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下基于智能手机的英语移动学习现状调查与研究

2019-06-05 08:53唐良玉晏泉张海燕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11期
关键词:终端设备辅助智能手机

唐良玉,晏泉,张海燕

(湖南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南永州 425009)

工信部2018年2月发布“2017年全年及第四季度电信服务有关情况通告”[1],通告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年底,全国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4.2亿户;4G用户维持高速增长,全国新增4G用户2.27亿户,总数达到9.97亿户。智能手机已经成为绝大多数人生活的必备品,其功能也从单一的打电话发展到上网学习、浏览新闻、视频观看等智能化的用途。国内对智能手机辅助语言学习的研究在21世纪初探讨移动学习时虽已有涉及,但在最初的十年发展缓慢,直到2010年后才逐渐增多起来。因此,学习者运用手机辅助语言学习的情况如何,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学习者利用智能手机辅助语言学习,这些问题是该文想要探讨的。

1 理论基础

混合学习理论为智能手机辅助外语学习提供了强而有力的理论支持。混合学习原义是指各种学习及教学方式的结合,进入21世纪,随着网络的普及和E-learning发展,混合学习被赋予了新的内涵。Margaret[2]就此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混合学习意味着学习过程可以是基于web技术结合 (或者混合),以实现某一教学目标;是多种教学方式和教学技术 (或者非教学技术)的结合,共同实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是任何形式的教学技术与基于面对面的教师教学培训方式的结合;是教学技术与具体的工作任务的结合,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或工作效果。”智能手机通过web技术实现无线网络连接到互联网,使得手机的功能可以无限扩充,具备极强的容纳性,可下载多款应用软件,为学习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教师也可以利用这一开放性的平台实施交互式教学,将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这一方式正是混合学习的体现,基于智能手机的学习方式将web技术应用于教学当中,将具体任务与教学技术结合起来,以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问题与研究对象

该文主要探讨以下两个问题:第一,大学生利用智能手机辅助英语学习的现状;第二,影响学习者利用智能手机开展英语移动学习的因素有哪些。

该次实验中问卷调查的对象是湖南科技学院2016级本科在校大学生,其中英语专业学生90人,其他专业学生90人。该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80张,但因有4人问卷回答不完整,最终收回有效问卷176张。

2.2 问卷设计

国外已有针对移动外语学习的较成熟的问卷,但与中国学生和学习环境相比还是存在差异,因此本研究采用了李强[4]设计的“英语专业学生利用移动终端设备学习英语的问卷调查”,该问卷是在Khwaileh&Al-Jarrah (2010,Atitudes Inventory for Mobile Learning)和Stockwell (2008,questionnaire upon the EFL learning preferences in the mobile learning)基础上设计修订的,其信度和效度都已经过检验。该次调查中的问卷由36道单选题和3道多选题组成,单选题采用李克特量表 (Likert-scale),每一道题后附有5个选项,分别标注为 A、B、C 、D、E,A 表示“我从不这样做或完全不符合”,B表示 “我很少这样做或通常不符合”,C表示“我有时这样做或有时符合”,D表示“我经常这样做或通常符合”,E表示“我总是这样做或完全符合”;3道多选题则涉及学习者移动终端设备的配备、利用移动终端设备的目的和用途等情况。问卷收集后,我们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对数据进行了录入和分析。

表1 移动设备拥有情况

表2 移动设备使用情况

表3 移动设备使用目的

3 数据分析与结果

3.1 移动学习现状

为了解大学生智能手机配备、移动学习现状等总体情况,我们首先利用SPSS对3道多选题进行了频数统计分析,结果如表1、表2、表3所示。

上述图表中,N表示数量,“百分比”表示该选项在所有选项中所占百分比,“个案百分比”表示所有样本中选中这一选项的人数百分比。由表1可知在本次调查中,有89.8%的学习者拥有智能手机,智能手机的拥有率远高于其他移动终端设备,这说明支持移动学习的智能手机环境已经实现。表2显示“看英文电影”“听英文歌”“辅助学习”是学习者利用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的主要用途,表3则显示学习者利用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的主要目的是“无线上网”“辅助学习”“获取信息”。此外,英语专业学生与非专业学生在这三道题的选择上没有显著区别。由此可见,利用智能手机辅助学习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一种学习者有意识的行为。

3.2 影响移动学习的因素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已经知道智能手机环境下的移动学习已经成为学习者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但具体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大学生的移动学习呢?为了解答这些问题,我们用SPSS软件对36道单选题进行了因子分析。因此,我们首先对问卷进行了KMO和Bartlett检测,目的是确认该次调查的数据适合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分析,

通过因子分析,我们发现有三大因子着重影响学习者的移动学习,通过对题项的归纳分析将因子1定义为“学习态度”,涵盖的题项内容如您利用移动终端设备辅助英语学习吗?您认为移动辅助英语学习比传统英语学习更有效吗?移动英语学习比传统学习更方便、快捷和有新意;在移动语言学习中,我感觉自己是学习的主宰等。因子2定义为“学习策略”,涵盖的题项内容包括我会利用移动终端设备收听 VOA/BBC等英语新闻,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我主动利用移动终端设备上网搜索与英语教材相关的背景知识;我利用移动终端设备和网络资源来完成英语作业;利用移动终端设备网聊时,我会和同学或朋友用英语交流等。因子3定义为“学习偏好”,涵盖的题项内容如我会利用移动终端设备收听 VOA/BBC等英语新闻,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利用移动终端设备发送文本信息、微信语音或电子邮件和教师、同学和朋友交流有关学习英语的知识;我有选择地学习一些视频课程,如新东方的专四专八等。

4 讨论

从对第一个问题“大学生利用智能手机辅助英语学习的现状”的回答可见,学习者中拥有智能手机的比率接近90%,有部分学生同时拥有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其他移动终端设备,开展移动学习所需的设备已经完全能达到要求,这主要得益于近几年来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这与之前工信部2018年2月发布的情况相吻合。此外,对大学生移动学习现状调查发现,“辅助学习”成为学习者使用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的主要用途和目的,说明学习者对移动学习持支持、赞同态度。因此,在学习者中开展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是完全可行的。从对第二个问题“影响学习者利用智能手机开展移动外语学习的因素有哪些”的分析中,我们发现在众多因素中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学习策略和学习偏好对学生选择移动学习存在重要影响,学习态度和偏好属于内在动机,而内在动机是个体的内在需求,是由活动本身产生的快乐和满足所引起的,这说明强化学习者的内在动机有利于促进移动学习的开展,但移动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众多学习者仍不知如何利用其为语言学习服务,尤其是在面对海量的网络资源时,不知道该如何检索自己需要的资源,此时迫切需要外在因素主要是老师的引导,因此学习策略的讲解和传授成为重点。

5 结语

作为大学生几乎随时携带的工具,智能手机为学习者的语言学习创造了便利的条件,进一步打破了外语学习受时间、空间、方式的限制,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的挑战,如怎样通过强化学生的内在动机引导学生在课堂内外使用手机参与学习,哪些学习策略是学习者迫切需要的,还有隐私等问题。但随着校园Wi-Fi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外语学习必将受到更广泛的关注,成为语言学习的新途径。

猜你喜欢
终端设备辅助智能手机
智能手机是座矿
倒开水辅助装置
使用智能手机增大肥胖风险?
例谈何时构造辅助圆解题
行车记录仪通信连接方法、行车记录仪及终端设备
电力配网自动化中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的应用
电网终端设备信息安全研究
电网监视终端与自动化设备的运行维护技术
热门智能手机应用
提高车辆响应的转向辅助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