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叙事类文章的教学评价策略探究

2019-06-06 06:05陈赛玉
课外语文·下 2019年4期
关键词:教学评价小学语文策略

陈赛玉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教学体系的不断更新,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也在逐渐完善,更加注重教学评价环节,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步骤中,通过多种形式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进步,优化小学语文课程设计,充实整个教学过程,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叙事类文章;教学评价;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关于叙事类文章,主要是对人和事物的一种叙述和描绘,具有浓厚的抒情气氛,能够形象生动地将人物和事件的发展过程反映出来,很多人物和事件都来源于我们的身边的生活,真实感较强,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评价,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实现对传统教学不断创新,促进學生的全面与健康发展。

一、鼓励评价,让课堂教学更有效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运用具体评价展开教学工作,不仅要对学生的学习表现给予肯定,还要及时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帮助学生详细剖析在学习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并通过鼓励性评价的方式,让学生去勇敢面对和解决,其中要注意对学生评价语言的合理性与真实性,小学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认知和判断能力,要准确给予学生具体的评价,让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实现高效地学习。

例如,在学习叙事类文章《徐悲鸿励志学画》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通过阅读向学生提出问题:徐悲鸿在励志学画过程中具有怎样的精神?一位学生通过阅读后回答:他具有潜心学习、不知疲倦、努力向上的精神。教师:这位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读出徐悲鸿的励志精神,这叫会读书,其他学生也可以做到吗?教师可以选择几个学生展开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给予具体评价,如阅读感情真挚,非常动情、音色很好,阅读得非常美、我已经被徐悲鸿的励志精神所感染了!

通过鼓励性评价,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富有热情和动力,增强学生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学习也必然会更加积极和主动。同时也能够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有效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互动。

二、自我评价,促进学生自我发展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实施学生自我评价对教学工作有很大益处,可以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并对学生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进行巩固。自我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构建一种新型的评价方式,不再受到唯一标准和唯一答案的限制与影响,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同时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学习叙事类文章《诚实与守信》时,文中主人公以自己的诚实与守信获得了他人的原谅,教师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向学生提问:同学们通过对课文的阅读,你们都有什么感受和想法呢?你们自己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能否做到诚实守信呢?如果总分为100分,你们给自己打几分?学生通过对文章的深刻理解,逐步对自己的日常行为展开自我评价,并诚实地对自己打出分数,对自己有一个正确而深刻的认识。

自我评价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自我反思的方式,以尊重学生为前提,让学生展开自我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中不断反思自我,深刻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三、合理评价,让课堂教学更具活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必然会存在差异,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也各不相同,有些学生的自尊心很强,如果教师直接批评,很容易让学生形成挫败感,降低对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因此,在面对学生出现的错误时,教师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并巧妙地给予合理性评价与指点,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鼓励学生不断前进,激发课堂活力。

例如,在学习叙事类文章《维生素C的故事》时,航海期间有一种怪病叫作“海上凶神”,后来经过证实此病为坏血病,但是有一位同学在阅读过程中将坏血病读成了白血病,很多同学开始窃笑,并议论居然读错了,阅读的同学自尊心非常强,一下子就涨红了脸,眼睛里含着泪花。这时教师可以给予合理性评价,缓和课堂气氛:大家要注意坏血病和白血病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病症,刚才这位同学是故意读错的,是为了让大家放松一下,非常感谢,这也检测其他同学有没有认真听讲,在接下来的阅读过程中大家要打起精神哦。在缓和气氛后让阅读的同学继续开始,课堂气氛也被充分调动起来。

读错词语的学生在教师的导向评价过程中增强了勇气,事后通过日记向教师表达深深的感谢。他自己读错词语后非常自责和委屈,甚至想找个地洞钻进去,当老师巧妙地解围后,非常感激老师,并且深深地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今后必然会好好学习,积极改正。

四、适时评价,让教学生成精彩

语文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门学科。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各种思维都处于形成发展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给予积极正面的引导和帮助,并通过课本知识内容对学生进行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注重倾听学生的诉求和心声,通过适当点播与引导展开评价,为小学语文课堂呈现更加精彩的一面。

例如,在学习叙事类文章《大江保卫战》时,教师带领学生一起阅读和理解课文,深深体会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国家和人民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非常值得每一个人学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说一说身边一些实例,或者是联想到自身,自己应该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什么贡献呢?有的学生想做一名警察,维护社会安定与和平,有的学生想成为科学家,为国家科研贡献力量等等,但是有一位学生却说:我想做一名魔法师,变出好多吃的与玩的给大家。教师听到这个答案后,觉得非常奇特,但是不要急于否定,要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可以向学生提问:你的想法非常独特,你身边有人担任神仙的工作吗?学生回答没有,教师可以告诉学生:你的想法虽然很好,但是缺乏合理性,作为学生,要以课文中的人民子弟兵为榜样,只有努力学习,积极进取,才能为国家做出贡献。

教师的评价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而是将学生引入到课本内容中,让学生通过叙事类文章的正确引导,以故事中人物为榜样,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五、学生互评,启发学生思考探究

在小学语文叙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培养,鼓励学生之间大胆对文章提出意见,并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发展,更有利于构建自主民主的学习课堂。同时,教师在评价学生表现行为的过程中要用耐心温和的语言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探究叙事文章的中心思想。

例如,在学习叙事类文章《卢沟桥烽火》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自由阅读课文,思考文章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在不懂的地方做出记号,并提出问题,如蚕食、魔爪是什么意思?咽喉又应该怎样理解呢?教师并不急于回答,而是让学生之间相互回答,并且相互补充和评价,有同学回答魔爪的意思是敌人的手,教师可以请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另一位同学评价魔爪也同样指的是帝国主义的凶恶势力,互相评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相互看到他人的优点和不足,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可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在小组中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在交流和沟通中启发学生对文章的思考与探究。教师在叙事文章的教学过程中,要用学生之间相互评价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并积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思考性意见,促使学生可以快速把握和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总之,在教学小学语文叙事性文章的过程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营造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运用丰富性和鼓励性的评价语言,促进学生对文章中心思想和人物语言、形态、思想的掌握。

参考文献

[1]王静.目标分层  个性评价  差异引导——浅谈小学语文差异教学与评价的尝试[J].山西青年,2018(22).

[2]涂妙莲.挖掘语言内涵  优化教学评价——小学语文学习兴趣激发策略初探[J].考试周刊,2018(95).

[3]祁文梅.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探讨[J].考试周刊,2018(97).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教学评价小学语文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和看法
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课程多维度评价方式研究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