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智慧旅游系统在山西文化旅游强省中的发展策略研究

2019-06-05 08:01王春玲郁旭光王亚男王鸿耀马爱军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北斗山西省山西

王春玲,郁旭光,王亚男,王鸿耀,马爱军

(山西融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12)

近年来,为把文旅产业培育和打造成山西省未来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省委、省政府以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块为全域旅游支撑,进行了高起点的顶层设计和规划。随着旅游市场的持续升温,在国家政策的积极主导下,不断加大文化旅游产业改革创新力度,在体制机制改革、资源整合、战略投资、业态创新、服务提升和市场综合整治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产业基础要素积极向好。虽然旅游产业体系逐步完善,经济效益实现跨越,旅游业态日趋丰富,文旅融合发展更加清晰,但是也存在着文化旅游资源总量大,但有结构性缺陷;核心产业要素基础薄弱;支持产业要素有待加强;文旅融合有待开发;信息化技术水平不高等问题。如何改变现状,培育和打造文化旅游的新生态以及科技创新,发展智慧旅游是必然的战略选择。而借助于北斗强大的科技功能是智慧旅游发展的策略选择。

一、“智慧旅游”发展战略的意义

(一)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智慧旅游”是随着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信息技术发展而衍生出的全新命题。目前,文化旅游产业在社会经济转型发展中的引擎作用愈加凸显。同时,科技创新带来的新便利、新秩序、新体验和新挑战也深刻而广泛地改变着旅游业的发展趋势,这也必将引发新一轮旅游市场需求的升级。2009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旅游业进行了重新定位,把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柱产业。2014年,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深刻表达了对于旅游业发展的重视。《意见》针对制定信息化标准,加快智慧景区、智慧旅游企业建设;完善旅游信息服务体系;完善国内国际区域旅游合作机制,建立互通互联的旅游交通、信息和服务网络等提出了重要的指导意见和要求。2015年国家旅游局印发了《关于促进智慧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强调了智慧旅游的建设进程和要求。全国各地智慧旅游改革试点建设蓬勃发展。2018年国庆之前,高德上线了全国智慧景区开放平台,实现了未来两小时景区内的客流情况预测,尝试为游客提供更加规范的旅游消费场所。厦门也上线了全域旅游智慧导览公共服务平台;湖南旅游监管中心构建了包含“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全省旅游资源的公共信息平台。在全国各地区智慧旅游的积极推进,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智慧旅游将成为经济转型发展变革的主旋律。

(二)建设旅游强省的战略选择

旅游业的发展变化,旅游主体的不断改革创新,是我省产业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旅游强省的战略选择。“十三五”期间,山西省进一步从政策、人才、产业等多方面搭建文化旅游创新思路。2016年6月,习总书记在视察山西省的重要讲话中明确要求“山西要把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内容”。2017年9月,山西省旅游发展大会上明确指出:大力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山西省战略性支柱产业,是省委省政府横下一条心、培育新动能的重大举措,是推动转型发展、构建多元产业体系的必由之路。2018年1月1日起山西省正式实施的《山西省旅游条例》明确提出“将旅游业作为本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全域旅游、特色旅游、文化旅游”等创新内容。同月,山西省十三届人大政府报告指出“在继续做优做强五台山、云冈石窟、平遥古城等旅游品牌的基础上,锻造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块。立足黄河、长城、太行独有的山水风光禀赋和历史文化底蕴,举全省之力锻造新的三大旅游板块,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全域旅游目的地”。

(三)北斗系统是智慧旅游的策略选择

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系统不仅仅是一个导航系统,随着我国北斗系统建设和服务能力的发展,具备了强大的通导遥一体化的功能。应用领域不断拓展,相关产品已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海洋渔业、水文监测、气象预报、测绘地理信息、森林防火、通讯系统、电力调度、救灾减灾、应急搜救等领域,逐步渗透到人类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全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如何更好地实现文化旅游的融合,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智慧旅游系统目前已经成为一种有效的策略选择。通过利用北斗系统强大的科技功能,物联网、云计算、互联网、无线网络等通信技术,借助移动终端设备激活物理资源和信息资源,进行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整合,挖掘文化旅游潜在市场;优化行业服务;激励产业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转型;拓展企业发展道路,为政府实施有效的管理。可以说,北斗智慧旅游系统在文化旅游转型发展中将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是山西省文化旅游从现代化迈向智慧化转型与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山西省文化旅游现状分析

(一)发展优势

1.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资源。山西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文化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文化底蕴深厚,历史遗存丰富,有“地上文物看山西”之称。山西现存的古建筑有18118处,建筑种类应有尽有,其中一部分还是中国乃至世界建筑艺术的孤例。目前已被确认的金代之前的木构建筑全国共有146座,而山西境内就有106处,其中文物和艺术价值弥足珍贵的有7处是唐、五代的遗存。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有50处,省级400多处。

山西自然风光也极为丰富而独特。名山大川、湖泊泉水遍布,赋有盛名的五台山,北岳衡山,均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北武当山、绵山、灵空山、芦芽山、庞泉沟等风景秀丽,景致各异。黄河壶口瀑布是全国第二大瀑布;山西运城盐湖为中国东部内陆最大的盐湖;朔州神头泉、广灵水神堂泉以及浑源的汤头泉、忻州的齐村泉都给游客带来美好的体验和享受。

