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教育人文性的缺失与构建研究

2019-06-11 06:30蒋苏陈刚
当代体育科技 2019年2期
关键词:构建措施现状

蒋苏 陈刚

摘  要:随着我国体育教育改革步伐的不断前进,学校体育教育的各种不足被不断挖掘出来,其中人文性的缺失成为广大体育研究者们争相探索的课题。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研究体育历史、辩证体育教学逻辑以及分析体育教学案例等方法研究了体育教育人文性的内涵和意义,并结合学校体育发展人文性教育的现状分析,从宏观理论和细节实践两个方面分别提出了构建学校体育教育人文性的具体措施,以期为体育工作者们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案例。

关键词:体育教育人文性  现状  构建措施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1(b)-0059-02

随着21世纪的到来,“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也随之被提出。“以人为本”的教育宗旨是时代对学生主体性的召唤,社会群体希望通过教育能够充分培育和弘扬人的主体性。然而,纵观我国体育教育历史,真正做到人文性体育教学的学校屈指可数。

1  体育教育人文性的内涵和意义

1.1 内涵分析

中国古代文学认为“人文”即礼教文化,西方文学则认为“人文”是以人为中心的思想体系。结合两者分析,体育教育人文性主要在教学观念和教学内容两个方面能够表现出自身内涵。教学观念方面,体育教学要求以学生为本,注重健康身体的塑造以及生命力的开发[1]。教学内容方面,体育人文性教育要求教育者必须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进行目标制定、方法运用、效果评价、教材选择,并从“人”的角度理解体育教育,将人性化内涵切实融合到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1.2 意义阐述

从某种程度上讲,人文性是通过情感、信念、思想、价值追求来体现的。而体育教育人文性能够较好地反应学生的精神状态,表达学生信仰追求。人文主义的体育教育包含知识、体能、技能、信仰、理想等各个方面,与传统的早期体育教育不同,现代化的人文性体育教育更全面、更具体。并且,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体育教育始终同步发展情感和体能,以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人。

2  学校体育教育的现状分析

2.1 教学目标方面

受整个教育体系的影响,体育教学对学生价值平衡非常不合理,完全颠倒了学生生命价值和体能价值的次重比例。一直以来,体育教学无视学生生命价值教育,过度重视学生劳动价值和能力价值的提升,将技能作为唯一教学目标。这种单一的教学目标限制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一味地进行动作重复和技术练习,导致学生机体僵硬化、机械化,同时思维能力单一化、呆滞化。故此,体育运动员始终无法摆脱“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定论[2]。体育教育者为了实现技能第一的目的,完全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的培养。然而,每一个被忽略的内容都深刻影响着学生个性、价值、尊严、人格的发展和完善。

2.2 教学方式方面

长时间以来,为了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学校始终采用“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固定教学方式。整个体育教学过程封闭化、程式化。长此以往,学生将会被物化,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成为一个装载体育技术、知识、动作的容器[3]。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2.3 教学资料方面

根据目前我国体育教学的所有教学资料分析,其老旧的教学内容是阻碍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还存在项目内容介绍不完整,分类不全面等问题。更有甚者,部分教材中还出现项目技术动作配图不正确的现象,严重误导学生掌握技术动作要领。

2.4 教学评价方面

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学评价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常规的教学评价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对学生进行考核。主要考核运动技能和体育知识,通过笔考和体能测试的方式了解学生文化素质和体能素质[4]。第二步,对学生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缺乏人性化,没有充分考虑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性。另外,程序化的教学评价标准没有关注到学生体育修养、行为习惯、人格养成方面的影响,单一的以技能考核作为学生成长和进步的评价依据。这种评价体系既不全面又不正确,不仅偏离了体育教学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还与培养学生人格修养的教学宗旨背道而馳[5]。

3  学校体育教育人文性的宏观理论构建

3.1 树立“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

新世纪环境下,体育教育要求以学生健康为第一要务,学校体育教育必须树立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6]。真正意义上的健康并不简单,包括生理、心理和精神三个方面。对此,学校体育教育人文性理念构建应该从这三个方面进行。首先,学生生理健康方面。生理上的健康相对比较容易控制,学生长期进行体育运动,就能增强学生身体免疫系统,从而保证生理健康。其次,学生心理健康方面。这是一个较难控制的问题,学生处于复杂的社会环境中,需要面对或经历的事情千奇百怪,学生自身心理承受能力也良莠不齐[7]。为了切实构建体育教育的人文性,学校必须以“健康第一”作为教学理念,积极帮助学生在心理、生理和精神方面达到健康状态,才能实现学生身心的全面成长和个性发展。

