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超高层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2019-06-17 02:16王小女安徽水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建设分公司安徽合肥230001
安徽建筑 2019年5期
关键词:测温底板厚度

王小女 (安徽水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建设分公司,安徽 合肥 230001)

1 工程概况

华仑国际(芜湖)文化广场二期酒店、办公工程位于弋江区长江南路与利民路交叉口,工程由37层塔楼、5层裙房和2层地下车库等组成,总建筑面积85362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69267m2,地下建筑面积16095m2。塔楼为框筒结构,裙楼为框架结构,局部采用型钢梁—型钢柱框架体系,建筑使用功能为办公、酒店,建筑物总高度168.3m。

基础型式为钻孔灌注桩基础,地下室采用密实级配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为P8。地下室埋置深度最大为-15m,地下室承台混凝土、底板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塔楼为C40P8,裙楼等为C35P8,底板面积约8000m2,一次浇筑混凝土方量约6050m3,其中核心筒底板厚2500mm,核心筒以外为底板板厚分别1000mm、700mm,采用预拌混凝土施工。

2 施工难点和方案选择

①本工程地下室埋置深度深(最深处达15m),且临近长江边,地下水丰富。

②混凝土(C40P8)设计抗渗等级要求高,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难度大。

③本工程地下室底板设计结构在主楼部分未设伸缩缝,要求连续浇筑,不留施工缝,混凝土一次浇筑量大,施工组织难度大。

3 施工准备

3.1 配合比优化和材料准备

3.1.1 设计原则

混凝土配合比采用混凝土双掺技术,合理掺加粉煤灰、矿粉,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通过调控和易性、砂率及粗骨料连续级配等,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3.1.2 材料选用

水:选用饮用生活水,PH值>4.5。

水泥:选用PⅡ52.5级硅酸盐水泥。

砂:选用中粗砂,含泥量要求不大于1.0%。

石:选用连续级配,粒径5~31.5㎜,含泥量要求不大于1%。

外加剂:①减水剂,选用JM-PCA(I)接枝共聚羧酸类高效减水剂。②膨胀剂,选用CAL纤维复合型膨胀剂。

掺合料:①粉煤灰,选用Ⅰ级粉煤灰;②矿粉,选用S95级粒化高炉矿渣粉。

3.1.3 配合比的选定

经严格的计算和反复试配,最后确定混凝土理论配合比(㎏/m3)。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40±30mm,砂率0.40。配合比见下表。

每立方米混凝土材料用量(kg) 表1

3.2 施工机具选择及布置

在现场设置3台拖式混凝土输送泵(其中1台拖泵作为备用),1台56m混凝土汽车泵。2台混凝土托式输送泵设置在办公区北边的慢车道路边上,56m汽车泵设置在塔楼南边的现场道路上,气泵中途移动布置到场地东边,保证气泵浇筑半径能满足施工要求,备用一台输送式拖泵应急突发事件,3台输送泵的出方量经计算,能满足混凝土初凝以及现场管理的要求,详见泵车平面布置示意图,见图1。

图1 泵车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2 混凝土浇筑路线图

3.3 施工组织、安排

3.3.1 商品混凝土搅拌站选择

基础底板预拌混凝土搅拌站选择技术实力雄厚、质量可靠、信誉良好、供应能力强、运输半径适中,混凝土供应前签订混凝土技术协议,明确原材料、技术资料、供应能力和相关技术参数(混凝土的和易性、混凝土入模温度、初终凝时间、总碱含量等)等要求,并符合环境保护和绿色施工要求。

3.3.2 施工流水段的划分

将主楼后浇带范围内基础底板作为一个整体,3台泵车从南往北大斜面分层浇筑,一次浇筑成型不留施工缝,每台泵车浇筑宽度计算确定,3台泵车浇筑推进速度保持基本一致。

3.3.3 施工顺序

混凝土分三个区域同时从南往北大斜坡分层浇筑,分层浇筑混凝土厚度500~600mm,混凝土总方量为6050m3,计划浇筑不超过72h,混凝土采用连续浇筑。集水坑部位须先浇筑集水坑底板混凝土,挤出坑内积水,防止混凝土不密实。详见浇筑顺序图,如图2。

