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山岳型风景资源生态影响评价
——以遵义市娄山景区基础设施工程为例

2019-06-14 07:57李晓波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9年5期
关键词:山岳植被风景

覃 朗 李晓波

(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贵州贵阳 550002)

引言

贵州属云贵高原的一部分,设立的风景名胜区大多以高山和河流为景点,符合山岳型风景资源的特征。本文主要分析项目建设对山岳型风景资源的生态影响,旨在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理论性的参考意见。

1 项目背景及概况

遵义娄山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遵义市汇川区、红花岗区、播州区及桐梓县境内,面积212.86km2。近年来,娄山景区旅游业发展较快,全国各地游人大量来到景区,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但由于基础设施不配套,旅游服务设施短缺,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

遵义娄山景区基础设施工程是旅游接待区的配套工程,包括自然生态保护、游览步道、停车场、供水设施、污水处理设施、环卫设施、公厕等。工程的建设会对生态产生直接影响,鉴于其所在区域的高敏感性,需对工程建设产生的生态影响做出客观评价。

2 生态影响评价内容

山岳型风景资源的定义为:指山地中相对高差大于200m的山岳所持有的地貌、地质、动物等具有较高生态价值与观赏价值的自然资源。娄山景区山地相对高差达到了668m,区内的地形地势变化多样;并且景区内动、植被种类繁多,资源丰富,因此娄山景区属于山岳型风景资源。本次分析主要按照《山岳型风景资源开发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HJ/T6-94)对生态影响进行评价。

2.1 评价内容

根据《山岳型风景资源开发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HJ/T6-94),通过规划指标、景观指标、环境质量指标、环境感应指标、人为自然灾害预测指标,对该项目进行生态综合评价。

(1)规划指标

规划指标是开发建设项目用地的可行性指标,即规划确定的各类型地域中允许或限制的开发建设活动的规定和要求。

本项目建设地点处于旅游接待区,是以住宿、餐饮及娱乐等旅游服务为主的功能区,建设区域没有景点分布,根据HJ/T6-94,评价区景观级别为一般保护区,本项目包括划定植被保护和恢复植被区域,满足规划指标的要求,是允许的开发建设活动,项目用地可行。

(2)景观指标

景观指标是以建设项目与风景资源背景之间景观相融性来衡量的指标。采用HJ/T6-94中的景观指标分级标准,确定景观相融性等级。

表1 项目建设后景观相融性评价表

通过对建筑物形态、色彩质感的分析,该项目总记分68分,属于3(可)级,表明项目能较好的与原有景观相协调。

(3)环境感应指标

环境感应指标是衡量游人对游览区环境卫生及拥挤程度在心理上和生理上基本要求的指标。

项目建成后,在环境卫生方面,对有可能造成恶臭的公厕等场所,有管理和防护措施,基本可以达到“不可觉察”的标准要求。对非垃圾收集场所制定了较好的方法措施,使用外表美观的垃圾箱收集,可达到“不得发现”的标准要求。

本项目总占地面积仅占娄山关景区总面积的0.05%,小于标准2.0%。景区游人密度20m2/(人·d),旅游区拥挤度可达到标准要求。

(4)环境质量指标

由于景区植被覆盖率较高,大气环境可以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2)一级标准;生活污水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一级标准回用于绿化,不外排。生活垃圾收集后运往景区外处置,不影响景区环境质量。

在旅游高峰期,客流量的剧增将会导致局部噪声暂时超过标准。在其它时期,环境噪声预计仍可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08)中的1类标准要求。

(5)人为自然灾害预测指标分析

本项目的建设对周围环境属于小范围影响,工程建设期应做好土方调配,尽量移挖筑填,减少弃土数量。施工便道利用现有道路,同时加强施工车辆管理,避免离道任意行驶,以防增加对植被的破坏。建筑施工材料,需进行检测,以防止带入病虫,导致大规模病虫害的发生。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防火教育,杜绝火灾的发生。

2.2 评价结果

根据2.1分析可知,项目建设后,虽然施工期局部植被生态环境会受到影响,但对该景区森林及植被覆盖率影响较少,加之本项目划定了植被保护和恢复植被区域,所以项目对生态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

结语

目前山岳型风景资源的评价方法和技术还不是很成熟,本报告在此方面做了积极有效地探索。这项工作还存在着诸多的局限性,如景观影响评价因子的确定、GIS等技术的全面运用、后期跟踪验证等许多方面还值得继续探讨。

猜你喜欢
山岳植被风景
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植被覆盖度变化遥感监测
基于植被复绿技术的孔植试验及应用
与生命赛跑的“沙漠植被之王”——梭梭
东山寺
南京山岳风景与城市关系历史研究
浅谈山岳救援中T型救援法的使用
动物派对
眺望心中最美的风景
不可错过的绝美风景
公路水土保持与植被恢复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