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内涵的冀西北传统民居装饰艺术的创新研究

2019-06-05 08:53杨薇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11期
关键词:西北地区重构图案

杨薇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建筑与艺术学院,河北张家口 075000)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作为2022年冬奥会的举办城市之一张家口,在这种奥运经济背景的影响下,冀西北地区的文化发展必然受到很大的影响。从古到今,冀西北地区既是游牧民族与汉民族的征战之地,也是游牧民族文化和汉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的地区。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在这里交融,更在当地居民长期的生活中不断发展。冀西北地区的传统的居民装饰表现出一种活泼开放的山野风格。现代社会,奥运经济的社会背景是冀西北地区传统居民装饰艺术发展的一个不可忽略的社会背景,在这种背景下,将西北地区传统的装饰艺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在保留原有优秀的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完善,可以为对当地的旅游经济、地方经济提供更有力的支撑。基于文化内涵下的冀西北地区传统居民装饰艺术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提炼概括传统居民装饰中的本质内容

所谓概括就是形成思维的一种思维过程和方法[1]。就是从思想意义上把一些事物具有的相同特征本质特性提取出来,并将这种特征推广到具有相同属性的一切事物之中,从而形成关于此类事物的共同特性。传统的居民建筑在千百年的发展中形成了千姿百态的装饰文化,或雄伟,或大气,或精致,然而在多种多样的装饰风格中祥禽瑞兽、花卉草木都是居民装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祥瑞禽兽和花卉草木都是人们在生活中息息相关的事物,它们不仅形态优美精致,而且寓意也非常吉祥美好,题材丰富多样,人文内涵也极为丰富。例如,牡丹花。牡丹花被誉为我国的国花,是装饰中经常会见到的一种花。牡丹以其富贵艳丽的颜色和饱满圆润的姿态成为装饰中的主流,形象以“圆”为基本形式,“圆”本身就具有极其吉祥美好的象征,能够增加富贵祥和的气氛[2]。在中国古代帝王将相的心目中,牡丹花意味着权利和财富,与之相似,在民间,牡丹花也因为价格昂贵被认为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因此,人们在居民装饰中加入牡丹的元素往往是富贵吉祥的象征。长此以往,人们在装饰中加入牡丹,不仅表现的是其姿态的好看,更多是牡丹花深刻的人文内涵。动物在冀西北地区居民的装饰中也是经常见到的。比较常见的就是喜鹊。从古到今,喜鹊都被人们认为是“喜鸟”,寓意着喜事的到来,被人们喜爱,也因此经常被用在装饰中。无论是古人还是现代人,都喜欢用喜鹊的装饰来表达对美好事情的期待和向往,尤其是一只喜鹊站在枝头的图案更是被人们青睐,表达着“喜上眉梢”的美好寓意。花卉草木和祥禽瑞兽都是人们在装饰中经常会采用的一种花纹样式,以张家口市怀来县为例来调查花卉草木和祥禽瑞兽在居民装饰中出现的次数。见表1。

表1 怀来县花卉草木和祥禽瑞兽在居民装饰中出现的次数

2 分解重构传统的装饰图案

分解重构就是将原始的图案分解后再重新组合从而使它成为一种新的图案方式。世间万物都是由各种各样的物质形态构成的,他们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千姿百态的大千世界,一草一木,一事一物[3]。

世间的事物可以被组合也可以被分解。例如,衣服是由一针一线组成的,将衣服分解后可以变成袖子、扣子、衣兜等相互独立的东西。这是世间万物相互转化的过程。同样,这种转化不仅可以发生在生活用品上,在传统的居民装饰中也同样试用。这种分解就出现在冀西北地区传统的居民装饰的创新中,即通过将一些复杂的装饰物进行分解来对传统的居民装饰进行创新。对于传统的居民装饰来说,将图案分解更有利于清楚明了的观察图案事物的具体特征,理解原有装饰的结构特点,还可以通过局部图案的具体分析来阐释整体图案的文化内涵[4]。将原有的装饰图案进行分解之后,可以提炼出装饰图案中最精华的元素,将这些最精华的元素进行归纳重组可以创新出更多新的寓意更丰富的装饰图案,来获取具有原有内涵的新图形。在这种个体分解重构的过程中,原有的装饰图案出现了新的装饰效果和表现形式,在居民装饰运用中出现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将原有图案进行分解重构对于创新者来说是一个挑战,如何重构如何组合才能使图案既具有美感又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需要人们不断地研究和尝试。以张家口市怀来县为例来调查居民装饰中运用分解和重构的装饰图案的数量,见表2。