4 相关技术验算

4.1 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

混凝土供应采用预拌商品混凝土,要求搅拌站混凝土配置设计时,保证混凝土到达现场时入模温度<20℃(计算按20℃),由混凝土搅拌站根据原材料、温度、工艺及搅拌设备等进行设计。

4.2 混凝土温度计算

4.2.1 最大绝热温升计算

Th=(mc+K·F)Q/c·ρ=[(265+0.25×165)×370]÷[(0.97×2400)]

Th:混凝土最大温升(℃);

K:掺合料折减系数,粉煤灰取0.25;

Q:水泥28d水化热(kJ/㎏)经查表取370;

c:混凝土比热,取0.97〔kJ/(㎏·K)〕;

F:混凝土活性掺合料用量(包括矿粉)(165㎏/m3);

ρ:混凝土密度,取 2400㎏/m3;

mc: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用量(包括膨胀剂)(265㎏/m3);

经计算,混凝土最大绝热温升:Th=48.67℃。

4.2.2 混凝土中心温度计算(混凝土浇筑厚度按最大厚度2500mm)。

T1(t)=Tj+Th·ξ(t)

T1(t)—t龄期混凝土中心计算温度(℃);

Th—混凝土最大绝热温升(48.67℃);

ξ(t)—t龄期降温系数,经查表(3d 取 0.65;6d 取0.62;9d 取 0.57;12d 取 0.48;15d 取 0.38);

Tj—混凝土浇筑温度(℃)(按20℃取);

经计算,混凝土中心计算温度为:T1(3)=51.64℃。

由混凝土温度计算得知,在混凝土浇筑后第三天混凝土内部实际温升为51.64℃,比当时大气环境温度(≈10℃)高出约41.64℃,应采取保温保湿措施提高混凝土表面温度,将混凝土内外温差控制在≤25℃,防止大体积钢筋混凝土底板因温差过大产生裂缝,内部最高温升见下表。

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升 表2

4.2.3 保温层厚度计算(选择2500mm厚度底板)

保温材料所需厚度计算:

δ=0.5h·λx(T2-Tq)Kb∕λ(Tmax-T2)

=(0.5×2.5×0.038×19×1.3)÷(2.33×22.64)

式中:δ——保温材料厚度(m);

h——混凝土结构的实际厚度2.50(m);

λx——所选保温材料(泡沫板)的导热系数0.038[W/(M·k)];

T2——混凝土表面温度(29℃);

Tq——大气平均温度10.00(℃);

λ——混凝土导热系数2.33(W/m·K);

Tmax——计算得混凝土最高温度51.64(℃);

T2-Tq——取19(℃);Tmax-T2——取22.64(℃);

Kb——传热系数修正值1.30。

经计算,保温材料所需厚度:δ=0.0222m取25mm厚泡沫板保温覆盖。

混凝土表面温度取29℃,与混凝土中心温差为51.64-29=22.64℃<25℃满足要求。厚度为1000mm的底板采用20mm厚土工布(二层)覆盖,上下各铺一层塑料薄膜保温保湿养护。

5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①确认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等前道工序经检查合格后,并做好隐蔽工程验收。

②混凝土浇筑前,应掌握天气情况,做好相应准备;并对所使用的机具进行检查,同时保证水电及原材料的供应。

③本工程采用大斜坡、薄层、一次浇筑到顶,循序推进、斜面分层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按1∶6的坡度进行分层浇筑,分层厚度控制在500~600mm。

浇筑时沿南侧往北侧进行浇筑,大斜坡分层浇筑,三台泵同时、同步推进。浇筑时,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浇筑上层混凝土,减少混凝土冷缝产生,表面泌水及时用虹吸泵排走。

