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霉菌素栓剂与凯妮汀阴道给药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估

2019-05-28 03:48雷洁陈小宁
药品评价 2019年9期
关键词:栓剂念珠菌外阴

雷洁,陈小宁

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日间手术中心,江西 南昌 330006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是指因患者免疫系统出现问题致使外阴阴道受到白色念珠菌感染而引起的一种真菌感染性疾病[1,2]。该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外阴部红肿、灼痛、剧烈瘙痒及阴道分泌物增多等症状,若患者不及时治疗,严重者会出现尿频尿急、坐立不安等情况,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影响[3,4]。当前临床常用光谱类抗菌药物治疗该疾病,但对于使用哪种作为首选药物治疗仍有较大争议,因而本文选取制霉素栓剂、克霉唑阴道片这两种临床常用药物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估,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于2017年04月至2018年0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制霉菌组(45例)、凯妮汀组(45例)。在制霉菌组中年龄最大的研究对象为52岁、年龄最小为24岁,平均年龄为(35.69±2.03)岁;发作次数为2~4次,平均发作次数为(3.25±0.15)次;病程为1~5年,平均病程为(2.36±1.02)年。而在凯妮汀组中年龄最大的研究对象为53岁、年龄最小为24岁,平均年龄为(35.74±2.05)岁;发作次数为2~4次,平均发作次数为(3.20±0.17)次;病程为1~5年,平均病程为(2.40±1.05)年。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发现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具有可比性。

1.2 选入标准 ①对所有患者进行全面的疾病检查后发现其并未患有阴道炎、盆腔炎、膀胱炎等其他疾病;②所有患者均具有一定思考能力、表达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且自我意识清晰;③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者;④所有患者均无药物过敏史。

1.3 排除标准 ①未出现外阴部红肿、灼痛、剧烈瘙痒及阴道分泌物增多等症状患者;②心、肝、肾功能不全或患有免疫系统疾病者;③患有精神系统疾病者。

1.4 方法 制霉菌组给予制霉菌素栓剂[生产企业:意大利多帕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注册证号H20100044,规格:(0.5g+20万IU)×6粒]治疗,患者于每晚睡前将一枚阴道栓放入阴道深部,深度在7~8cm左右,第二天进行阴道冲洗,6d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凯妮汀组给予克霉唑阴道片(生产企业:湖南华纳大药厂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3250,规格:0.5g×2片)治疗,患者于睡前将一片阴道片放入阴道深部,深度在7~8cm左右,一片为一疗程。通常使用1次即可,必要时可在4d后进行第二次治疗。两组患者注意应避开月经期再进行治疗,治疗期间应避免性生活行为、饮用酒精等。

1.5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各项症状和体征改善率、复发率情况。①疗效判定标准:若治疗后患者的真菌检测结果显示为阴性,且在下次月经来前未复发,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为显效;若真菌检测结果显示为阴性,且在下次月经来前未复发,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为有效;若真菌检测结果显示为阳性,或在下次月经来前出现复发情况,临床症状无改善为无效[5]。(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②统计两组在治疗过程中皮疹、灼烧感、瘙痒等不良反应情况及各项症状和体征改善率、复发率情况。

表1 对制霉菌组与凯妮汀组的临床疗效情况进行比较(例/%)Tab1 Comparison of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mouldmaking group with that of the Kenetine group (cases /%)

1.6 统计学方法 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时使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应以(±s)表示,并采用t对其进行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则采用卡方χ2检验,若比较结果显示P<0.05,则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制霉菌组与凯妮汀组的临床疗效情况进行比较从表格1中得知,凯妮汀组的总有效率为91.11%,制霉菌组为75.56%,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说明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2.2 对制霉菌组与凯妮汀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 从表格2中得知,制霉菌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2%,凯妮汀组为4.44%,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说明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2.3 对制霉菌组与凯妮汀组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进行比较 从表格3中得知,凯妮汀组的各项症状和体征改善率明显高于制霉菌组,P<0.05,说明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2.4 对制霉菌组与凯妮汀组的复发率情况比较 从表格4中得知,凯妮汀组的复发率为8.89%,制霉菌组为24.44%,前者明显低于后者,P<0.05,说明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3 讨论

