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兼职现象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19-06-12 03:10余璐璐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5期
关键词:生活费性格家庭

余璐璐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宁波 315012)

1 问题的提出

大学生兼职指的是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从事有偿劳动的行为。[1]近年来,高职院校学生对兼职的兴趣日渐浓厚,兼职学生比例逐年上升。严峻的就业形势和高昂的学费及生活费加剧了兼职现象的发展。[2-3]但事实上,高职院校学生兼职存在不少问题,盲目兼职,因兼职忽视学业或深夜归校的现象比比皆是,学生个人、学校、社会三方都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因此,高职院校学生兼职现状及兼职影响因素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全面了解大学生的兼职需求,才能有效加强兼职监管与指导,从而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家庭、学校、社会四个层面提出可行性的建议,以期为高职学生做好兼职规划及职业生涯规划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2 调查研究设计

2.1 研究对象

宁波地区高职院校大一、大二、大三学生。

2.2 抽样方式

本文选取了三所在甬高职院校进行调研,研究样本通过分层式抽样的方式随机选取,调查对象涉及理工类、经济管理类、艺术类、语言文学类等专业,共抽取了500名高职院校学生,回收问卷490份,有效回收率为98%。

2.3 研究假设

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高职院校学生的个人因素(性别、年级、专业、性格)、家庭因素(家庭结构、家庭区域、父母态度)、经济因素(月生活费、月平均消费、家庭经济情况)、在校表现(成绩、受资助情况、任职情况)等与学生兼职行为呈显著相关,并对对学生兼职行为产生显著影响。

2.4 变量编码

便于数据分析,现将调查问卷内容进行重新编排,确定1个因变量和4个自变量,自变量又可细分为14个,其中,性格这一自变量是根据性格内外倾测试量表对学生性格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分为3个等级。具体参见表1。

2.5 数据处理

本文数据用SPSS 19.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交叉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

3 分析与讨论

3.1 高职院校学生兼职现象总体情况分析

掌握样本总体情况后,经统计发现,从事过兼职的高职学生比例高达57.1%,其中经济管理类专业从事兼职的学生最多,占66.3%。在兼职学生中,兼职时间超过半年以上的达51.8%,超过三个月以上的达87.5%;35.7%的兼职学生每周兼职时间超过16小时以上,71.4%的兼职学生每周兼职超过8小时。此外,48.2%的兼职学生平均月收入在600元以上。从统计结果看,兼职现象在高职院校较为普遍,兼职种类包括教育培训、营销促销、餐饮服务、网上兼职等各个行业,但多达71.4%的学生表示兼职工作与专业不相关。在兼职目的方面,同学们看法不一,64.3%学生认为兼职是为了经济目的,51.8%学生认为兼职可以锻炼个人能力,增加社会阅历,也有44.6%的学生认为兼职可以打发闲暇时间,结交更多朋友,还有32.1%的学生认为兼职是源于从众心理。总体来说,多数高职学生对兼职持肯定态度,参与兼职的愿望较为强烈。

表2 变量编码

表2 个人因素对兼职行为的影响

表3 家庭因素对兼职行为的影响

3.2 高职院校学生兼职行为影响因素的交叉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

将因变量是否从事过兼职与个人因素、家庭因素、经济因素、在校表现等四类自变量运用SPSS 19.0进行交叉分析及χ2检验,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统计数据显示,在个人因素方面,性别、专业与兼职行为相关度不高(P=0.668;P=0.340),P值均大于0.05(见表2)。但学生所处年级与性格与兼职行为显著相关,并对兼职行为有显著影响,具体统计数据如表2所示(其中性格这一变量通过“性格内外倾测试量表”统计测试分数后赋分得到)。大一学生的兼职优势比是大三学生的0.092倍,大二学生的兼职优势比是大三学生的0.349倍,即大三兼职的可能性分别是大一及大二学生的10.869倍及2.865倍,这与大一年级学生对学校周围环境不熟悉及学业任务繁重有关。就性格来看,外向型性格的学生兼职的优势比为内向型学生的7.704倍,表明外向型性格的学生更倾向于寻求兼职机会,得到的兼职机会也较多。

