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学笃用新《条例》 严把选人用人关
——九市(州)、贵安新区党委组织部部长(党工委政治部主任)谈学习体会

2019-06-03 06:11付松
当代贵州 2019年15期
关键词:政治素质选人用人

切实提高分析研判和动议工作质量

王华平

(贵阳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

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调整充实了“分析研判和动议”环节,把分析研判作为动议的前置环节,使动议更加丰富、具体、细化,进一步优化了选拔任用程序,强化党组织的领导把关作用,推动组织人事部门把更多精力放到研究班子、研究干部、研究队伍建设上,有利于提升干部选拔任用的精准性和科学性。

贵阳市将学习贯彻新修订的《条例》作为当前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实施干部监督管理“探照灯”工程,在“三重”工作中主动跟进调研分析研判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运行和履职情况;围绕全市高标准要求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长远需要,开展优秀干部专项调研分析,了解掌握一支1800余人的优秀干部队伍;运用贵阳市干部选任大数据系统,综合对比干部各项信息,常态化做好干部队伍综合分析研判。

综合运用年度考核、专项考核、审计、巡视巡察以及民主生活会等,经常性、近距离、有原则地接触干部,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地了解干部,切实提高分析研判和动议工作水平,努力提升选人用人质量,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为推动贵阳高标准要求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骨干支撑。

用好选人用人政治标尺

汪海波

(遵义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

新修订的《条例》指出:“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政治标尺是选人用人的第一标尺。

透彻把握政治标尺。按照领导干部细读熟知、组工干部研读精通、党员干部通读知晓的标准,将《条例》纳入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和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培训的重点内容;对全体组工干部开展普遍轮训,教育引导其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条例》精准贯彻落实到位。

精准对标政治标尺。认真贯彻新时期好干部标准,特别是将政治标准有机融入遵义选、育、用、管、带“五位一体”好干部工作机制,强化对干部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等方面的深入考察考核,将党员干部执行党的组织生活制度情况纳入考察内容,将干部政治日常表现情况纳入实绩纪实档案。坚持“首关不过,余关莫论”,对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坚决不列为考察对象。

善于运用政治标尺。将政治标准落实到分析研判和动议、民主推荐、考察、讨论决定、任职五个环节,制定出台以正负面清单为主要内容的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识别和评价办法,着力建设政治过硬、本领高强、识人精准的专家型考察员队伍,真正把好干部识别出来、使用起来。

切实画准干部政治画像

瓦标龙

(六盘水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

中央新修订的《条例》,鲜明立起选人用人政治标尺,强化政治把关,坚决把政治过硬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

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在标准上凸显政治要求,把牢干部德才素质“硬杠杠”,细化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考核办法,真正见人见事见思想,从源头上把好“入口关”,从政治上保证“质量关”,把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自觉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

坚持把政治素质考准考实。在识别上突出政治素质,建立健全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识别和评价机制,逐条逐项列出政治素质正反清单,把政治素质作为首要标准贯穿分析研判和动议、谈话调研推荐、考察谈话等环节,鲜明亮出政治素质标尺。强化任前考察、年度考核、专项考察、日常考核,把“一时”与“一贯”、“听其言”与“观其行”、“实绩”与“失误”结合起来,加强综合分析研判,从细节、日常、大事全面了解干部政治素质,切实画准干部政治画像。

坚持把政治审核贯穿始终。在把关上严守政治规矩,前置“凡提四必”,在提名、推荐、考察、讨论、公示、试用“六个环节”,加强与纪委、巡察、检察等部门的沟通,严格“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不得列为考察对象。在现有廉政鉴定的基础上,推行单位党委(党组)政治鉴定,对政治上不合格的实行“一票否决”,已经在领导岗位的坚决调整。

坚决杜绝政治上的“两面人”

黄家忠

(安顺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

新《条例》之新,新在政治标准。政治标准,既是选拔任用干部的第一标准,也是确保干部对党忠诚老实的“硬杠杠”。

在选拔任用干部时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考察,深入考察领导干部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等。在选拔任用干部时要有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善于综合运用廉洁自律征求意见、个人事项报告查核、信访举报线索、巡视巡察、审计等方面结果,强化组织对领导干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的把握,坚决杜绝政治上的“两面人”。

选出符合政治标准的领导干部,需要用严格的程序确保选准考实。要把好动议关,在分析研判和动议环节,要提前核查有关事项,既掌握“8小时之内”,也了解“8小时之外”;要把好考察关,树起鲜明政治标尺,既要注重通过个别谈话和正反向测评听真话、察秋毫,还要注重与考察对象的面谈识秉性、查端倪,选准考实干部;要把好任免关,彰显政治担当,严格执行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等制度,严格执行“凡提四必”“双签字”制度,开展巡视选人用人专项检查,对廉政上有问题的实行“零容忍”。