④在每台混凝土泵作业范围内布置4台振捣器,2台布置在混凝土的卸料点,振捣上部混凝土,1台布置在斜坡混凝土中部,1台布置在坡底部,确保上、中、下部混凝土均能振捣密实,混凝土浇筑逐层推进,表面用平板振捣器拖平,钢筋密集处加强振捣。

⑤混凝土须连续浇筑,过程中要控制好分层厚度,上层混凝土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浇筑,在混凝土振捣时,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5cm。振捣方式采用单一的行列形式,防止漏振,振捣点时间控制在20~30s之间,混凝土振捣以表面泛浆、不出现气泡、不再下沉即可。

⑥混凝土表面处理

由于泵送混凝土砂率较大,表面水泥浆厚,在混凝土浇筑到设计标高后,应及时把多余水泥浆刮走,底板混凝土面用地坪抹光机抹平、扫实,遍数不宜少于3遍。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如发生表面龟裂现象,应立即对该部位进行搓平处理,在混凝土终凝之后及时覆盖保温保湿养护。

⑦混凝土测温

本工程地下室基础混凝土底板厚度分别为0.7m、1.0 m、2.5m,并有高度为1.2m~1.4m的基础暗梁,按规范要求进行测温监控,为防止温差过大而产生混凝土温度裂缝,当混凝土终凝后立即采取保温保湿养护措施,测温过程中及时绘制温度曲线分布图,发现温控数值异常须及时报警,并根据测温结果及时调整覆盖保温层厚度和养护措施。测温点须编号,并绘制测温点平面布置图,如图3。

a.测温方法:采用预埋测温管,电子测温仪测温,管口测温完成后及时进行封堵。

b.测温点的布置:

因本工程底板厚度大,基础梁截面小,故测温点应布置在底板上,约每200m2设一测温点,距边角约1000 mm。每测温点布置在底部(距底板底面50mm)、混凝土中部、混凝土顶部(距底板顶面50mm)埋设的三根测温管,管口底部焊接封闭,如图4。

图3 核心筒大体积混凝土温控监测点布置图

图4 测孔示意图

c.测温时间:

在混凝土达终凝即开始测温工作,混凝土浇筑72h内每2h测温记录一次。3d~5d内,每4h测温一次,5d以后每6h测温一次,直至测温结束。测温同时要检查裂缝、表面是否缺水、塑料布是否覆盖完好,并做好记录,同时测量大气环境温度。大气环境温度测量每昼夜不少于3次,并把测温记录及时反馈,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技术措施。

⑧混凝土养护方法

本工程1000mm厚混凝土底板采用覆盖双层塑料薄膜和20mm厚土工布进行养护,核心筒部位2500mm厚混凝土底板,采用覆盖塑料膜和25mm厚泡沫板进行保温保湿养护。经验算和现场测温记录显示,混凝土内外温差、表面温度、降温速率均满足规范要求。在养护期间,浇水养护及测温后及时将掀开的保温层覆盖好。

6 结束语

本工程地下室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从2013年11月21日7时~2013年11月23日19时浇筑完毕,浇筑时间用时3天2夜,共计60h,浇筑混凝土总量约6050m3,一次浇筑成型。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通过事前的温控计算、优化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事中加强混凝土浇筑过程和原材料控制,采取科学合理的混凝土保温保湿养护措施以及测温控制,效果良好。该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完至今已有5年多时间,地下室筏板未发现有害结构裂缝、渗漏等缺陷,质量优良,工程已于2017年12月交付使用,受到业主高度评价。

猜你喜欢
测温底板厚度
大厚度填土场地勘察方法探讨
诗要有温度,有厚度
深耕,才会有报道的温度和厚度
硬线测温探头在离心式压缩机组的应用
板上叠球
地下室底板防水卷材施工质量控制
变压器光纤测温探头的安装固定
加权平均厚度法计算变厚度钢壳体在均匀外部压力作用下的屈曲应力
基于DS18B20的单片机测温系统
小型储罐原位置更换罐底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