山西是老革命根据地,早期革命活动的遗迹遗址遍布全省,著名的太行八路军总部旧址、黎城黄崖洞八路军兵工厂、刘胡兰纪念馆等。

这些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基本建设是我省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的良好基础。

2.文化旅游基础要素积极向好。政策引导、改革创新使行业发展迸发了活力。一是《2017年全省旅游景区(景点)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工作推进方案》推动了全省149家重点景区(景点)以管理权和经营权分离为重点的体制机制改革。二是2017年8月3日山西文旅集团挂牌,并以文旅集团为引领,设立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板块旅游投资基金,采用股权投资等市场化方式,引导各类社会资本参与三大板块重大项目建设。三是积极培育产业新生态,一批新型文化旅游项目,如太原万亩生态园、吕梁孝义梦幻海、长治红色旅游八路军文化园等文化旅游项目投入运营。四是加快基础建设,省市县齐抓共管,初步完成了旅游景区、旅游沿线、旅游餐馆和场所等地厕所达标工程。五是启动了全省农村公路4120公里项目,到2020年基本实现“快旅慢游深体验”的新时代旅游需求。特别是在2018年8月1日,山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启动了山西省智慧旅游云(第一期)项目建设招标工作,将在数据中心云平台建设、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数据采集以及三级保护体系建设方面得到进一步加强。

3.旅游产品的吸引力逐渐增强。随着旅游消费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山西省旅游市场良好环境的营造,品牌效应逐渐显现,旅游产品的吸引力逐渐增强,旅游消费持续活跃,市场持续升温。据山西省统计年鉴统计,山西省旅游综合收入从2015年的3448亿发展到2017年的5360亿,2016年2017年同比增长分别达到23.2%和26.2%,2018年山西省省内、省外游客量分别占比43.7%、56.3%。2018年山西全省共发生文旅消费5.01亿人次,消费金额6000.26亿元,人均消费1198.63元。在出入境旅游市场方面,排名前十位的入境客源地为:美国、中国香港、韩国、日本、俄罗斯、新加坡、中国台湾、法国、德国、英国,其中美国占比高达42.50%,为山西最大的入境客源地,中国香港、日韩有着广阔的拓展空间,增长加速的势头有望保持。

山西旅游行业基本形成了包括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景区(点)、旅游交通、旅游餐饮、旅游娱乐、旅游购物、旅游资讯和文化旅游等要素的综合产业体系。

(二)存在的问题

1.产品供给量不足,品质不高,存在结构性缺陷。山西省业态和产品不丰富,人文历史观光景区和自然观光景区居多,适用于休闲度假的旅游产品较少。旅游景区景点散、小、同质化现象也较为明显,存在结构性缺陷。同邻近省份比较,景区体量上和品质上均不具备优势。

表1 2017年山西及邻近省份A以上景区数量对比(单位:家)

2.产业要素基础不强。大交通体系通达性不足,航空业规模较小;餐饮产业落后于全国水平;标准化酒店总数不足,住宿供给能力弱;支持产业要素尚未形成对核心产业的强力支持,综合带动作用还有待提升。

3.文旅融合度不足。文博类资源是文明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资源。截至2018年7月,山西省共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52家、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87家,其中正式对外开放的仅有177处。文博类景区开发有限。不难看出,山西目前最大的困难是资源的整合以及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

4.科技应用水平不高。相比线下旅行社的高速发展,山西省线上OTA尚处于探索阶段。2018年8月1日,山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已启动山西省智慧旅游云(第一期)项目建设的招标工作,山西省智慧旅游将在智慧云数据规范、数据中心云平台建设、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智慧营销、数据采集以及三级保护体系建设方面也正处于起步阶段。大同“云岗云游”是云冈石窟景区的线上产品,代表了景区企业发育线上旅游功能的一种思路。但是同类企业开展智慧旅游的较少。

三、山西省文化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表2 2017年全国各省5A景区各省分布情况

综上所述,山西文化旅游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山西省正在改变原有的旅游产品结构,从“五大平乔”(即五台山、大同云冈石窟、平遥古城、乔家大院)到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块。黄河之魂在山西,长城博览在山西,大美太行在山西。山西东部是雄峻的八百里太行山脉,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分界线。西边,黄河从内蒙古高原奔发而下,一泄千里。北端,则是布满雄关要塞的长城。如何在顶层设计和架构上能够符合现代旅游消费需求和文旅发展趋势,真正形成管理、引导、消费、服务等系统化解决方案,必须充分借助和应用北斗智慧旅游系统等已经成熟的现代科技手段,以期达到“快旅漫游深体验”的现代旅游价值。

