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职艺术教育中的长效发展机制研究

2019-05-24 14:20杨莹刘媛媛蔡毅周雄平
戏剧之家 2019年8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杨莹 刘媛媛 蔡毅 周雄平

【摘 要】为了适应当代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艺术教育开始引进和推行相关的“非遗”文化课程内容,力求展现自身的专业特色,培养综合技能与人文关怀并重的高素质人才。本文将以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潮阳英歌在汕头职业技术学院的艺术教育教学实践为例,尝试性地为“非遗”文化在高职艺术教育中的长效性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高职艺术教育;潮阳英歌;长效发展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08-0157-02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代代相传的并被看作是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表现形态,也包括与之相关的具体实物和文化场所。在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特别强调,要建立科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鼓励代表作传承人(团体)进行传习活动,通过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传承后继有人。

近年来,全国各地政府、机关、学校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重视程度稳步提升,纷纷开展了与“非遗”项目相关的文艺比赛或展演、举办了针对“非遗”项目的民俗展览、开设了免费的“非遗”项目文化学习班,等等。相关的纪录片、电影、微电影等也通过各类网络传播平台向人们展示了“非遗”中深厚的文化底蕴。新闻媒体也在进行大力宣传,对“非遗”的传承和发展工作起到了积极的舆论引导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科学知识、工艺技能、伦理道德和审美情趣等,是重要的教育资源,特别是蕴含了爱国主义情怀、创新精神、审美意识等。

作为我国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的重要人才供给,高等职业技术人才是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他们对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们在今后各自的工作岗位和社会生活中的表现,更是与整个社会的物质文明发展和精神文明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个人素养的双重责任,在强调提高职业技能水平的同时,也重视对高职生们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高职院校如果能有效地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包含的教育资源,并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价值,这样既能响应国家传承和发扬珍贵“非遗”文化的号召,又能通过学习“非遗”文化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个人素养和综合素质,同时也展现了高职院校自身的办学特色,与当地文化资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因此,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在艺术教育方面开始引进和推行“非遗文化”的相关课程内容。在展现高职院校自身办学特色的同时,力求培养职业技能与人文关怀并重的高素质人才。

纵观全国高职院校,在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高职艺术教育课堂,发挥其教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工作中,也有不少实际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如: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何合理有效的将“非遗”转化为艺术教学资源,等等。本文将以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潮阳英歌在汕头职业技术学院的艺术教育教学实践为例,尝试性地为“非遗”文化在高职艺术教育中的长效性发展提供几点建议。

第一,增近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将被动学习转化为长远的人文情怀。“潮阳英歌”作为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至今还能在广东潮汕地区的大型民俗活动中看到其活跃的身影。尽管“潮阳英歌”在祖辈父辈中有着较高的“传唱度”,但对于90后、00后的高職生来说是越来越陌生了。以汕头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体育系的学生为例,我们在艺体系推行“潮阳英歌”非遗类课程前,随机抽取了200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不容乐观。其中有57.4%的学生表示对潮阳英歌并不了解而且兴趣不大;有13%的学生对参与相关的艺术教学活动持观望态度。虽然说高职院校的学生对家乡”非遗”传统文化的理解应该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但实际上学生们在接受“非遗”特色艺术教学内容的时候,普遍存在被动式学习的问题。学生学习“非遗”课程不是由兴趣出发,而只是单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教学任务。

根据前期学情现状分析,针对学生们对“非遗”文化的距离感,教学研究团队从“如何走近非遗文化,使非遗文化与我们零距离”入手,在实施具体教学活动前,制定了一系列相关交流活动。如:组织学生参观汕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与汕头市群艺馆“非遗”项目的负责人和“非遗”传承人面对面交流等。在活动中,学生们对“潮阳英歌”的棍花技法、锣鼓演奏和脸谱服饰产生了兴趣并进行了模仿,一改之前对“非遗”文化的冷漠态度。通过对“非遗”文化的深入了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接下来教学环节的推进和使学生们得到更好的艺术审美体验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第二,发挥高职院校的优势,充分利用“非遗”文化的教育价值,让“非遗”走进多学科、多专业的课堂,让各学科之间相互影响,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研究氛围。一般来说,高职的艺术教育门类丰富、综合性强,加上高职生在实践能力上的优势,更能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带来较大的发展。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有相当一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横跨若干艺术领域。但是大多数高职院校对 “非遗”艺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往往都是单线条模式,将其单独归纳到舞蹈、音乐、美术、戏曲等某一门类之中。如果对一个综合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充分的课程资源开发,在不同的艺术学科同时进行教学推广和交流活动,势必更能营造出浓郁的“非遗”坏境。

广东潮阳英歌横跨了舞蹈、潮州音乐、服装设计、脸谱化妆、戏曲等专业领域,是一种综合性的民间广场舞蹈。汕头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体育系将潮阳英歌的艺术课程教学实施在舞蹈、产品设计、音乐三大专业门类中。充分开发了潮阳英歌的舞蹈动律、潮州锣鼓和脸谱化妆方面的艺术教育资源,同时在《舞蹈》《色彩》《民乐》三门专业课程里进行了有关潮阳英歌的教学实践。在《舞蹈》课程中,从“棍花”的基本技法入手,结合英歌的手、眼、身、法、步进行组合训练,使学生掌握潮阳英歌的舞姿动律和动作特点。在《色彩》课程中,对潮阳英歌脸谱化妆的实例进行特点分析,尝试着绘制英歌脸谱并进行分析评比。在《民乐》课程中,以潮阳英歌的音乐伴奏——潮州大锣鼓为主要训练课程,以小乐队的形式学习潮阳英歌锣鼓等主要乐器的演奏方法和特点。随着“非遗”课程的推进,学生们越来越熟悉潮阳英歌,能在课后顺利开展学习讨论活动。

第三,组织学生定期举行艺术成果展示,深化学生的艺术情感体验,让“非遗”文化在高职艺术教育中不断深入发展。在一系列的课程学习结束后,教师们将三门课程的教学成果和学生作品进行汇总,把脸谱、锣鼓演奏、舞蹈表演相融合后进行综合性展现:带着产品设计专业的学生们自制的道具脸谱,随着民乐专业学生们潮州大锣鼓的伴奏;舞蹈专业的学生们打起英歌舞来……在参与学习和汇演的过程中,同学们全方位了解了这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了集体荣誉感和对本土文化的自豪感,为潮阳英歌在汕头职业技术学院的长远推广和传承起到了积极作用。

第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职艺术教学中的不断发展与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蕴含的文化基因、表现手法、造型手段、构成观念等,为学生的艺术创新提供了更丰富、更民族化、更具特色也更具有普世价值的创作形式与理念。在尊重文化习俗的同时,汕职院的师生也尝试着对潮汕英歌舞进行适当的改良和创新,如将游行形式的舞蹈表演进行舞台化的呈现;将传统的英歌伴奏锣鼓进行改编,使其更具有丰富的变化;将一次性的脸部面谱绘制为成品脸谱,可反复利用佩戴,等等。

“在这样一个文化多元的时代,只有拥有自己独特文化和艺术的民族,才有资格在未来世界文化多元格局中占据一席之地,才能成为全球多元文化中的一元。”高职院校的艺术教育也应该依托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利用自身优势培养利于“非遗”项目成长的土壤,担任起传承和发展的重任。

猜你喜欢
非物质文化遗产
现今社会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探索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