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实践研究浅析

2019-06-11 10:26李永刚陈玫
天工 2019年2期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实践

李永刚 陈玫

[摘 要] 自从2011年现代学徒制率先在江西新余试点以来,已经走过了7年的实践之路。作为英国职业教育复兴的重要体制,现代学徒制在西方社会取得了卓越的成就。然而因为现代学徒制实践时间较短,资格认证体系不健全,校企合作缺乏外部约束,尽管现代学徒制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仍然有很多地方出现将现代学徒制当作给企业提供重复性廉价劳动力的现象,这造成了现代学徒制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英国;实践;职业教育

现代学徒制起源于英国,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社会有着深厚的学徒制传统,在现代为扭转职业教育缺乏实践和技能培养的弊端,英国将传统学徒制改为工学结合和具有完善资格认证制度的现代学徒制,类似的模式还有德国双元制、新加坡教学工厂等。我国现代学徒制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进一步深化,行业协调、企业参与逐渐规范,人才培养模式逐渐多元化,和国外企业合作逐渐增多,大众汽车等专业课程体系逐步增加,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产、学、研、用、培”五位一体的新模式逐渐建立,办学吸引力和社會培训质量逐步提高,专业水平和人才质量都大幅提升。

一、现代学徒制实践的问题

1.现代学徒制实践整体环境有待优化

部分职业院校学生学徒制体系建设不完善,学生权益缺乏法律保障,没有像英国一样建立合理的最低薪酬保障体系,法律规制缺位。职业教育还是重学历轻技能,整体社会氛围不如西方,社会对职业教育还存在偏见,职业院校以升本为目标,导致整体环境较差。行业企业参与热情不高,政府缺乏补贴支持,企业培训成本较高,培训专业课程不足,培训人才流失率较高,企业资质也没有明确规定和认证标准,长效机制没有建立起来。更为重要的是没有建立起英国的职业资格体系,考证环节漏洞过多,人才培养标准不规范,对学徒缺乏有效的考核标准,企业师傅缺乏标准化培养方案,导致培训中零散、随意。

2.教学团队不过硬

现代学徒制受到传统师徒观念影响,缺乏现代契约精神,导致学生在学习中杂活过多,而相应技能学习较少。职业院校本身双师型教师不够多,企业师傅专业理论不足,校企双方导师缺乏有效沟通,教学环节存在割裂,创新及实践能力培养不足,企业也缺乏对师傅的激励措施。我国职业院校学生缺乏身份定位,常常被当作廉价劳动力,对学徒制管理过程不严格,学生掌握的技能少,干的重复性工作多,或者是学生存在跑单现象,或者企业存在压榨现象。

3.课程开发能力较差

职业院校课程开发能力较弱,目前现代学徒制培养以和大众公司等国外企业合作为主,利用企业的课程。而国内中小企业不具备课程开发能力,课程实践性和体系化难以结合,大部分学校资金较少,不具备建设大型实训基地和技能开发能力,所以在教学流程、考核标准、校企衔接和分段培养上都存在问题。

二、我国现代学徒制实践发展的对策

1.优化整体环境

首先在法律上确保现代学徒制实践的基础,打破现有“招生招工机制”,确保双师型教师建设,能够引入开放型人才,对企业实行财政补贴、资金支持、税收减免等政策并监督执行,提高企业和行业参与的积极性。建立教育部门监管、行业引导、企业参与的体系,对企业资格进行严格审核,建立准入机制,在政策层面上保证企业的主体地位和权利,提升企业所能获得的利益,降低企业培训成本。完善技能标准与资格认证体系,参考英国经验由产业部门技能委员会体系来开发学徒制技能标准,并负责职业资格证书管理和培训政策的制定。建立网络参与平台,并且由政府建立资金管理体系,统一职业资格标准,比如16岁以下建立初级职业资格,16岁以上根据职业技能熟练程度建立中高级资格证标准。将资格证和学历挂钩,可以尝试弹性学制和学分制,将企业学徒实践转化为学分。

2.强化教学管理和教师队伍建设

学徒制管理过程必须要严格按照标准执行,杜绝将学生当作廉价劳动力,严格按照国家职业资格及人才培养方案执行。规定学生的最低薪酬和绩效薪酬,导师必须要严格遵照规定,确保学生学会技能,避免与教学实践无关的工作,校企双方协定建立质量监控与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引入第三方监控。建立科学的导师聘任与考评机制,完善开放式“双导师”教学团队的建设机制,建立导师考核标准。

3.开发实践性课程

要开发适用于现代学徒制的课程体系,以企业为中心,以工作为本位,所有参与利益方都要为学生提供知识、技能和职业发展课程规划,学校要确保教学资源和教学基地建设,企业要具备强大的教学实践能力,可以参考大众等企业课程,针对不同学科设置课程内容。

参考文献:

[1]陈俊兰.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4.

[2]吴育红.赋予现代学徒制内涵的院校建设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93-96.

[作者简介]

李永刚(1971—),男,汉族,江西吉水人,本科,高讲、高工,研究方向:土木工程(建筑类)。

陈玫,(1988—),女,汉族,江西南昌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建筑设计。

[作者单位]

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编辑:原琳娜)

猜你喜欢
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实践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