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磁共振成像评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价值分析

2019-05-31 09:43姜学正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12期
关键词:磁共振直径乳腺

姜学正

(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 山东 烟台 264000)

引言

乳腺癌为乳腺疾病的一种,是女性常见疾病之一,随着理化因素的不断增加,比如环境污染等,乳腺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且趋向于年轻化。同时,乳腺癌患者的发病率也逐年上涨,给人们带来恐慌的情绪,但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法的出现,为人们燃起了新的希冀。而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还未可知,因此诸多应用磁共振成像评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价值分析正在进行,此次笔者针对此进行全面报道,主要目的为临床提供参考,具体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择2017年2月—2019年2月于我院中治疗乳腺癌的88例患者,对其新辅助化疗前后分别进行MRI 检查,并记录好检查指标。研究主体皆为女性患者,年纪最小24岁,最大69岁,平均年纪为(33.25±8.34)岁,病灶直径最小11mm,最大90mm,平均直径(28.15±3.84)mm。

1.2 方法

合理应用超导磁共振机,乳腺癌患者把乳腺垂悬到线圈中,保证俯卧位。应用TR/TE=4.1ms/1.9ms 的磁共振乳腺体积成像技术与B=100横轴位弥散加权成像动态加强扫描,扫描前后连续进行九次的采集,以每秒2毫升的速度注射造影剂。患者病灶体积用3径乘积a×b×c表示显示,而直径用最大径表示。TIC类型结合临床分类标准判定。

1.3 评价指标

第一,对比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的ADC值与病灶大小;第二,对比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的TIC类型。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7.0数据统计软件对患者有关数据进行分析,采用(n,%)形式表示定性资料,采用χ2检验方法对两组患者之间的组间率进行比较。P<0.05表明患者有关数据表现出的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的ADC值与病灶大小

通过数据可知,乳腺癌患者化疗后的病灶大小明显小于治疗前P<0.05,而治疗后ADC值显著提升P<0.05,详见表1。

表1 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的ADC值与病灶大小比较(±s)

表1 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的ADC值与病灶大小比较(±s)

组别 例数 直径 体积 ADC值化疗前 88 27.31±13.17 16475.65±2345.11 0.87±0.15化疗后 88 13.42±6.15 5412.74±1421.14 1.14±0.24 t值 6.412 36.478 6.475 P值 0.000 0.000 0.000

2.2 对比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的TIC类型

通过数据可知,I类型患者占比明显加大P<0.05,Ⅲ类型患者占比显著加大P<0.05,有Ⅲ类型向I类型转变的趋势,详见表2。

表2 对比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的TIC类型[n(%)]

3 讨论

乳腺癌为乳腺疾病的一种,是女性常见疾病之一,随着理化因素的不断增加,比如环境污染等,乳腺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且趋向于年轻化,病因还未可知。磁共振成像为一项在磁场作用下产生的检查技术,由体内物质向环境辐射产生信息实现的。利用其对乳腺癌患者治疗情况进行检测,图像能够精准的显示病灶变化,且将ADC值显示出来,以便临床分类与病情诊断。新辅助化疗为一种高效的治疗方法,其能够消灭转移细胞,缩小肿块,便于后期手术。此次研究结果显示,通过数据可知,乳腺癌患者化疗后的病灶大小明显小于治疗前P<0.05,而治疗后ADC值显著提升P<0.05。通过数据可知,I类型患者占比明显加大P<0.05,Ⅲ类型患者占比显著加大P<0.05,有Ⅲ类型向I类型转变的趋势。

总之,应用磁共振成像评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能够将乳腺癌病灶的TIC 类型、 ADC类型、体积、直径全面显示出来,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提供参考条件,为一种高效的评估手段,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猜你喜欢
磁共振直径乳腺
乳腺结节状病变的MRI诊断
各显神通测直径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山水(直径40cm)
体检查出乳腺增生或结节,该怎么办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爱虚张声势的水
预爆破法处理大直径嵌岩桩桩底倾斜岩面问题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得了乳腺增生,要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