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游憩网络空间景观交互性设计研究
——以淮河文化线路阜阳段为例

2019-06-17 02:13丁明静李峻峰刘馨蕊
安徽建筑 2019年5期
关键词:景观线路空间

丁明静,李峻峰,刘馨蕊

(1.阜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2.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9)

1 引言

随着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和游憩需求的增长,我国现代城市的建设已经把市民游憩作为城市功能的一项评价标准。阜阳市游憩网络的构建,依托于自然水系和人文资源,以城市居民的游憩行为和需求为依据。通过引入景观交互性设计理念,优化城市游憩网络的体验性,从而构建一个兼具人文繁荣、滨水景观、绿色生态为基础的城市游憩网络。这不仅有利于城市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对城市生态环境修护及特色滨水园林城市的建设,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阜阳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是淮河文化的代表地之一,具有丰富的人文和自然景观资源。市域范围内水系纵横阡陌、分布了大量的湿地、公园、绿地以及文化遗存。境内河道多为淮河水系,丰富的水域河道与湿地资源,成为构建城市游憩网络的依托框架。

2 相关概念和研究综述

2.1 城市游憩网络概述

2.1.1 城市游憩网络的基本概念

城市游憩网络是城市游憩资源和空间的系统组合,包含了空间网络和组织网络两个类型,其空间网络包含了具有游憩功能的开放空间、建筑与设施等,组织网络则关注游憩资源的使用方式,序列和机会选择。

2.1.2 城市游憩网络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国外有关城市游憩空间的研究可从19世纪末美国的城市开放空间规划以及后期发展的绿道规划初见端倪,进一步通过城市的生活网络(Living networks)组织起城市的游憩模式[1]。美国得克萨斯大学旅游系教授盖里博(GayLieber,1972)将城市及其周边休闲和旅游功能区域带纳入城市旅游地域系统,提出了“都市旅游环带模式”[2]。苏联地理学家普列奥布拉曾斯基和克列沃谢耶夫 (Preobrazhensky,V.S,Krivosheyev,V.M,1982)认为城市周围娱乐带的发展是对城市化的一种弥补[3]。日本学者铃木富志郎(Koike,1985)根据旅游形式、设施、游客量以及旅游景观的差异性,将城市分为不同时距的空间地带,并对游憩空间结构的变化机制进行了研究[4]。韦弗(Weaver,1993)提出过相关环城游憩带中城市居民的同心圈层结构的出游模型[5]。皮尔斯(Pearce,1995)提出按照节点、节点聚集区、连接节点和聚集区的通道这三者组成的空间网络,对城市地区的吸引物和相关设施空间分布进行研究[6]。汤姆·唐纳(Tom Turner)总结了伦敦市的游憩发展历史,并认为有网络化的发展趋势[7]。亚历山大(Christopher Alexander)在“城市并非树形”中提到游憩系统不能孤立存在,必须结合其他类型的系统相互叠加交织成网络,才能与生活的实际需求相统一[8]。

从国内研究来看,吴必虎(1998)提出环城游憩带ReBAM(Recreational Belt Around Metropolis)概念[9]。并与董莉娜,唐子颖(2003)指出:城市游憩网络的规划是以户外游憩空间为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城市公共绿地、城市滨水区、城市广场、城市文化遗产、商业游憩空间与商业设施、文娱体育设施、城市特色建筑或构筑物、旅游景区点等处于城市或城市近郊的具有多种游憩功能的开放空间、建筑物及设施[10]。吴承照(1998)用游憩时空体系反应了市民游憩生活的圈层结构特征[11]。

综观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论述可以发现,当前,在城市游憩概念、游憩空间结构规划与开发上有一定的共识,城市游憩系统走向网络化结构的趋势已被很多学者认同。同时,随着城市游憩研究的不断深入,针对城市游憩网络中的资源保护和游憩空间的行为需求及游憩体验设计被更多学者关注。

对淮河文化线路阜阳段的游憩网络的构建与交互性设计优化,是对游憩网络特征的研究深化,也是对相关游憩网络的景观环境空间设计实践与方法上的补充。

2.2 景观交互性设计概述

景观交互设计是指在景观环境中,通过交互媒介和载体对景观环境进行参与性与体验性的设计。它注重在景观空间的游憩体验,以及人、交互媒介和环境之间的互动过程。

具体包括:人与景观环境之间交互,人与媒介的交互,以及人与人在环境中的交互。具体的交互方式是建立在尊重景观环境生态特征的基础上,注重环境、人和媒介三者之间在交互过程中的信息交互,以及交互时的体验感受[12]。