阴道念珠菌病属于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女性阴道反复性炎症感染疾病,念珠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正常情况下其与机体属于共生关系,不会引起疾病。但若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阴道无法启动自我预防机制致使阴道内的念珠菌快速大量繁殖,破坏阴道内菌群平衡,侵犯皮肤和黏膜造成阴道炎症感染,从而影响到阴道正常的生理机能[6]。

表2 对制霉菌组与凯妮汀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例/%)Tab2 Comparison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molds and Kenetine (cases/%)

表3 对制霉菌组与凯妮汀组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进行比较(例/% )Tab3 Comparison of the improvement of clinical symptoms and signs between the molds and Kenetine groups (cases/%)

表4 对制霉菌组与凯妮汀组的复发率情况比较 (例/%)Tab4 Comparison of the recurrence rate of the mould group and the Knetin group (cases/%)

近年来在临床上主要采用广谱抗菌药物治疗阴道念珠菌病,如制霉素栓剂、克霉唑阴道片等药物,直接将其放入阴道内,直达病菌感染部位与真菌相结合改变其通透性、破坏其菌体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但因该疾病具有易反复发作性,致使该疾病治疗过程较为艰难[7]。女性若在患病后若未能及时缓解控制自身症状与体征情况,让其病情深化发展,反复发作引起外阴阴道念珠菌感染会对女性生育功能及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8]。因而临床上如何有效提高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效果、降低复发率已为当下医务工作者的重要研究任务之一。在本文结果中,凯妮汀组的总有效率为91.11%,制霉菌组为75.56%,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凯妮汀是临床上新兴的主要用于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药物之一,主要成分为克霉唑等,克霉唑可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膜上麦角固醇的生物合成,影响其正常代谢过程,致使真菌的结构与功能受损,阻断病菌的生长与繁殖,降低再次感染复发的可能[9]。如本文结果中,凯妮汀组的复发率为8.89%,制霉菌组为24.44%,前者明显低于后者,P<0.05。因凯妮汀还可通过局部阴道用药由阴道黏膜渗入,将药性充分发挥直达感染病灶,直接抑制了真菌的活性氧化酶,引起病菌细胞聚集产生变性,导致病菌凋亡、坏死,从而达到治疗的作用,将对阴道的伤害降至最低。该药物因使用简单、隐私性高、毒副反应较小而在临床上受到广泛使用[10]。如本文结果中,制霉菌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2%,凯妮汀组为4.44%,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表明采用凯妮汀阴道给药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制霉菌素栓剂。而制霉菌素栓剂是一种多烯型抗真菌药物,对念珠菌属的抗菌活性高,可与真菌细胞膜上甾醇结合,改变其通透性,导致真菌细胞的重要内容无漏失进而发挥抗菌功能,但因其临床疗效一般且不良反应较大,改善症状功能较差,因而未能达到临床理想要求[11,12]。如本文结果中,凯妮汀组的各项症状和体征改善率明显高于制霉菌组,P<0.05,表明采用凯妮汀阴道给药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各项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制霉菌素栓剂。

综上所述,制霉菌素栓剂与凯妮汀阴道给药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皆具有较好疗效,其中相较于制霉菌素栓剂,凯妮汀的临床疗效明显更佳、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改善临床症状效果更明显、复发率更低、安全性更高,与制霉菌素栓剂相比凯妮汀具有较大治疗优势。

猜你喜欢
栓剂念珠菌外阴
4种抗真菌药物对近平滑念珠菌复合群的体外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论少见念珠菌在口腔念珠菌感染病例中的分布及其致病性
广州地区生殖系统念珠菌病的菌型及其体外药敏结果分析
“难言之隐”的针对性治疗方法
老年患者导尿管相关念珠菌泌尿系感染菌株分布及药敏分析
阴道栓剂使用7技巧
?五个外阴小常识
外阴发痒可不应忽视
栓剂用药,姿势不同
外阴有了白斑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