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综合管廊明挖现浇法施工质量控制探析

2019-06-17 02:13唐文文曹俊益黄政李俊伟
安徽建筑 2019年5期
关键词:缆线导墙卷材

唐文文,曹俊益,黄政,李俊伟

(1.黄山京建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安徽 黄山 245706;2.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西城 100037)

0 前言

传统地下直埋管线占用空间较多,存在多次开挖,重复建设等问题,既影响道路的正常通行,又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1]。故在一些城市兴起建设城市综合管廊的风潮[2]。城市综合管廊的实质是借鉴国外先进的市政管线建设及运营方法,通过统一的规划、建设,用于敷设城市地下管线的市政基础设施[3]。城市综合管廊根据敷设的管线等级和数量可分为干线综合管廊、支线综合管廊以及缆线管廊[4-5]。新建城区综合管廊建设多采用明挖现浇法施工[6]。笔者主要对管廊明挖现浇法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做简要研究。

1 工程概况

本研究依托工程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施工场地开阔,周围无建筑物,工作面宽大,适合采用明挖现浇法进行施工。缆线管廊纳入电力、电信缆线,与新建道路同期实施,敷设于道路东侧人行道下,局部设有电缆井、管线分支节点和端头节点。缆线管廊标准段采用矩形断面,标准内净空尺寸为1.5m*1.5m,管廊顶板埋深约0.32~0.67m,纵坡为0.5%~3.37%。管廊采用模筑钢筋混凝土结构,预置顶板,明挖法施工,管廊基坑最大开挖深度约为3.5m,基坑采用自然放坡开挖,坡面挂网喷射混凝土防护。管廊基坑开挖至距基底0.1~0.2m位置,进行普遍钎探,基底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100kPa。图1为缆线管廊工程标准横断面图。

图1 缆线管廊标准横断面图

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抗震设防分类为丙类,抗震设计为四级。管廊主体结构采用C40P6防水钢筋混凝土,总长1324m。在地质条件发生变化处、覆土深度发生变化处以及结构断面形式变化处均设有变形缝,且沿线变形缝间距应按不超过30m设置,缝宽均为30mm。

缆线管廊防水设计按照结构自防水为主,外包卷材防水为辅原则进行设计,采用抗渗等级P6防水混凝土,结构设置全外包卷材防水层,采用4mm厚SBS-II防水卷材。在转角、阴阳角、变形缝及施工缝等特殊部位,迎土面增加一层相同的防水材料,宽度为500mm。变形缝部位设置中埋式止水带,施工缝部位设置中埋式止水带并在缝面涂刷优质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

2 施工工序及质量控制要点

2.1 基坑施工

2.1.1 沟槽开挖

图2为管廊的基坑沟槽开挖断面图。沟槽采用放坡开挖,明排水施工。沟槽边坡采取1∶0.75放坡施工,当基坑深度大于2500m时边坡采取钢筋混凝土锚喷护坡(50mm厚C20喷射混凝土,内配HPB300直径6.5间距200×200钢筋网片),基坑两侧分别预留800mm工作面,距离坡脚100mm处用砖砌300×300排水沟,基坑用反铲挖掘机开挖。开挖时,应在设计槽底高程以上保留一定余量,避免超挖,槽底以上30cm必须用人工修整底面,槽底的松散土、淤泥、大石块等要及时清除,并保持沟槽干燥,修整好底面,立即进行边坡支护、基础施工。开挖料部分堆于基坑坡顶线3m以外,多余部分弃置到弃土场。

图2 沟槽开挖断面图

2.1.2 填方段

填方段填方时清除填方范围内的草皮,树根,淤泥,积水,平整并压实地基,实测填前标高后,方能上土填筑,选用合格的填料按设计规范要求分层填筑压实至管廊底标高,并检测管廊底压实度符合要求后进行管廊施工

2.1.3 基坑监测

为了确保基坑开挖的安全和本工程地下结构的顺利进行,应该及时获取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护结构和周围土体的受力与变形信息,以求事先掌握基坑开挖的影响情况,为地下施工提供指导,进行“信息化”施工。依据有关规范规定和深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对施工监测工作的要求对以下各方面进行监测:①边坡侧向变形;②坑外地下水位;③基坑周边沉降。表1为基坑参数明细表。