景观交互性设计的目标是优化和满足人在景观环境中的感知需求。从景观交互性设计的构成来看,交互主要分为使用者(人)和对象(交互环境和交互媒介)两个方面,在具体的交互上,呈现出双向性和多向性的相互作用特征,能带来的人在感知上的体验。这些体验有着信息量和质量上的差异,符合设计初衷的体验结果是交互的必然目标[13]。

景观交互性设计的方法首先表现为建立景观的信息及促进信息之间的交互,这是一种由人为的,诱发信息之间动态双向和多向的交流过程。在景观交互性设计中,需要严密设计信息载体的交互方式,景观交互的过程中,以信息的全方位传达和多次数反馈作为设计的出发点。对景观使用过程中的信息数据进行多方面的数据搜集、选取和分析,在不断的设计埋点和使用信息反馈中,完善和优化景观交互性设计过程中人的用户体验、人文环境的传承与开发、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提质。

3 依托淮河文化线路阜阳段的阜阳市游憩网络空间建构思路

3.1 游憩网络的构建机制与途径

阜阳市游憩网络的空间构建,需要从内外两个方面进行建构机制和途径的分析。

3.1.1 外部衔接途径

就其与外部衔接而论,建构机制的实现主要对应其外部文化线路的总体关系、游憩网络空间与城市空间的联系以及游憩网络空间相互的衔接与协调。具体途径包含“地理要素的空间串联、游憩网络的文化衔接、网络空间的功能协调”等。

针对淮河文化线路,以流域特征为基础的人文地理信息构成了游憩网络的内在联系,相应的地理要素的空间串联为阜阳市的游憩网络外部衔接的主要途径。

依托文化线路的精神内核,通过历史溯源与文化线索的再发现,明确广域范围内的游憩线索。合理安排游憩节奏、游憩内容,优化游憩序列。以选线为核心,对资源和空间利用进行机会组合。明确主干线路,优化分支线路,延伸特色线路,将线路构思落实到游憩网络空间构思层面,实现有内涵、有基础的游憩网络空间秩序。严守湿地和自然保护区空间的生态红线,将已开发的湿地空间与滨水景观带和文化线路进行空间结合,形成网络衔接。

网络空间的功能协调在于游径功能的设计与网络功能空间的总体协调,阜阳市游憩网络的游径功能主要有:依托市域范围内文化资源的文化线路,依托河流水域和城市绿地系统的滨水景观带,以及依托湿地公园及绿化空间的生态恢复带。根据城市总体空间关系和景观格局,以及城市文化节点多分布于城市核心区的现状,利用绿道系统衔接城市中心节点与边缘区游憩空间,加强交通组织和景点间的相互衔接,形成较为完整的游憩综合网络。

3.1.2 内部机制整合

内部功能机制的实现,可从游憩行为规律分析、文化游憩体验设计、生态功能自我修复三条途径实施。

游憩行为规律分析是指对游憩网络中的人群行为活动的基本规律和特征的总结与利用。通过统计阜阳市城市游憩的基本数据,获得包括游憩人群特征、游憩时间特征、游憩行为的地理分布特征以及游憩满意度评价等相应指标,用这些指标约束游憩空间的功能、分布、尺度等,强化游憩与游人之间的时空地理关联。

文化游憩的体验设计上引入交互设计理念,通过景观交互媒介的引入,强化文化信息的获取与体验式感知。并进一步将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文化线索表达在统一的空间组织上。

生态功能恢复主要针对市域范围内,淮河干支流及湿地区域的生态系统恢复与修复,物种的多样性的保护和丰富,物种及种群的恢复和保护。结合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通过增加绿化覆盖率和连接度的方式构建生态化的游憩网络空间。将不同功能的游径空间设计成高、中、低三种不同参与程度的游憩体验空间。

3.2 网络交互设计的构思

阜阳市游憩网络的交互设计,主要以文化线路为核心,结合滨水游径和湿地保护带为载体空间,通过对交互要素的设计,营造不同程度的游径参与体验。交互要素包括环境、交互媒介和人,其核心是三者之间的互动过程[14]。主要内容包括:

①交互环境的选择与设计,具体针对游径设计的选点与选线。以构建文化线路的文化资源作为节点,其设计重点在于文化资源节点的开发利用与文化传播上。游径的选线需结合文化线路与城市绿地系统进行选线设计。对交互环境中的信息资源(包括人文、科技、旅游与生态等方面)进行筛选,它是景观交互方式与游憩体验度设计的基础。交互环境在客观氛围上的差异性,能带给人不同的情境和意境体验,并能触发和鼓励多样性行为发生。

