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溶性聚乙烯醇建筑胶粘剂粘结强度检测方法探讨

2019-06-17 02:13张成银杨志朱田生
安徽建筑 2019年5期
关键词:腻子聚乙烯醇粘结剂

张成银,杨志,朱田生

(1.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安徽 蚌埠 233000 2.安徽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监测站,安徽 蚌埠 233000)

1 概述

建筑腻子又称填泥,是伴随我国近20年来房地产开发而逐步被大家认识的,是平整墙体表面的一种装饰型材料,是一种厚浆状涂料。建筑装饰工程中,刮腻子是刷涂料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腻子的前身是大家熟知的抹在墙面上的灰浆,由石灰膏、水泥和石渣或砂组成,与水拌和成石渣浆或砂浆,然后抹到墙面上使墙体平整,但这种灰浆抹成的墙体饰面易开裂、脱落、变色和耐久性差,且不能刷涂[1][2]。随着我国建筑装饰行业的不断发展,对内外墙装饰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不止要求能够找平,还要求具有更多功能性,故传统的灰浆已经无法满足此种要求,而建筑腻子则替代灰浆迅速发展起来。

随着建筑腻子工程量的增多,出现了一些较为普遍的工程质量问题,其中严重的是涂装完成经过一段时间后,墙体出现龟裂、起鼓、脱落等现象,这不但给建筑物带来损失,还使涂料丧失了装饰性。其实该问题的出现通常并不是由面层涂料引起的,很多情况下是由于基面处理材料——腻子的质量所致[3],由此可见建筑腻子在涂料装饰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它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涂料饰面的装饰性和耐久性[4][5]。

水溶性聚乙烯醇建筑胶粘结剂是以聚乙烯醇为主要原料,经化学改性制得的水性高分子建筑胶粘剂,主要适用于配制墙面腻子。其使用方法主要是与碳酸钙粉混合,加水拌和,制成墙面腻子进行使用,在实际工程中,其最多的是与双飞粉混合使用。而水溶性聚乙烯醇建筑胶粘结剂与碳酸钙粉混合后,制成的腻子的粘结强度大小,决定了腻子层是否会出现起鼓、脱落等现象。相关规范标准中对其粘结强度进行了规定,即其粘结强度应大于等于0.5MPa。可见粘结强度是水溶性聚乙烯醇建筑胶粘结剂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因此,粘结强度的检测方法也是我们研究的重点内容。

2 标准中的检测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

2.1 标准中的检测方法

按照标准《水溶性聚乙烯醇建筑胶粘剂》(JC/T438-2006)[3]中的检测方法试验步骤为:

①取方解石粉120g,加入待测样品19g及水19g,充分搅拌成膏状浆料。若样品粘结强度较大难以搅拌,可适当增加水量至易于拌和。

②将内部尺寸40mm×40mm×1mm、外部尺寸70mm×70mm×1mm的硬聚乙烯或金属型框置于70mm×70mm×20mm的砂浆块上,将拌和好的浆料填满型框,用刮刀平整表面,除去型框,同时在40mm×40mm×10mm水泥砂浆块上薄刮一层约0.1~0.2mm厚的浆料,然后二者对放,轻轻按压,在试验条件下养护7d,即为试件,同时制备5个试件。

③在养护期满前24h,将试件置于水平状态,用双组分环氧树脂或类似常温固化高强度粘结剂均匀涂布于试件(40mm×40mm×10mm水泥砂浆块)表面,并在其上面轻放钢制上夹具,加约1kg砝码,除去周围溢出粘结剂,放置24h,除去砝码,在拉力试验机上安装钢制下夹具和钢制垫板,在拉力机上沿试件表面垂直方向,以5mm/min的拉伸速度,测定最大拉伸荷载。

④粘结强度计算公式为

式中,σ为粘结强度MPa;P为最大拉伸荷载,N;A为胶接面积,mm。

2.2 试验时的注意事项

试验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以保证试验数据的准确性。

①试验时应对砂浆块的表面进行处理

砂浆块表面处理包括清除表面的灰尘、油污和疏松物,以减轻和消除表面缺陷。如未去除表面浮浆,则会形成隔离层,使得涂料与砂浆块之间粘结不良,会造成测试结果的离散性较大,进而导致测试的粘结强度偏小。

