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领“奖”了吗?

2019-06-11 12:04王敏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鸡翅奖品唐僧

王敏

【思路点拨】

像这类一个字的作文题,乍看上去不太好写,因为话题的中心被死死地束缚在一个字上,但细读题干,你就会发现,破题的思路其实就藏在这里。

比如,本题题干中就出示了“奖”字的两个义项。第一个作动词,是奖励、夸奖的意思。我们不妨由此设想:谁奖励谁?为什么要奖励?从获奖者身上,我们能学到什么?第二个是名词,是为了鼓励或表扬而给予的荣誉或财物等。可作如下思考:谁得到了什么荣誉?他做了什么事?得奖前后的情况怎样?对别人有什么影响?由此叙述一个与“奖”有关的故事。如:某人老实本分、勤劳能干,可买彩票中了大奖后便不再工作,整天吃喝玩乐,最后还为追求刺激而吸了毒品,好端端的一个人,竟让彩票给毁了。

当然,也可以求异思维,选择“有些奖不是颁给最佳的,而是颁给最差的”这个角度入手,如“金酸莓电影奖”,就是一个具有恶作剧性质的民间奖项,它专门评选最差的电影,并对表演不佳的演员进行嘲讽。再换个角度思考,可以写写不同的人对待奖品的态度。有的人总拿奖品来炫耀,而有的人却把奖牌拿给孩子当玩具。再换个角度拓展思维,其实,生活每时每刻都在给予我们奖品:一声鸟鸣,使我们精神抖擞,心情舒畅;一次批评,使我们改过自新,奋发向上;一个困难,使我们认识不足,扬长避短。我们理应好好珍惜这些奖品。诸如此类的思路,皆可入文。

【文题展示】

“奖”,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这样几个义项:1.奖励;夸奖:褒~/嘉~/有功者~。2. 为了鼓励或表扬而给予的荣誉或财物等:得~/中~/发~/一等~。

请结合生活体验,围绕“奖”,展开联想和想象,写一篇作文。要求:(1)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通过叙述自己收到一封获奖信之后,同学、家人的各种不同的表现来凸显主题。

“得奖”之后

◎程梓莘

“哇!小作家,这是北京作家协会寄来的信,好羡慕你哦!”

“哇!文曲星,你的大作要被选入《中国青少年优秀作文选》了!”

“哇!你还要到首都去领奖呀!”

我在同学们此起彼伏的赞叹声中飘飘欲仙,却言不由衷地说,“其实你们的作文写得比我好多了。”

刚才下课时,语文老师递给了我一封信,说这可能是一封获奖信。我迫不及待地拆开信封,果然是说我的作文《错位游戏》获得了一等奖。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惊喜的事呀!可我还没有仔细把信看完,信就被同学们抢走了。

半年前,我的《错位游戏》一文发表在《襄阳晚报》上,当时还拿了二十元的稿费呢,每次看着报纸上我的名字以及“湖北省襄阳市第四十二中学”的校名就觉得非常骄傲。真没想到,这篇小文居然被××杂志社看中了,要编入《中国青少年优秀作文选》,还可以到北京领奖,这是真的吗?

等信再回到我手上时,都有点破损了。

我揣着信又蹦又跳地回到了家,立刻将这封信拿给妈妈看,妈妈自然十分高兴,连连称赞:“我女儿最有出息了!”“那你打算怎么奖励我呀?”我跟妈妈撒娇。“我的乖女儿想要什么奖励都行呀!”妈妈爱抚地摸摸我的小辫子说。

过了一会儿,爸爸下班回来了,我又急忙把信拿给爸爸看。爸爸仔细地把信读了一遍,问道:“你的作文入选了,他们非但不给你稿费,竟然还需要你交180元版面费,这合理吗?”爸爸指着信中第二页的一行文字让我看。我又仔细地读了一遍,不仅要交版面费,还要交一等奖证书的制作费100元;如果不去现场领奖,他们也可以把东西寄给我,但需另交50元的快递费。刚才只顾高兴了,怎么都没仔细琢磨呢?这不明显是骗子吗?但我仍不死心,拿出爸爸的手机搜索出版社的名称,可却怎么也搜不到。刚才还在天堂闲庭信步呢,现在却一下子跌入了深渊,这样强烈的落差让我有些承受不了,浑身无力地瘫在沙发上。爸爸见我这样,安慰道:“别太难过,吃一堑,长一智,换个角度看,这是好事呀!”