②在交互媒介设计上,一方面以游径的断面构造作为设计对象。另一方面以设置交互设施作为媒介,提供具有游戏化、障碍化、智慧化、信息化和艺术化的游憩体验感受。

③人作为交互主体,在游径中发生的游憩行为与活动,能通过媒介与环境产生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力能带给人不同层次与程度的体验感。根据游憩行为的参与程度不同,将交互设计类型分为高参与型游憩体验、中参与型游憩体验和低参与型游憩体验三种。

4 阜阳市游憩网络的构建过程

4.1 游憩节点的选择

游憩节点的选择以阜阳市的自然条件和人文资源为主。市域范围内的湿地资源丰富,其中8hm2独立面积以上的湿地面积总计已达44249.46hm2,湿地斑块达700多个,国家湿地公园主要有:迪沟国家湿地公园、王家坝国家湿地公园、沙颍河国家湿地公园、颍州西湖国家湿地公园等。这些自然资源都可以和城市绿地公园结合,作为游憩网络的自然节点。

阜阳市域内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9项,省级28项,市级43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习基地2个,市级45个。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2个,市级35个,县级区级保护单位近百。选择重点文化资源,如古村落、文物保护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等作为文化资源节点。

4.2 游憩线路的联接

阜阳游憩网络的线路的选取从城市的自然条件入手,主要依托当地丰富的水系线路,结合现有交通路网以及城市绿化系统进行文化节点的连接,增加节点的连接度。

阜阳市境内的淮河干流长度有153km,境内流域面积为9775km2,涉及蒙洼、南润段、邱家湖和姜唐湖4座蓄滞洪区。市内还有颍河、泉河、沙颍河、茨河等水系。湖泊有八里湖、焦岗湖、西湖等,都可作为游憩网络的连接线路。分级设计选线,一级与二级游径通过省道进行整个游憩网络的贯穿联接。二级游径和三级游径依托城市水系,分别打造城市滨水机动交通游线和亲水驳岸滨水游线,并交织成网,连接整个阜阳市行政区域。四级游径依托城市绿地系统与水系,打造兼具人文、休闲和生态的游憩网络线路。前期的主要主题线路有(见图1)宗教文化线路:结合城市道路沿颍河,联接于、刘、黄古堆——大黄庙——臧家公馆——清真寺——太和文庙——奎星楼——北照寺——口孜清真寺——迪沟+竹音寺;古镇遗址文化线路:沿泉河和颍河水系,联接临泉县鲖城镇——杨桥镇——颍州西湖——万木百花园——杜康烧酒遗址——尤家花园——八里河镇;淮河滨水游憩线路:沿淮河流域为主线,由西向东联接艾亭镇——王家坝国家湿地公园——阜南淮河公园——阜阳黄岗镇——南照风景区——古刹清凉寺(结合辐射范围周边的八里河湿地风景区等)。在四级游径线路的基础上结合城市绿地系统和慢行系统,构建城市游憩网路系统。并结合阜阳市的湿地建设规划,构建生态科普教育游线。

4.3 交互设计优化

4.3.1 以文化线路为依托的高参与型游憩体验设计

图1 淮河文化线路阜阳段游憩网络选线

以文化线路作为高参与型游憩体验设计的环境依托,空间环境选择以阜阳市文化资源遗产为节点,根据资源的价值和距离,结合城市绿地系统和交通路网来构建可达性较高的高参与型游憩网络。

高参与型交互是基于高参与性行为活动和低生态敏感环境特征区域的交互方式。此类线型空间以人的活动、行为、体验为主导,在游径设计上强调人的行为多样性需求。因此在游径设计上,根据线型空间的高参与性特点,设计促进行为和活动参与的铺装材质为主,尤其是以轻型铺装(如块石和透水混凝土)碎石和木屑等铺装表层,满足人的多样行为需求。交互环境营造上,对游径的选线是图1中以陆地为依托的一至三级的游径为主。以文化资源为节点,在保留选线现状的基础上,通过交互媒介营造文化线路的游憩环境。线路连接避开湿地保护区域,并把游憩能量控制在所选线路的空间中,减少对生境的生态干扰。交互媒介设计上,对游径的选型设计以平面平直、宽阔的,竖向平缓为主,能为场地承载大量人群与活动类型,能提供机动车快速到达与游览、徒步互动、自行车骑行和骑马等所有交通体验的行为活动,并能起到快速分散人流量的作用。设计具有导向性的信息标识和智能化的基础服务设施。如通过移动客户端与服务端进行信息智能对接。或参与游径服务终端的“互联网+游憩网络”等智能信息系统。