②砂浆块的配合比与成型方式应严格遵守标准中的相关规定

水泥是具有刚性、多孔性和胶结能力的建筑材料。水灰比、胶砂比不同,水泥参与水化的程度就会受到影响,导致强度也不同。如果砂浆块的强度过低,其表面粗糙程度较大,造成涂料与其接触的比表面积较小,故最终测得的粘结强度也较小。砂浆块的强度偏低还会引起表面掉粉、起砂、开裂和剥离,进而也会影响涂料的粘结强度。因此,试验时要严格遵守标准中砂浆块的制作方法和规定的配合比,以保证试验数据的真实性。

③拉伸时应严格控制受力方向与胶结面的垂直度

当拉伸应力与胶结面互相垂直,且通过胶结面中心均匀地分布在整个胶结面上,这时的应力是均匀拉伸;当拉伸应力分布在整个胶结面上,但力呈不均匀分布,这时的应力是不均匀拉伸。当粘结接头受到垂直于粘结面应力作用时,拉应力分布较均匀,此时所测得的拉伸粘结强度最大。由于受到拉力试验机的制约,试验时经常会出现拉伸应力不垂直于胶结面,此时就存在劈应力,而使边缘应力集中并急剧增加。当边界应力大到一个临界值时,胶层边缘就发生开裂,裂缝迅速地扩展到整个胶结面上,使得所测的拉伸粘结强度偏小,因此,试验时应尽量使拉伸应力与胶结面垂直,以保证所测得的粘结强度数据的真实性。

3 检测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在标准JC/T438-2006中规定了“方解石粉、待测样品和水的比例为:方解石粉:胶粘剂:水 =120:19:19(质量比),若根据上述配比所制成的样品粘度过大难以拌和,可适量增加加水量至易于拌和”。本文认为上述试样拌和方法存在一定的问题,当试样按照上述规范规定的配比拌和,粘度过大时,需要增加的水量表述过于笼统。因为,不同的试验人员对“易于拌和”理解不同,故拌和时同一待测样品,不同的试验人员进行试验时所加的水量也不相同,而加水量的变化,对粘结强度有着很大的影响,故本文进行了用水量对粘结强度影响程度的试验。

采用5个配比进行试验,即方解石粉和胶粘剂用量不变,用水量进行变化,由于试验时采用水与胶粘剂的比例为1:1时,拌和出的试样粘度过大,故试验时采用易于拌和的配比进行试验,具体配比见表1。

试验配比 表1

水和胶粘剂质量比与粘结强度的关系见图1,粘结强度增长速率与水和胶粘剂质量比的关系见图2。

图1 水和胶粘剂质量比与粘结强度的关系

图2 粘结强度随着水和胶粘剂质量比的增长关系

由图1和图2可以看出:虽然上述配比的样品拌和出的试样均易于拌和,且均易于施工,但其粘结强度相差较大,且水与胶粘剂质量比越小,其粘结强度越大;随着水和胶粘剂质量比的减小,粘结强度的增长速率也是逐渐增大的。因此,在试验时,如果按照规范规定的配比进行拌和,拌和出的试样过于粘稠、其粘度太大,需增加用水量时,由于规范没有明确规定用水量的增加值,只是规定增加至易于拌和,因此,不同的实验人员对易于拌和的理解不同,这就会造成试验结果的多样性。故本文认为,试验时应对加水量进行量化,使得拌和物的粘度达到某一指标(该粘度下涂料应易于施工)时,再进行粘结强度的测试。

4 结论

①水与胶粘剂质量比越小,其粘结强度越大;随着水与胶粘剂质量比的减小,粘结强度的增长速率是逐渐增大的;

②虽然腻子已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装饰工程中,但在实际工程中腻子层的起鼓、开裂已成为普遍现象,而引起腻子层起鼓、开裂的主要原因是胶粘剂粘结强度不符合规范要求,因此,应保证粘结剂粘结强度检测方法的规范性和合理性,进而得到真实的试验数据。

猜你喜欢
腻子聚乙烯醇粘结剂
蜡基温拌添加剂对橡胶粉改性沥青性能影响研究
蜡基温拌添加剂对橡胶粉改性沥青性能影响研究
改性复合聚乙烯醇食品包装膜研究进展
粉末涂料用不饱和聚酯树脂腻子的性能研究
胶合板侧面腻子修补机设计与应用∗
不同粘度纤维素醚及其掺量对腻子性能的影响
隧道复合式路面高粘改性乳化沥青防水粘结剂开发
浅谈建筑外墙腻子
聚乙烯醇胶粘剂在育秧纸钵中的应用
一种型煤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