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019-06-06 06:05丁凤
课外语文·下 2019年4期
关键词:读写结合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丁凤

【摘要】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在小学语文教育当中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尤其是阅读和写作能力。对于小学生而言,读写能力的提高不仅有利于其语文能力和素养的提升,同时,对于其他各个科目的学习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意义重大。另外,阅读和写作还是相辅相成的存在,两者的相互结合,能够帮助小学生实现各方面素质的强化,如理解能力的提高和表达能力的强化。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重视阅读与写作的相互结合,尤其是在当前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积极探索读与写相结合的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对此,本文就读写结合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以期能够为相关读者提供积极的参考。

【关键词】读写结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总体而言,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当中,阅读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良好的阅读能力,可以影响人们的理解和学习能力。所以在小学阶段,在学生身体素质发育和思想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在阅读教学中强化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学生打下良好基础的关键。而写作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在阅读教学时进行综合性的规划,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实现学生综合性发展,激发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兴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阅读、写作分割教学的方式也已经不再适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需求,阅读和写作教学的相互结合已成必然趋势。

一、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

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育教学阶段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学生语文能力和素养的提升有着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强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可以让小学生通过对语文教材文章的详细阅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让学生感受作者的所思所想,还能对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学习以及认知能力的局限性,阅读和写作的相互结合及其有效训练,是帮助学生掌握拼音技巧和吸收知识点的重要途径,有情感的阅读,可以让学生感受丰富的语言表达技巧,并快速地领悟所学的知识。而写作教学和阅读教学有着相辅相成的作用,强化写作训练,可以让学生对写作中对阅读的结果进行验证,并将阅读中所收获和积累的知识用于实践,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强化其写作水平。

但要注意,阅读和写作还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两者之间既存在联系,又有显著的差异,教师在读写结合教学过程中必须正确认识到这一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文章的阅读就是最基础的教学方式,且读写结合教学方式也很多,必须重视教学方式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而不是盲目地进行阅读和写作,哪些内容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哪些又不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都需要教师进行着重的考虑,这样才能保证小学生在阅读学习中,实现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共同提高。所以,就读写结合教学模式进行研究探讨,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开展,打破了传统读写分割教学的模式,有着十分高效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学问题还是存在的。

首先,部分教师在读写结合教学中,一般都是以语文教材为主,以课堂阅读作为主要的方式进行。阅读所占据的时间较长,写作占据的时间则比较少。长时间的持续,使得阅读和写作教学存在重点偏颇的问题,阅读能力虽然提升了,但是写作能力的提升非常缓慢,或是没有提升,甚至由于侧重问题过于严重,读写分割教学的情况再次出现。

其次,部分教师对课堂的把握能力存在一定限度。按照教辅书照本宣科是当前很多教师的教学特点,这就使得学生的写作和阅读能力提升都存在一定限度。

最后,就是教师针对读写教学准备了过于丰富的教学活动,严重压缩了阅读和写作的时间,且过于丰富的教学活动,使得学生的状态处于过于兴奋的阶段,进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静不下心,进而导致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开展和作用的发挥存在限制。

三、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一)積极转变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其自身的教学观念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所以,在进行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新模式的过程中,教师传统教学观念的改变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尊重学生的学习的主体地位,注重阅读与写作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如多媒体设备的运用,为学生创设与文章内涵相关的情境,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阅读和写作当中。另外,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的知识基础以及学习能力,根据课程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最后,教师要改变阅读和写作分割教学的理念,改变直接写作的方式,积极探究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相结合的新模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不断地积累教学经验,实现初中语文阅读和写作的一体化,从而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教学效率和效果。

(二)开展趣味化阅读,结合教材内容,以读促写

兴趣对于年龄小、阅历少、理解能力较差的小学生而言,是十分关键的学习动力所在。在培养小学生的读写能力时,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趣味化的阅读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其进行写作手法的模仿、改写和续写等,提高其写作能力。

首先,从教材内容入手,结合学生的兴趣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材作为最专业、标准的阅读材料,其中所呈现出来的表达手法,能够对学生的写作提供丰富的写作内容支持和技巧支持,所以,教师可以以此为基础,结合多媒体教学设备,开展仿写教学。例如在《桂林山水甲天下》中,该文呈现了大量的写作手法,对桂林山水进行描述,因此,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的动态视频或者图片,让其观看阅读文章,并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对自己喜欢的写作手法或是文章中十分突出的表达手法进行记录并细细地揣摩。在学生阅读文章并把握作者情感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文章中所出现的写作表达手法仿写自己熟悉的景物,或者利用多媒体,播放风景名胜的图片视频等,如泰山、华山等让学生进行仿写,表达出泰山的巍峨、华山的险,并及时地给出评价和肯定,树立起学习自信。

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进行适当的改写和续写。小学阶段的学生,其想象力都是非常丰富的,而丰富的想象力同样是写作过程不可缺少的因素。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并给予及时的指导和肯定。例如在进行《记金华的双龙洞》阅读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续写游人是怎样出洞的,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三)以写促读

写作和阅读在语文教育当中是不可分割的两部分,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笔和写作任务,并让学生在写作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促使其主动翻阅相关的文章,找寻解决的方法,进而弥补不足。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写读后感。在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很大一部分学生都无法深入沉浸在阅读当中,阅读的过程处于半敷衍的状态。这时,教师则可以安排读后感的任务,让学生不得不去深入阅读,以有效地表达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和收获,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巩固阅读效果,还能强化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

四、结语

总之,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能有效促进阅读教学的效果,并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加以足够的重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展趣味化阅读教学,以读促写;布置相关的写作任务,以写促读,从而让学生在阅读写作的过程中,不断地积累、进步。

参考文献

[1]王委.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21).

[2]胡兆顺.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52).

(编辑:郭恒)

猜你喜欢
读写结合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