高参与性活动可以通过合作完成,能促进社交行为的发生。强化主体对环境的认知和体验。主体人在游径活动中接收信息,并参与到环境信息的反馈中去,这种行为反馈又形成新的“人—境”的双向信息交流环境信息。

4.3.2 以滨水游径带为依托的中参与型游憩体验设计

图2 以文化线路为依托的高参与型游憩体验设计

中参与型交互方式是基于中等参与性行为活动和中生态敏感环境特征区域的交互方式。此类线型空间以人的视觉体验为主,重点是游径的空间氛围的设计,强调人与环境的对话,实现人与环境的双向信息交互。所以在游径的环境设计上,重视游径氛围营造,目的是能通过不同的选线给人提供不同的视觉感知体验。在交互环境设计上,重视游径的平面选线,依托基地的林相设计,展现场地在生物学上的吸引力。选择淮河流域滨水空间和蓄滞洪区作为中参与型游憩的环境。淮河流域滨水空间涉及水域岸线保护、节约集约利用,针对侵占水域岸线的突出问题进行改造与整治,将这一区域作为滨水景观游憩带和生态过渡带,推进淮河岸线生态修复与保护。并根据洪涝范围及时间,设计滨水游径的岸线与游憩方式。涉水区域的游径主要分为滨水驳岸和滨水区内部游览栈道(见表1)。

滨水游径设计手法 表1

在人的行为设计上,主要通过空间的敞合,游径的选线来提供多样化的视觉体验为主。在游径铺装设计上,注重与环境氛围的联系,强化空间环境特征的作用,带给游憩者不同的环境感知体验。如图3在设计铺装中设置游径障碍,徒步者可以把它作为探险的障碍,也可作为可以休息的天然座椅或是可以踏跳的梅花桩。骑行者可以把它作为跨越和绕行的障碍,进行挑战体验。这些行为本身也将成为环境中的一部分,与参与者产生信息交流。

图3 以滨水游径带为依托的中参与型游憩体验设计

4.3.3 以湿地保护带为限制的低参与型游憩体验设计

低参与型空间的设计主要针对生态敏感区内的游憩空间处理,对交互信息的适度限制是该类型空间设计的特点。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是水源区的生态保护与湿地边界的生态修复。湿地的低参与型交互设计要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以湿地保护与修复为主。所以,在游径的开发上,首先要防止并控制游人流进入保护区域,其次是路径开发对某个场地的特殊品质的影响[15]。为避免与生态区交叉造成的生态干扰,低参与型交互方式主要目的是起到教育科普与科学研究点目的,游憩体验设计方式上,限制人与湿地环境的直接接触。

在游径的选型上,以窄、折为主,并与周边植被环境有交融(如图4中)。它与陆上交通游径连接,但自成一体,可单独开放和封闭。为减少游憩对水源生态环境的干扰,不设计水上游径路线。游径的材质以原野风貌为主,多用木材、石料和自然土壤。为减少对环境的生态干扰,游径形式以架空式为主。在自然表层的道路中,尊重地表坑洼积水路面,保护基地天然的野趣。

图4 以湿地保护带为限制的低参与型游憩体验设计

5 结语

作为淮河文化线路的一部分,阜阳市游憩网络的构建兼具人文繁荣、滨水景观重塑、生态功能。如何平衡人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游憩网络构建中的关键。网络的构建依托文化线路、滨水游径带和湿地保护带,设计不同类型的游径作为线性空间的交互设计载体。通过对环境类型和生态敏感度的划分,对人的行为进行不同参与程度的游憩设计。景观交互性设计的在这里的目的是满足市民在满足城市游憩的基础上,通过不同的交互方式,优化、鼓励或限制人与景观环境双向信息交流。从游径的选线、选型以及人的行为引导几方面出发,带来环境、媒介和人之间的不同程度的游憩交互体验。以景观交互性设计理念对城市游憩网络建设实践提供优化对策,平衡游憩需求与人文资源和自然景观的保护与利用的关系。

猜你喜欢
景观线路空间
景观别墅
空间是什么?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创享空间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输电线路工程造价控制
10kV线路保护定值修改后存在安全隐患
10kV线路保护定值修改后存在安全隐患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在安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