贯彻落实新《条例》,安顺市各级组织部门要承担起政治责任,从源头上保证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质量,织密织牢制度笼子,净化政治生态,纯洁干部队伍,让选出来的干部组织放心、群众满意、干部服气。

风清气正保政治生态山清水秀

石永忠

(毕节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

千秋大业,贵在用人。新修订的《条例》,把党管干部原则贯穿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明确了干部选拔任用的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充分吸收近年来干部工作中的经验做法,进一步改进方式、完善程序、提升效能,为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提供了更加有力的制度保证。《条例》中增加“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不得列为考察的内容;改进民主推荐方式,将“个别谈话推荐”改为“谈话调研推荐”;明确换届时先进行谈话调研推荐再组织会议推荐等。这些变化,更有利于发挥党组织的领导和把关作用,更有利于准确了解干部群众真实意见,更有利于避免拉票贿选等行为的发生。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毕节市将在三个方面狠下功夫:一是在学懂弄通上狠下功夫。把学习《条例》纳入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和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培训的重点内容,通过开展专题讲座、集中学习研讨、个人自学等方式,加强对组织人事干部的教育培训,做到学深学细、学以致用。二是在选优配强干部上狠下功夫。围绕脱贫攻坚中心任务,注重在脱贫攻坚基层一线选拔干部、在优秀的青年干部中选拔干部、在工业园区和经济开发区等经济一线选拔干部,为毕节打赢脱贫攻坚战、建设新发展理念示范区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三是在严格执行上狠下功夫。严格按照《条例》规定的原则、标准、程序、方法选人用人,做到从严审核把关、从严加强监督、从严追究责任,不断净化选人用人风气,以用人环境的风清气正促进政治生态的山清水秀。

严把政治标准这条“硬杠杠”

赵继红

(铜仁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

贯彻执行新《条例》,就要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从严守好这条“硬杠杠”。

严把政治标准,要看准政治忠诚。政治忠诚是党员干部应当具备的基本政治素质,是彻底、无条件、不掺任何杂质的。选拔任用干部,必须看准政治忠诚。要通过谈心谈话、工作调研、年度考核、民主生活会、集中教育等方式,察看干部是否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是否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事业,做到以言察政、以行观政、以事验政。

严把政治标准,要检验政治担当。要把领导干部执行落实上级决策部署情况作为检验是否具有政治担当的“试金石”,引导其勤于履责、勇于担责、敢于负责,主动接受党交办的急难险重任务,在敢于担当中历练提高,在真抓实干中建功立业,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当前,就要主动扛起脱贫攻坚这个政治任务,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展现政治忠诚,用脱贫成效书写政治担当。

严把政治标准,要强化政治考察。要把政治考察摆在干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健全干部政治考察制度,积极探索务实管用的办法措施,使政治考察具体化、有界定、可落实。要健全完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分析研判办法,探索建立干部政治素质档案,把干部的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真正考察识别出来。在考察环节上要严格组织把关,坚决防止“带病”干部蒙混过关。

树立鲜明选人用人的基层导向

王勋国

(黔东南州委常委、州委组织部部长)

新修订的《条例》规定:“树立注重基层和实践的导向,大力选拔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作为组织部门,必须更加注重从基层一线选贤任能,为党和人民事业选好人用好人。

做好“慧眼识人”文章,把基层好璞玉“选出来”。坚持在一线考察识别干部,从基层干部群众的评价中了解干部,从干部的工作实绩中掌握干部的能力、特长,通过多角度多方位全面了解考察干部,把信念坚定、能力出众、实绩突出、群众认可的基层干部纳入组织视野。动态建立优秀基层后备干部库,进一步畅通渠道让更多优秀基层干部到重要岗位上去工作,逐步形成来自基层一线的党政干部培养链、成长链和选拔链。

做好“育种墩苗”文章,把基层好苗子“育出来”。坚持把一线作为历练干部的“主战场”,健全从基层一线选拔任用干部和将机关干部下派到基层一线实践锻炼的良性互动机制,深入推进干部素质提升工程,深化“万人培训计划”,全面提升干部能力水平。

做好“拔犀擢象”文章,把基层好干部“用起来”。坚持把基层作为选拔干部的“主阵地”,更加注重工作实绩和基层工作经历,对扎根基层的干部要优先提拔使用,新提拔进入县乡党政领导班子和县直部门班子的,优先考虑在脱贫攻坚一线岗位表现突出的干部。加大从脱贫攻坚中表现优秀的村干部、大学生村官、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中招录公务员工作力度。

以政治担当作为导向选人用人

郑建国

(黔南州委常委、州委组织部部长)