基坑监测参数 表1

2.2 管廊主体结构施工

2.2.1 模板施工

为保证墙体混凝土外观质量以及结构支撑体系安全,地上功能井墙体、综合管廊墙体、底板外侧及导墙均采用木模板散拼。为保证结构顶板、梁外观质量,合理控制施工成本,其顶板面板采用满堂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支撑体系。

基础底板四周采用240mm厚的砖模,用M5水泥砂浆砌筑,内侧及顶面抹20mm厚1∶2.5水泥砂浆,表面压光。阴阳角部位均抹成半径50mm圆弧。砌墙时应留出抹灰层、防水层和防水保护层的厚度共50mm。导墙内模采用15mm厚多层板,水平龙骨50×100mm方木两道,导墙中间设置一道止水螺栓间距600㎜对拉至两侧双钢管,竖龙骨及斜撑采用Ф48钢管,间距600mm。

图3为导墙以上墙体模板安装示意图。导墙上部墙体模板采用组合木模板下挂,与导墙加紧,底部与地锚顶牢,防止漏浆。外侧模板在防水保护墙以上100mm部位设置第一道穿墙螺杆。在模板与混凝土导墙接触面贴5*50mm海绵条,防止漏浆。模板拼缝宽度不大于1.5mm,相邻两块多层板水平高低差在2mm以内;若多层板需要切割,切割面需要刨光,刨光后需要均匀涂刷封边漆。海绵条设置:在两块大模板拼接处、墙体模板的底部、导墙上口处均应粘贴海绵条。

图3 导墙以上墙体模板安装示意图

2.2.2 混凝土工程施工

混凝土浇筑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无明水。混凝土浇筑时应分段分层浇筑,分层浇筑厚度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墙体混凝土浇筑时先浇筑50mm与混凝土同配比的砂浆,以避免烂根现象。墙体浇筑到顶部位置时,应适当减少振捣时间,防止顶部砂浆过厚。

2.2.3 防水施工

本工程结构自防水为主,外包卷材防水为辅,防水层铺贴之前,所有其它工程必须施工完毕,然后清理基层。在基层先均匀涂刷石油系列基层处理剂(冷底子油)一层。防水卷材铺贴时,要注意卷材的搭接量,纵向及横向搭接长度均为100mm,相邻两幅卷材的接缝应错开1/3幅宽。在转角处增加附加层,每个转角附加层成直角铺设25cm+25cm的防水材料。防水基面(找平层)必须坚硬、平整、干燥(含水率不宜大于10%)、清洁、不应有反砂及各种尖利物品。卷材不宜在负温条件下施工,如必须在负温下施工时,应采取措施保证铺好后的防水层不得有龟裂及粘结等不良现象。在做卷材铺贴时应随时注意用手挤压排除空气,以免产生鼓包现象。

2.3 质量保证措施

模板及其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其支撑部分应有足够的支撑面积。模板验收及浇筑砼时必须拉通线控制标高和各轴线位置、构件尺寸。浇筑混凝土时应分层分段连续进行,浇筑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如必须间歇,则应在前层混凝土凝结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间歇时间超过初凝时间按施工缝处理。浇筑混凝土应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和插筋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结前修理完好。

3 结语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质量控制需从整个建设的全周期入手,做到设计、采购、施工、运营养护全方位把控,而其中城市综合管廊施工质量控制又是整个工程质量把控的重中之重。作为一种造价经济、适用范围广的施工方法,明挖现浇法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城市综合管廊的建设中。通过对城市综合管廊明挖现浇法施工质量控制的研究,目前施工质量得到良好控制,为后续的运行维护阶段提供了保障。

猜你喜欢
缆线导墙卷材
SIS在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中的应用研究
防水卷材
大型格型地下连续墙导墙加固技术研究
◆ 防水卷材
通信传输中信号衰减现象
浅析深基坑地下连续墙施工要点
杂填土层条件下地下连续墙导墙施工技术研究
终结卷材和涂料之争
缆线保护套在心电监护仪缆线管理中的应用
通信数据传输过程中信号衰减的成因及处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