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下穿立交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

2019-06-17 02:13刘岳云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23
安徽建筑 2019年5期
关键词:漂浮物接触网行车

刘岳云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23)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铁路营业线站改工程、新建铁路邻近营业线并行地段工程、跨营业线桥梁工程、营业线下穿立交工程等与日俱增,在新建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将会给铁路营业线行车安全带来较大安全风险,其中以高速铁路营业线下穿立交工程施工难度和安全风险最高。本文结合四顶山路下穿沪蓉高速铁路立交工程(上海铁路局首个下穿高速铁路工程)及以往铁路下穿立交工程施工实际,总结高速铁路营业线下穿立交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经验,探讨降低下穿高速铁路立交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确保铁路行车安全,为今后下穿高速铁路营业线立交工程施工管理提供借鉴,对于施工现场人身安全的常规要求,本文在此不再复述。

1 四顶山路下穿沪蓉高速铁路立交工程概况

四顶山路框架桥由北向南分别下穿沪蓉上、下行线,穿越处线间距为5m,全长74.8m,框架轴线与沪蓉铁路交角约85。。施工影响范围:肥东站K437+997~K438+106,中心穿越里程为 K438+050。框架桥为新建四孔分离形式框架桥,净跨4×12.5m并列等高布置,框架桥结构总高度8.4m,总宽度为57.9m,框架共计4节,中间2节为顶进节,节长分别为21.53 m及16m;两侧为预制现浇节,北侧节长16m,南侧节长为12.5m。最外侧采用4.3mU型槽进行顺连。

顶进工作坑位于线路北侧。工作坑后背采用Φ1m钻孔桩+条形基础+反压土支护,基坑边坡采用挂网喷锚进行防护。既有沪蓉上、下行路床下部采用顶进施工,顶进行程37.5m。

框架桥由合肥侧向南京侧依次编号为①→②→③→④,顶进顺序为③→②→①→④。

框架桥横断面布置图

沪蓉铁路设计时速为200km/h双线有砟轨道,轨枕为混凝土Ⅲ型枕、钢轨为60kg/m,线间距5.0m,日列车162列。

2 组织调查与风险研判

根据施工调查和风险研判,以及以往施工经验,四顶山路立交工程需重点防范的营业线事故类型主要为以下10类:

①无计划超范围施工;②因漂浮物、坠落物等造成接触网断电或侵限;③挖断、碰坏地下缆线和既有设备;④物料机具侵限(含便梁倾覆);⑤吊车、泵车等大型设备侵限;⑥路基坍塌、冲空,线路变形;⑦轨道变形导致行车事故;⑧工机具或绝缘处理不好导致红光带;⑨接触网触电;⑩人员闯入营业线区域导致行车或人身事故等。

3 事故风险控制措施

3.1 无计划超范围施工防范

设置计划管理专人,建立计划管理微信群,每日召开日施工计划管理碰头会,日施工计划提前上报微信群供各级人员监督把关,同时现场设置视频监控摄像头,监督人员手机安装APP,全天24h不间断监控现场,坚决杜绝无计划或超范围施工。

3.2 易漂浮物、坠落物等造成接触网断电或侵限的防范

①改进工艺防止易漂浮物产生,结构物施工养护全部采用养护液养护,防止塑料薄膜等易漂浮物的产生;邻近营业线地段设置易漂浮物收纳箱,随时将易漂浮物收纳,每日施工结束由带班领导负责易漂浮物的全面清理检查,确保“工完料净场地清”。

②气瓶等压力容器设备防范,邻近营业线地段气瓶类压力容器一旦发生爆炸,爆炸碎片将可能飞向营业线直接影响行车安全。除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做好气瓶安全附件的检查外,靠营业线侧设置防冲撞挡板与营业线屏蔽隔离。

