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类核心期刊微信公众平台建设研究

2019-05-24 14:20王勇程江涛
戏剧之家 2019年8期
关键词:出版学术期刊微信

王勇 程江涛

【摘 要】以CSSCI(2017-2018)出版类核心期刊的微信公众平台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平台类型及认证、功能栏使用、发文、阅读及点赞情况,并借助NLPIR2016汉语分词系统对2017年1-3月出版类核心期刊的标题进行文本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出版类核心期刊微信推文都能紧扣学科特点,但多宏观分析,而不同期刊又有其独特性。同时指出,应用研究不深入、缺乏用户思维是我国出版类学术期刊在微信公众平台运营中存在的两大问题。最后,指出该课程论文研究的缺陷和不足。

【关键词】学术期刊;出版;微信;NLPIR;CSSCI

中图分类号:G2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08-0215-02

一、出版类核心期刊微信公众平台建设和运营情况

通过检索CSSCI(2017-2018)出版类核心期刊,共找到《编辑学报》、《出版发行研究》、《科技与出版》、《编辑之友》、《出版科学》、《现代出版》和《中国出版》七种杂志符合要求。2017年6月6日,通过微信里“添加好友”的“查找公众号”途径,按照其中杂志实名逐条筛查,并添加关注。其中建立微信公众平台的杂志有《科技与出版》、《编辑之友》、《出版科学》、《现代出版》和《中国出版》五种,占出版类核心期刊总数的71.4%。以这5本杂志为研究对象,通过全面浏览各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相关信息,了解其微信建设和运营的基本情况。

(一)公众平台类型和认证状况

五種期刊的平台类型和认证状况,只有《编辑之友》和《中国出版》是服务号类型,也只有这两本期刊有认证。其他均是订阅号,并且没有认证信息。总体来看,出版类核心期刊微信认证水平较低,平台类型多以订阅号为主,这就容易使得公众号的权威性不足,同时也不能使用更多的微信相关服务。有学者指出,学术期刊没有认证的原因多是因为认证流程和手续复杂,而且需要300元的认证费用。笔者看来,学术期刊作为该学科领域的权威呈现,应该选择平台认证,并以此来获得更多的增值服务,这不仅有利于在读者心目中树立权威,每月4条的信息量更能帮助学术期刊更好地筛选精华内容,不至于对读者产生阅读压力。

(二)功能栏使用状况

在功能栏使用方面,订阅号和服务号均可享受功能栏“3*5”的功能矩阵[1],但出版类核心期刊都没能充分利用这一功能。《现代出版》和《出版科学》虽然设置了功能栏,但其没有15项内容,而出版科学的功能栏所列全部是纸质期刊的电子版内容。《中国出版》和《科技与出版》并没有设置功能栏,《编辑之友》则是发布了相关活动的投票。

(三)发文情况

对一篇微信文章来说,一般情况下阅读数是高于点赞数的,但二者之间也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后者大概是前者的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五之间不等。[2]根据统计发现,《科技与出版》的阅读量前20数量以及点赞和阅读量之比分别为5和0.00965,而阅读量前20数量最多的是《编辑之友》,共有12篇,最少的《现代出版》只有1篇,出版类核心期刊的点赞数和阅读量之比远远低于平均水平。在阅读量前20的文章中,《编辑之友》占据了半壁江山,而《科技与出版》也凭借着更文数量的优势,排在阅读量的第二位。《出版科学》则没有文章进入前20。《现代出版》凭借《我的三个导师》一文,就取得点赞数和阅读量之比的第一位,可见,一方面,出版类核心期刊发文的受欢迎程度并不高,另一方面可以看出,受众并不仅仅对学术类的文章感兴趣。

二、出版类核心期刊微信标题文本分析

笔者抽取5种出版类核心期刊2017年1月至3月微信公众平台发布的所有文章标题,共计150篇,并对文章标题进行整理,删去作者名、栏目名称等影响分析结果的部分文字,利用NLPIR汉语语义分析系统,进行标题文本分析。

从总体的标题词频来看,科技、图书、中国、期刊、我国、编辑等出现次数较多,其中“科技”一词的词频受《科技与出版》更文数量较多的影响排在第一位。而从关键词的提取中可以发现,“数字”、“教育出版”、“出版专业”等词汇是标题中所呈现的重点。动词词频分析中,发展、研究、建设等较为宏观的词汇出现频率较高。总体而言,我国出版类核心期刊发文多围绕学科内容和特点,但多宏观内容的推文。

具体到不同期刊,其词频的出现又各具特点。如《科技与出版》的最高词频“科技”,《现代出版》作为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大学”一词是最高词频。而《中国出版》隶属于中国出版集团,因其受政治性影响较大,因此“人民”、“系统”等词频出现较高。而《编辑之友》和《出版科学》则分别在图书编辑及校对和实证研究方面有所侧重。

三、总结

(一)总体特征及差异

总体来看,相比我国学术期刊低于50%的微信平台开通率[3],出版类核心期刊处在学术期刊微信建设的前列。但其并没有达到全覆盖,仍有《编辑学报》、《出版发行研究》没有建设微信平台。另外,从整体阅读量和点赞数来看,其发展并不客观,2017年1月至3月,最高阅读量文章也低于3000点击量,可见其用户覆盖情况较差。

另外,根据标题的文本分析,其多围绕学科发展特点,但多宏观的问题描述和分析。具体来看,不同的出版类核心期刊微信推文各有其侧重点。《编辑之友》侧重图书的编辑、校对等内容;《科技与出版》则多科技期刊相关的文章;《中国出版》多地方性推文;《出版科学》多推送实证研究的文章;而《现代出版》则对大学出版社的内容推送较多。

(二)微信平台建设存在的两大问题

研究认为,应用研究不深入、缺乏用户思维是我国出版类学术期刊在微信公众平台运营中存在的两大问题。一方面,出版类核心期刊对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使用还不够充分,不知道如何合理地对公众平台进行科学运营。其具体表现在对认证的不够重视,以及对功能栏的建设缺乏合理的矩阵安排。同时,应该充分利用后台所提供的用户数据,对其进行充分的了解和分析,从而得出有利于其运营的受众状况。

另一方面,出版类学术期刊在微信运营中普遍缺乏用户思维,这不仅导致低阅读量和低点赞数,更进一步影响自身期刊的品牌建设。具体来看,许多期刊并不重视信息推送的频率、时间,想当然地进行内容的输入,同时,平台中的大多数内容都是从纸质期刊中直接拷贝而来,并没有根据微信平台“浅阅读”以及移动阅读的其他特性进行文本的适当调整,这不仅没有充分发挥微信平台移动优先出版的优势,反而使得其成为纸质期刊的附属品。同时,这些期刊和读者的互动甚少,其功能栏大多数都没有提供“稿件查询”、“投稿要求”、“稿费支付”等用户最为关心的内容,其互联网思维有待加强。

参考文献:

[1]蔡斐, 利用知识服务与知识传播提升学术期刊品牌影响力[J].编辑学报, 2016(03).

[2]程琴娟与闫琼, 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5. 26(4): 第380-383页.

[3]赵文青与宗明刚, 学术期刊微信传播效果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6(06): 第611-616页.

[4]章戈浩, 计算机辅助质化分析与新闻传播研究[J].全球传媒学刊, 2015(01): 第202-212页.

猜你喜欢
出版学术期刊微信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河海大学学术期刊创办百年
微信
微信
微信
虚假学术期刊累及一线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