴的传入与流变探析
浅谈扬琴演奏技法的创新与传承
钢琴教学与演奏的唯物辩证法思考
钢琴教学中的作品分析
提升小提琴音准能力的重要性及方法探讨
略谈钢琴演奏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