通过这次“获奖”,我明白了遇事不要让高兴冲昏了头脑,一定要冷静,要有自己基本的判断,尤其是不能轻信别人,更不要让虚假的东西影响自己!

(湖北襄阳市第四十二中学)

点评

习作重在写“我”“得奖”后的情况,选材独特。没想到,收到的获奖信却是骗人的敛财信,这是小作者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意在借此告诉人们“遇事要冷静,不能轻信” 的道理。习作开篇就写同学们的赞扬,画面感十足;然后运用插叙的手法交待事情的起因,接着写爸爸妈妈对“我”获奖的不同态度;最后写自己从中悟出的道理,思路清晰,结构井然。此外,善于运用语言和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使人物形象立了起来,也是本文的一大亮点!

写家庭的某次趣味颁奖典礼,从而再现家庭成员间和谐友爱的场景。

我家的“颁奖晚餐”

◎张嘉艺

元宵节,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边品尝美食,邊看电视上的“颁奖晚会”。

“我们来个‘颁奖晚餐怎么样?”受电视节目的启发,我提议道。

“还是小艺有创意,我赞同!”爸爸边说边给奶奶倒了杯红酒,“那你准备给奶奶颁个什么奖呀?”

“肯定是‘最佳厨师奖啦,论厨艺,非奶奶莫属!我最爱吃的就是奶奶做的可乐鸡翅了。”妹妹夹起一个鸡翅塞进嘴里,吃得津津有味。

“奶奶还是个热心肠呢,帮了东家帮西家,四邻八舍谁不夸咱奶奶好!”听了我的话,大家都点头称赞。

“远亲不如近邻嘛,能搭把手就搭把手,做的都是些小事。” 奶奶倒显得有点不好意思了。

“那我就授予奶奶‘活菩萨称号!”我大声宣布,“敬‘活菩萨一杯!祝奶奶健康长寿!”酒杯碰出了欢乐的歌。

“小艺,那给我颁个什么奖?”妈妈急不可耐道地说。

“你嘛,天天给我们念紧箍咒,那不活脱脱一唐僧吗?”妹妹扮个鬼脸说。

“我若不给你们念紧箍咒,你们的成绩能好起来吗?”妈妈显得有点委屈。

“孩子们是夸你呢,像唐僧一样白白净净的,多好看呀!” 爸爸连忙打圆场。

“那我就授予妈妈‘唐僧称号!” 我大声宣布,“敬‘唐僧一杯!祝妈妈早日取得真经!”

“那我是唐僧,你爸爸又是什么?”妈妈追问。

“爸爸是我们家的润滑剂。记得那次我和妹妹想去看电影《嗝嗝老师》,您不同意,爸爸不知施了什么魔法,竟让您改变了主意。爸爸不就是那和事佬——沙和尚嘛!”我欢快地说道。

“这个说法倒蛮贴切的,来,敬‘沙和尚一杯!祝我们家的顶梁柱永远开心快乐!”妈妈提议,爸爸面露喜色。

“那你们两个小鬼头,一个是孙悟空,一个是红孩儿,虽顽劣成性,但都尊老爱幼,脑瓜子也挺灵活的,是我们家的开心果!赏你们一人一个鸡翅。” 爸爸夹起鸡翅,放在我和妹妹的碗里。

“这鸡翅还是得给‘活菩萨吃,没有奶奶,哪儿来我们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呀!”我夹起鸡翅放在奶奶碗里,奶奶乐得合不拢嘴。

“因为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有福就该同享……”电视里应景地飘来甜美的歌声。

(湖北襄阳市第四十二中学)

点评

“颁奖晚会”改成了“颁奖晚餐”,一字之差,趣味尽显,单看题目就胜人一筹。习作聚焦于餐桌上一家人的闲谈,不蔓不枝,比较紧凑。作文以语言描写为主,夹杂着动作、神态和心理描写,使人物形象成功地跃然纸上。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小作者非凡的想象力,奶奶是“活菩萨”,妈妈是“唐僧”,爸爸是“沙和尚”,“我”是“孙悟空”,妹妹是“红孩儿”,你别说,这些称谓倒是非常贴合人物的性格特点,让人读来不禁为小作者的奇思妙想连连叫好!

猜你喜欢
鸡翅奖品唐僧
Thinking思考
唐僧师徒再就业
可乐鸡翅——我的最爱
可乐鸡翅
我的“唐僧”表弟
可乐+鸡翅=可乐鸡翅
折磨人的奖品
可乐鸡翅
惹人喜爱
获奖名单看过来,奖品发放请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