在家庭因素方面,家庭所在地对兼职行为的影响并不显著。不论是城镇或农村家庭的学生,从事兼职的比例差别不大,分别为城市55.1%,农村59.2%;省内58%,省外52.9%。然而,是否为独生子女家庭与兼职行为呈显著相关(P=0.000),且非独生子女兼职的可能性是独生子女的11.628倍(见表3)。同样,父母的态度对子女的兼职行为也有显著影响,持父母持支持态度的学生兼职的优势比是父母持反对态度的7.795倍。

就经济因素而言,月生活费、月均消费与家庭经济状况均与兼职行为呈显著相关,P=0.000、P=0.000、P=0.023(见表4)。其中,月生活费为1000元以下的学生及月生活费为1000~2000元的学生兼职的可能性分别为月生活费2000元以上的12.375倍及10.406倍。月均消费为2000以上学生的兼职优势比分别为月均消费1000~2000元、月均消费1000元以下学生的3.257倍及40倍。而从家庭经济状况看,贫困家庭的学生相比富裕家庭的学生,兼职的优势比为3.215。统计发现,家庭越贫困,月均消费越高,高职学生的兼职热情越高。

表4 经济因素对兼职行为的影响

表5 在校表现对兼职行为的影响

从在校表现来看,班级成绩排名、是否担任干部与是否获得奖学金均与兼职行为呈显著相关。可见,成绩及校内任职情况也是影响兼职的重要因素。与班级成绩在上游与中游的同学相比,成绩处于中游的更倾向于从事兼职工作。从未获得奖学金的学生兼职的优势比是获过奖学金的14.084倍;在校内无职务的学生兼职的优势比是有职务学生的6.329倍(见表5)。担任学生干部的学生兼职的比例仅为28.1%。

4 研究结论与建议

研究发现,多于半数的高职学生均有过兼职经历,高职院校学生对兼职工作有较高的积极性,但兼职的技术含量与专业相关度不高。学生的年级、性格、是否独生、父母态度、月生活费、月均消费、家庭经济情况、班级成绩排名、是否校内任职、是否获得奖学金等因素对兼职行为有显著影响。通过问卷调查与个别访谈,本文认为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等应加强对大学生兼职问题的关注。

4.1 社会层面:加强校地联系,健全保障体系

政府和社会对高职学生兼职问题应承担一定的责任。政府层面应加强兼职市场的监管,通过正规渠道、建立专门网站提供兼职信息,规范大学生兼职市场,保护学生权益。此外,用人单位也应加强与学校的联系,为高职学生提供合适的兼职岗位,促进高职学生在良好的市场环境中长知识,增才干。

4.2 学校层面:设立专业机构,提供有效指导

高职学生由于其身份特殊性,在大学阶段不仅要加强理论学习,也要锻炼实操技能。一方面,学校相关部门,如创业学院应设立专门的兼职指导机构,从大一年级开始,针对性地对高职学生兼职进行有效指导,引导学生兼职与未来职业规划保持一致;另一方面,各学院各专业也应将兼职与专业有机结合起来,将产学研统一起来,加强校企合作,开展顶岗实习,在加强专业学习的同时,培养职业技能,增强职业素养,实现双赢互惠。

4.3 家庭层面:树立正确观念,积极关心引导

研究发现,家庭因素对学生兼职有较大影响。作为家长,应主动关心高职学生的兼职情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兼职观念,引导学生寻找“含金量”高的兼职,而非单纯重复的体力劳动。

4.4 学生层面:合理安排时间,做好兼职规划

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兼职的专业相关度不高。大学生兼职应不跟风,不随流,从个人的实际出发,做好兼职规划与生涯规划。作为高职学生,首先应摆正心态,明确兼职目的,树立健康的兼职观,正确处理好兼职、学业、生活之间的关系。此外,在兼职中,防范侵权现象,谨慎选择工作类型,注重兼职过程中的收获,而非眼前的经济利益,努力在兼职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猜你喜欢
生活费性格家庭
发愁
猫的性格爪知道
未满60周岁四种情形可主张被抚养人生活费
@大学生每月需要多少生活费?
家庭“煮”夫
关于进一步规范生活费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恋练有词
你的性格像《哆啦A梦》中的谁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