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建设发展背景下粤港澳文化融合

2019-06-11 11:05王昊
新丝路(下旬) 2019年4期
关键词:文化精神发展机遇区域合作

王昊

摘 要:粤港澳大湾区(以下简称大湾区)的形成有着历史的必然,也有着极其复杂社会积淀和文化背景。十九大关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和对外合作计划,为大湾区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不断迈上新的高度,提供了机遇。大湾区的广州、佛山、肇庆、深圳、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9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形成的城市群各城市,产值、物流、教育、文化、环境、外贸等差异迥异,如何抓住抓住国家“一带一路”机遇,在其沿线65个国家的合作与发展中,做到十一城市群的整体腾飞,大湾区的内功修炼需要区内在文化心理上有共通的共识。

关键词:文化精神;发展机遇;心理共通;区域合作

一、大湾区在发展中历史的机遇和疑难

改革给珠三角9城市提供了天时、地利和人和的内外部发展条件,古人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那么广州等9城市靠近港澳以及与境外的千丝万缕的练习就是其的人和构成诸多因素之要。珠三角的发展渐渐地将港澳的发展与内地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尤其是“CEPA”的颁布和实施,珠三角9城市与港澳渐渐地融合起来,大湾区也从数年前发生起步到初具雏形,也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认同。

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先决条件和积累,大湾区的发展也具备了这些发展因素。国家政策的推动、境内外人才、资金、技术和资源的涌入,让过去的四十年让珠三角乃至我们国家成了有改天换地般变化的黄金时期。作为大湾区较好的把握了历史,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其他区域。广东1978年GDP人均370元(人民币,下同),1989年GDP人均2251元,2009年GDP人均41166元,2016年GDP人均72787元。2016年,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9512.05億元,增长7.5%,虽然增幅同比回落0.5个百分点,但比全国高0.8个百分点。如果把广东当作一个独立的经济体,在世界排位约居第十六位。香港1978年人均名义GDP3924元(美元,下同),1989年人均名义94361元,2009年人均名义30698元,2016年人均名义43649元。在全国发展中,香港的发展依然显著。

2016年,珠三角九市实现生产总值67905.33亿元(人民币,下同),其中广州、深圳gdp均接近2万亿元,珠海gdP2215亿元,佛山gdP约8600亿元,东莞也达gdp6770亿元、惠州gdp3000.7亿元,肇庆gdp2070亿元,中山gdp3200亿元。人均收入大湾区其他城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018年世界几大湾区GDP:

港珠澳大湾区:16418亿美元;东京湾区:17742亿美元;纽约大都会区:16575亿美元;旧金山湾区:7812亿美元。

可见,在国家港珠澳大湾区建设大战略的促进下,港珠澳弯曲建设的前途是光明的。经济的发展,对于文化融合也提供了物质基础。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曾经论述,存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那么经济基础的存在,也影响和决定了人们的文化内涵和意识。大湾区的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很长的历史阶段都受到了外国列强的殖民和统治。西方外来政权的文化、政治、宗教、行为、历史、习惯、风俗、饮食、通婚、贸易等等,都从各个方面渗透到了当地居民的各个环节与生活,也在香港回归祖国大家庭以后展现出特别行政区居民行为的外国列强殖民后的文化印记。

公众场合对于国旗的不敬,立法委员对宣誓过程的亵渎与敌视,大范围的游行,对于内地旅游购物人员的骚扰和攻击,虽然有很多内在和外在原因,有些人强调外在因素,但是“苍蝇不叮无缝的蛋”,究其原因某些文化意识的差异与对立,是部分走上街头的各色人群内中的催化剂和反应剂。

如何会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社会现象,尤其是避免在部分年轻人之间产生背离中国的思想意识,增强两个特别行政区人儿民的对国家认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向心力,这是国家有关部门和大湾区乃至全国人民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二、文化的力量是巨大的,其的相互沟通与融合需要努力和付出

文化是什么?一般认为,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基于这个概念,港澳地区长期悬于域外,构成人员百多年来受到异域文化浸淫,文化差异也日益异于传统的中国文化。文化的差异,是非观、美丑管、道德观也发生了变化。有人称,假如个体的人是珍珠,那么文化就是把珍珠串起来的“线绳”。如何真正用好文化的“线绳”把大湾区的每一个人的心灵与中国大家庭紧密地串在一起,这是个很巨大的社会工程。

首先,要让港澳特别行政区每一个人,在国家发展的大格局中,不断树立自身的文化自信。18大以来,党中央根据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提出在全体国人中间大力提倡树立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尤其是文化自信,让每一个及大地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随着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外交流的频繁和取得的累累外交成果,尤其是“一带一路”所取得的成就,对于中华文化的张扬,产生了有力地推动作用。文化自信根本就是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港澳地区的历史特殊性,决定了文化对西方的膜拜,其也是外来人口比例较大的区域,外来文化的彰显和内地在思想文化建设的忽视与失误,都或多或少的影响了特别行政区的对中国文化的深入与宣传造成了负面影响。

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因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更因为"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18大以来的思想文化建设和文化自信在国民中的重新树立,对于外来不良文化的抵制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猜你喜欢
文化精神发展机遇区域合作
长三角区域生态利益平衡及其法治保障
对区域合作的思考(一)
亚太区域合作的话语消退与重新激活
探讨天然气化工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带一路”战略下银行金融市场业务的发展机遇
教师文化建设是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根本保障
辽宁沿海经济带区域旅游合作研究
新媒体电影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从中西宗教差异中透视中国文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