表2 怀来县居民装饰中运用分解重构图案数量

3 创造融入现代审美文化

所有事物的产生都具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都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发展变化,文化现象当然也不例外。我国有五千年的文化历史,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现象和文化载体;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地域文化。中国是礼仪之邦是文化大国,中国悠久的居民装饰文化对周边国家的装饰风格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建筑中的居民装饰因为其工艺精美、花样繁多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风格”。

但是时代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流行的文化样式也是不同的,因此,在原有的居民装饰的基础上,人们需要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将当下社会的流行元素融入装饰中,这样,传统的居民装饰文化才会推陈出新,不断丰富,既有传统文化的韵味,又具有新的时代特点。这样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居民装饰文化才能跟进时代的脚步,使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得以不断地传承。这就需要冀西北地区的居民在装饰实践中,面对不同的装饰内容,不同的功能需要时,在体现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的同时,对主要表现的装饰内容进行风格上的探索,从而使所设计装饰的内容具有视觉愉悦感和文化内涵,满足现代人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的需要。

4 借鉴引用装饰文化中的精髓

通过调查冀西北地区的居民装饰艺术发现,居民在进行装饰时绝大多数都是沿袭花卉草木、祥禽瑞兽等传统的装饰图案,对于一些融入现代元素的居民装饰数量还是比较少的。因此,冀西北地区在进行传统的居民装饰创新时开始更加注重借鉴引用装饰文化中的精髓。借鉴和引用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并不是将传统的装饰艺术生搬硬套,照抄照搬,也不是将传统的装饰元素随意组合,胡乱拼凑。在传统的居民装饰中有一些风格非常简单大气,完全可以运用到现代的装饰艺术中。比如说回字纹等一些简单的几何图案就可以运用到现代的装饰设计上。另外,随着中国传统文化在全国各地日益受到重视,汉字的火热程度也非常高。我国有隶书、草书、楷书等多种多样的字体,它们形态各异,或沉稳大气,或飘逸流畅,将这些具有中国风格、造型各异的汉字运用到装饰文化上也是独具特色的。

真正的创新并不是完完全全的抛弃传统,真正的创新是在保留传统居民装饰文化精髓的基础上注入新的审美元素,既保留原有的审美观念的同时又有所突破,为传统的装饰艺术注入新的活力,如此才能推进现代装饰艺术的不断发展。基于文化内涵的影响下,冀北西北地区的居民装饰艺术将传统的装饰艺术形式与内容不断融入现代的内容和元素,并正确和创造性的融入其他类型的艺术门类和设计中,那么传统的居民装饰艺术必然会焕发出新的光彩。

5 结语

冀西北地区的文化历史悠久、丰富广博,它是一种具有地方色彩的地域文化,但它又不仅是地域文化,它是中国传统的建筑装饰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源和主干。通过对冀西北地区的传统的居民装饰文化进行探究,深入发掘冀西北地区装饰文化的创新之处,对于今后进一步对冀西北地区的建筑装饰艺术进行合理的保护和修缮,并试图继承和发扬传统居民装饰中的合理成分,从而在2022年冬季奥运会这一社会背景下,推动旅游经济的发展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猜你喜欢
西北地区重构图案
西北地区支护桩施工技术应用概述
“双减”能否重构教育生态?
空间环境因素对西北地区电离层空间特征影响
长城叙事的重构
寒露
画中谜
画中谜
画中谜
用四维的理念重构当代诗歌
北京的重构与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