政治素质是干部的第一素质,责任担当是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中央近日印发的新修订《条例》,凸显了讲政治、重担当的选人用人鲜明导向,为我们选好干部提供了基本遵循。

贯彻新《条例》、选出好干部,是组织部门固有的政治担当。黔南州将把政治标准和担当作为要求贯穿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一方面,用“政治标准”统领干部工作。一是突出政治能力抓培训,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增强政治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不断提升干部政治能力;二是严格政治要求抓考评,将政治素质纳入干部考评重要内容、细化为领导干部行为特征,切实考准考实;三是紧扣政治标准抓选用,运用干部政治考评成果,画好政治画像、建好政治档案,严把政治关口,大力选拔政治过硬的干部。

另一方面,以“担当作为”导向选人用人。一是注重教育引导干部愿意担当、争相担当、善于担当、敢于担当、乐于担当,坚持好干部标准,树立新时代黔南“五用五不用”选人用人鲜明导向;二是坚持向实绩突出地方和单位倾斜,向基层特别是脱贫攻坚一线倾斜,大力选拔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三是坚持“三个区分开来”,为担当的干部担当,更好地激励干部干事创业、拼搏进取。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黔南州将以强烈的政治担当,扎实抓好学习宣传,结合新《条例》的新要求,研究落实新举措,不断提升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质量,为全州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确保干部顶得上、打得赢、靠得住

顾先林

(黔西南州委常委、州委组织部部长)

新修订的《条例》推进了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夯基垒台、立柱架梁”,是做好新时代干部选拔作用工作的基本遵循。我们坚决深入贯彻落实《条例》,全面提升黔西南州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质量水平。

狠抓学习培训,致力增强执行《条例》政治自觉。将《条例》作为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各级干部教育培训、“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及时制定具体学习培训方案,依托新时代学习大讲堂等载体,采取专题培训、集中学习讨论等方式,使全州各级领导干部学深学透、了然于胸。

狠抓贯彻落实,致力推动干部工作高质量发展。全州组织部门始终坚持目标、问题、责任和结果“四个导向”,以实施组织工作“九项提升行动”为抓手,深度聚焦脱贫攻坚,落实党管干部原则,深入实施“干部选任基础工作”和“干部管理考核”两项提升行动,围绕“减贫摘帽”、易地搬迁等重点任务考核干部,完善《防止干部“带病提拔”重点风险提示清单》,修订《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纪实操作手册》,规范完善干部选用工作制度机制,优化选任工作环节流程,认真执行干部监督、“凡提四必”等制度规定要求,确保干部顶得上、打得赢、靠得住,汇聚脱贫攻坚磅礴力量。

狠抓机制构建,致力推进《条例》落地见效。全州组织系统建立起“学《条例》、用《条例》”工作机制,坚持抓具体抓深入,细化贯彻落实具体措施,列为党建工作考核重要内容。着力强化《条例》执行权威性,持续推进《条例》落地落细落实。

培养选拔忠诚干净担当的“贵安铁军”

吴雁俊

(贵安新区党工委政治部主任)

贵安新区将不折不扣抓好新修订《条例》学习贯彻,不断提高干部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培养选拔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贵安铁军”,为打造全省战略支撑和重要经济增长极提供有力组织保障。

提高政治站位抓学习。贵安新区党工委、政治部将把学习新《条例》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作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基础保障,采取中心组学习、集中宣讲、干部轮训、专题研讨等多种方式,通过新旧《条例》对照学、新增内容重点学、联系实际结合学等,以自上而下的大学习推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大提升,为搭班子、建队伍打下重要政治理论基础。

突出政治标准树导向。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围绕“一城一带”建设,大力鼓励和支持优秀干部到新区招商引资等重点工作中积极担当作为、建功立业。深入实施“三大倾斜”工程,聚焦打造县域经济,做实做强乡镇领导班子,注重新区基层一线选拔干部,进一步加大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培养力度。进一步加强对干部队伍分析研判,注重经常性了解干部,认真分析干部成长规律,前移考察关口,使选人用人工作更加精准化、科学化。

强化政治纪律严程序。率先垂范,不折不扣执行新《条例》,并督促各级党组织从严执行,坚决维护《条例》严肃性和权威性,引导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自觉学习,严格遵守。政治部将认真履行干部监督工作职责,及时发现、纠正和查处违规行为;要坚决落实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制度、监督检查制度,真正发挥新《条例》的权威和规范作用。

猜你喜欢
政治素质选人用人
尺偏难以选准人——把准“用人卡尺”
精准科学选人用人
新时代选人用人的基本规范——解读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
选人用人求精准
高中生政治素质现状的分析
新形势下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必备素质
报纸差错问题的结构分析
奏好选人用人“三不”曲
为什么叫“一把手”
“离任用人审计”值得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