(一)确立智慧引领,创新产业发展高站位

山西省要充分利用全省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的契机,积极推动文化旅游的科技创新。首先,要树立智慧引领、服务全域、信息化、智能化的文化旅游发展理念,确立科技创造新的文化旅游商业模式和服务业态的战略定位。其次,要厘清以推动全域智慧旅游发展为目标;以“互联网+旅游”为手段;以北斗系统平台建设为支撑;以体制改革产业创新为助力;以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板块的大项目建设为突破性开局的基本思路。最后,以积极营造良好的旅游投资环境,激活资本市场,同时加快旅游信息化人才培养和引进,充分调动行业、企业积极性,汇集文化旅游的要素资源,突破传统的建设、经营、管理、服务模式,高层次、大产业运作,走出一条适合我省智慧旅游的新路子。

(二)融入经济发展,构筑智慧旅游大格局

北斗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系统是利用云计算、大数据、卫星定位、遥感等技术,实现互联网+旅游的高度融合。北斗智慧旅游系统支持范围不仅包括传统的酒店、旅行社和景区服务功能,而且包含了交通、医疗、应急救援、生态环境监测与预警、安全监控及管理等保障体系的多项功能,是可以为旅游产业发展、城市建设、旅游经济、金融服务和全省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全方位服务支持的系统。从长远来看,北斗智慧旅游系统契合我省文化旅游大产业发展和全域旅游发展的思路;契合山西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跨越的战略规划;契合山西产业转型发展战略规划,是推进我省智慧旅游的可行性路径。因此,政府要从政策层面引导将北斗系统建设与山西文化旅游发展结合起来,实现山西省旅游产业“互联网+旅游”的深度融合,结合全省以及各地市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要求、新目标在科技创新城市建设和旅游相关产业创新的同时,渗透北斗智慧旅游的理念,规划好北斗智慧旅游基础建设的发展空间,做好智慧旅游的顶层设计,构筑智慧旅游大格局。

(三)优化投资环境,为北斗系统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山西多山地地形,互联网接入条件不高,网络资费高且宽带稳定性较差,手机移动设备耗电量大,要快速、便捷地把图像、视频、音频、动画等文件信息传递给游客,真正让游客满意必然要依靠智慧信息平台基础设施建设。然而基础建设费时、费力、费钱,所以要营造流程优、效率高、服务好智慧旅游投资环境,以科技企业引进、股权投资、品牌加盟等方式,促进科技企业在智慧旅游的投资力度,撬动市场活力;以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板块的大项目为招商引资,吸引智慧旅游的品牌企业和集团落户山西。同时,政府要加大引导资金投入,保障北斗系统的基础建设费用,实现旅游企业的智慧升级。

(四)加快北斗系统基础建设 提高科技应用水平

目前,山西省乃至全国绝大多数大型景区使用的是GPS作为导航服务系统,但是随着国家政策的推动以及国内市场众多生产厂家的大力推广,北斗导航终端会很快取代GPS定位终端。改良现有相关设备,加强与现有的门户网站以及携程、途牛等旅游电商的合作,有效整合现有的云游山西等各类平台资源,自上而下,由点及面,构建平台化、网格化、系统化的北斗智慧管理服务体系。通过北斗系统的平台,发挥微信、微博手机APP登新媒体形象地向游客展示山西旅游的新生态,同时为游客带来别样的旅游体验。

(五)夯实产业要素基础 助力产业提档升级

利用北斗系统平台强大的整合功能,深度开发、挖掘和激活旅游物理资源和信息资源、文化旅游资源,促进文旅资源的融合,连片规划和开发新的产品、通达交通,缩短路途,间隙增加产品,解决山西省旅游资源总量供应不足,景区散、小、同质化等问题。北斗智慧旅游系统已经在河北西柏坡等国内的许多旅游景点成功地运用和实施,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随着大数据的发展和北斗智慧旅游平台的不断完善,智慧营销、智慧服务、智慧管理的服务功能得以显现。整合景区门票、酒店、智慧讲解、租车包车、跟团游、特色工艺品和美食等周边产业要素资源,并聚合游客资源,以智能、物联引导旅游产业开发,引导游客的旅游和消费,走出了一条文化古迹、旅游开发与智能充分融合的道路,使旅游发展更加多元,更加持续。

利用北斗系统强大的服务功能,可以让游客在旅游前能轻松获取各景区、酒店、交通、美食等旅游资讯并根据自身需求做出规划和安排,获取北斗导航、导游、紧急救援呼叫等服务,旅游后支付费用,根据自身体验进行反馈意见和投诉。对传统的旅游经营模式进行创新和提升,极大地满足个性化的旅游需求,改善旅游体验,刺激旅游消费,实现旅游方式的现代化转变与发展。

北斗智慧旅游系统的实施是推动文化旅游行业的一次革命,作为现代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变传统的旅游行为方式、企业经营模式和旅游管理模式,引领旅游进入智能时代,带领人们迈入智慧生活,提升山西省旅游产业规模、质量、效益的重要支撑。

猜你喜欢
北斗山西省山西
我在山西等你
北斗时钟盘
山西老陈醋保护有法可依
山西省右玉县的生态建设及其启示
山西省秋收已完成93.44%
山西:抓紧抓实春耕生产
山西省打开农产品供深通道
山西叹五更
“北斗”离我们有多远
山西省文联扎实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