3.2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

想要突破教育目前的困境,就必须摒弃原有的没有成效的教学思想,积极改革创新,探索新的教学思维。就构建体育教育人文性而言,必须彻底舍弃原有的“三个中心”,积极采用“一个中心”教学思想,并结合理论与实践进行学生人文性教育。注重主观条件,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校体育应该秉承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构建属于自己的特色教学体系。在人文性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着重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将原有低境界体育教育升级成为高境界体育教育。教师可以围绕学生发展需求,充分刺激学生发挥其思维创造能力,成为体育教学的先锋者。

3.3 秉承以人为本的教学精神

体育教育的人文性构建过程中,应该将以人为本的教学精神渗透进每一个建设环节。针对这些建设环节,以人为本的教学精神应该具体地体现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上、教学评价体系的依据上、甚至是教学方法和内容的选择上。就教学目标而言,体育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全面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了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人性化,必须作为教学前沿的直接目标,不应该作为技能传授的隐藏目标。就教学内容而言,教学内容是服务于教学目标的。就教学模式和方法而言,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体现出教学模式和方法的人文性。

4  学校体育教育人文性的细节实践构建

4.1 加大媒体宣传

针对学校体育教育人文性的构建,除了理论意识上的建设,还需要具体的细节建设。对此,学校应该加强媒体对体育人文性教育的宣传力度,其中,具体的宣传方式有以下几种:第一种,广播宣传;第二种,视频宣传;第三种,图册宣传。

4.2 重视班级锻炼

目前,我国所有学校对学生体育教育都是以班级为单位独立开展体育锻炼的,班级体育锻炼不仅承担着体育教学的任务,还肩负着活跃学生课余文化生活的责任,是学校开展体育文化活动的主要途径之一。有组织、有纪律的体育锻炼能够激发学生的锻炼意识,提高锻炼效率和质量。受团体氛围的影响,个体之间会相互竞争、相互鼓励,达到集体提升进步的效果。这种感情是能够伴随学生整个生命旅途的,具有影响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能力。

4.3 举办体育比赛

就构建体育教育人文性而言,举办体育比赛无疑是最好且最有效的方式。在所有学生的内心深处,总是隐藏着不安定的、暴动的竞争因子,学校可以利用这一心理特点,举办各种体育比赛,释放学生压制的运动能量,使其充分爆发。体育比赛的举办不仅能激发学生的体育潜能,还能培养学生集体意识和团体精神,同时也能锻炼学生努力拼搏、坚持不懈的运动精神,坚定学生永不言败的体育信念。

4.4 组织知识讲座

在学校体育教育人文性的构建过程中,丰富学生体育知识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为了实现学生体育知识的积累,学校应该尽可能多的组织体育知识讲座。讲座可以分为体育基础知识教学讲座和体育知识拓展研究讲座[8]。对于体育知识拓展研究讲座,可以让学生洞悉体育发展的前沿动态,拓宽学生视野,开阔学生体育思维。

4.5 建设校运动队

从一定程度上讲,学校运动队建设是整个学校体育文化建设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作为社会与学校对接的窗口,校运动队必须充分发挥自身凝聚作用,让全校师生团结合作,真正成为一个整体。为了形成全校团结的和谐局面。

5  结语

综上所述,学校体育教育人文性的缺失严重制约学生成长和发展,阻碍我国体育教育事业发展和强大。因此,重新构建人文性体育教育是我国体育教育持续性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体育培养学生人格修养的重要途径。通过上述提出的具体构建措施,相信我国体育教育人文性一定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和体现。

参考文献

[1] 覃剛.近代以来中国学校体育教育人文向度的失落与重构[D].华中师范大学,2013.

[2] 土小红,梁法泽.浅谈我国学校体育人文性的回归[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54-56.

[3] 蒋吉.体育教学人文性的迷失及其重构[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6(5):18-19.

[4] 袁惠生.“人文性”现代体育教学思想探析[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6(8):160,159.

[5] 潘凌云.体育教学人文性的迷失及其重构[J].浙江体育科学,2004(4):96-99.

[6] 王爱国,龚喜军.关于学校体育中人文教育途径的探讨[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5(5):81-82.

[7] 王佳茵.学校体育的人文教育思考[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14):372.

[8] 薛岚,王章明.体育人文教育与和谐校园的构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12):105-108.

猜你喜欢
构建措施现状
电力信息通信一体化运维体系的构建研究
让语文课堂摇曳生命之绿色
中职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模式构建
基于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企业化探讨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