3.3 挖断、碰坏地下缆线和既有设备防范

进场后与设备管理单位签署安全配合协议,施工前提前联系设备管理单位,在设备管理单位监督下进行人工探沟开挖,调查清楚管线位置,测量清楚结构物与营业线路及设备位置关系。在施工前对施工范围内的所有缆线按照各设备管理单位的要求进行迁改或保护,在管线未迁移或未防护到位前,不得开工。

3.4 物料机具侵限防范

①严格通道门进出管理,机具编号并张贴反光膜,所有机具材料进出进行登记并落实责任人,施工结束对线路进行全面清理检查,确保“工完料净场地清”,严防物料机具遗漏侵限。

②要确保便梁基础稳固平整,便梁螺栓安装牢固,防止便梁倾覆,影响线路稳定和行车安全。

3.5 吊车、泵车等大型设备侵限防范

①邻近营业线大型机械作业前,详细计算机械与邻近营业线间关系,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有针对性的选用设备型号,尽可能降低设备高度,确保设备倾覆达不到营业线限界。

②确保吊车性能完好,场地平整夯实,吊车规范支腿,操作司机和指挥人员持证上岗,吊臂背对营业线或平行营业线吊装,大型设备背对营业线侧设置地锚拉设缆风绳,并严格“一机一人”防护,恶劣天气停止作业。

③泵送设备尽可能选用地泵以防倾覆侵限。

3.6 路基坍塌、冲空防范

①强化对营业线边坡防护和沉降位移观测,防止路基坍塌、冲空、变形;涉及营业线边坡开挖的施工一律设置抗滑桩和沉降位移观测标,对线路边坡进行加固,实时监控线路情况,确保线路稳固。

②顶进开挖前提前施工支墩架设便梁、挖设人工挖孔桩浇筑条形基础,开挖过程进行拉槽分台阶开挖顶进,确保开挖基坑的稳定。

③确保支护桩达到设计强度100%,再进行顶进基坑的开挖,防止支护桩不能充分起到对基坑的支护作用,从而导致路基变形超标,出现行车事故。

④顶进过程做好线路两侧排水和防洪应急物资储备。

3.7 轨道变形导致行车事故防范

①通过架设D型便梁控制顶进过程轨道变形晃车。条形支墩、便梁装卸、便梁架设、便梁纵移及轨枕间距调整、抽穿钢枕均在铁路封锁点内完成。

②在便梁上安装远程监控系统,远程24h对轨道变形量进行监控,设置报警值,一旦出现异常,立即报送工务对轨道进行复核确认,并紧急处置。

③夏季和冬季来临前提前对轨道进行应力放散,防止轨道变形量超标。

④夏季对轨道喷淋,冬季对轨道进行保温,进一步减小轨道夏胀冬缩量,防止出现胀轨和拉断轨道的险情出现。

3.8 红光带防范

①加强对人员教育,严禁人员将铁丝、撬棍等搭接在钢轨上,造成线路红光带。

②严格做好钢轨与下穿钢枕的绝缘,并每日复查,确保绝缘良好。

③做好轨道、便梁等的接地保护工作。

3.9 接触网触电防范

接触网范围内设备做好接地,严格控制设备、吊装、洒水等过程与接触网的安全距离,雨雾天气停止施工,在无法确保设备与接触网安全距离时,采取要点停电施工。

3.10 人员闯入营业线区域导致行车或人身事故防范

做好硬隔离防护,同时安排人员沿线巡视,阻止社会闲杂人员进入施工现场。

4 结束语

随着我国地方建设的高速发展,后续高速铁路营业线下穿立交工程将与日俱增,希望本文对高速铁路下穿立交工程施工建设有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漂浮物接触网行车
神秘的海上漂浮物
为开通打下基础!这条国际铁路完成接触网平推验收
三峡水库水面漂浮物对近坝段水体重金属的影响初探
酷暑下的三峡清漂工
夜间行车技巧
高速铁路接触网研究进展
接触网避雷器接地系统分析
接触网BIM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吉普自由光行车制动易熄火
杠杆式电动清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