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户外景观设施安全性评价研究

2019-06-18 06:03李宝勇
中国园林 2019年5期
关键词:安全性设施问卷

李宝勇

杨 梅

刘华斌

古新仁*

安全问题是一个既古老又时新的话题。城市户外景观设施作为普遍存在的城市基础设施,其安全问题更是备受关注。参照国家《公园设计规范》(GB 51192—2016)分类标准,户外景观设施可分为游憩设施(座椅、健身器材、步道、活动场地等)、服务设施(标识、景观灯等)和管理设施(围墙、围栏、管理用房等)三大类共十余种类型。如今,伴随着景观建设的浪潮,户外景观设施的艺术性和装饰性被关注的同时,其安全性问题却时常被忽视:2008年,北京某体育公园一男童在使用健身设施过程中,颅骨被器材挤压导致身亡[1];2011年,重庆渝北一老人因公园地面湿滑摔倒造成股骨粉碎性骨折[2];2015年,北京房山某公园内,一女子在游玩时被从假山上滚落的石头砸伤致残[3];同年,河南开封一景区观景水池发生漏电事故,3名游客触电不治身亡[4],如此等等,不一而足。由此可见,加强户外景观设施安全性研究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国外景观设施的安全性研究最早从社会学角度展开,主要集中在空间的可防卫性和降低犯罪动机影响等方面,如Jacobs提出的自然监视理论[5]和Newman提出的可防卫空间理论[6]。到20世纪70年代,Calkins、Troyer和Main等在景观设施人性化设计、设施材料的耐久度等领域开始关注设施的使用安全[7-9]。而国内景观设施的安全性研究起步较晚,发展较慢,近年来,除古新仁[10]、张芳[11]、徐健[12]、杨凤喜[13]等少数学者对设施安全性有较多关注外,其他研究主要集中于提升景观设施装饰效果、拓展设施的种类和功能、实现设施材料的低碳环保以及增强设施功能的娱乐性和趣味性[14-16]等方面,设施的安全性未得到足够重视。纵观上述分析,现有研究或对景观设施安全性问题做出经验式的列举或总结,或针对单一要素进行定性分析,缺乏对景观设施安全系统性的认识和定量化研究。因此,本文拟根据使用后评价(POE)理论,首先筛选景观设施安全的关键性影响因子,再通过主成分分析法[17]确定景观设施安全评价指标权重,最终构建城市户外景观设施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为更好地评估如何改进城市户外景观设施安全状况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需要说明的是,POE理论是本文中户外景观设施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该理论从使用者角度系统地描述了评价空间和环境的使用方式、效果,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反馈机制[18]。本文中景观设施评价即使用现场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的调查式POE研究[19]。以此为基础的景观评价方法可分为“基于专业背景”评价和“基于公众感知”评价①,但这2种方法均有片面性[20]。本文对城市户外景观设施的安全评价,拟基于专家的专业背景来调查使用者的感受与偏好,将使结论更为科学准确。

图1 本次调研的户外公共绿地(用“★”表示)

1 问卷设计与数据信度检验

1.1 安全评价影响因子的筛选

在进行分析前,需要确定影响因子。首先,对江西农业大学园林设计领域的5名专家、6名博士生、9名硕士生进行关于景观设施安全影响因子的深度访谈,得到了18个不同的条目;其次,抽取城市绿地中50名使用者随机发放问卷,就“您认为影响您对公园景观设施安全性评价的因素有哪些”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总结出12个不同的条目;第三,查阅相关论文[21-25]发现,有关设施安全性的研究已涉及地面、水景、防护设施、座椅、园建、电力设施、健身游乐设施和环境可防卫性等方面,在此基础上,补充媒体报道和调查中公众呼吁强烈的“夜间照明”“假山挡墙”“安全标示”“卫生间”“设施材料”“设施环境卫生”等方面内容;最后,经过相近条目的合并与整体优化,共确定了15项影响因子,分别为:步道和铺装的防滑性(V1)、步道和铺装的平整及无障碍水平(V2)、人工水景的水深设置安全(V3)、平台、护栏和围墙的完好性和安全性(V4)、座椅和休憩设施的人性化和舒适度(V5)、亭廊园建的完好性和坚固性(V6)、假山和挡墙的完好性和安全性(V7)、夜间照明设施配备水平(V8)、用电设施的防触电处理水平(V9)、安全警示标识的完备度(V10)、健身设施和场地的使用安全性(V11)、设施环境的卫生安全性(V12)、卫生间使用的安全和无障碍水平(V13)、设施材料的无害化水平(V14)、设施空间的使用安全性(V15)。

1.2 调查内容

调查于2016年10月和2017年7—8月在南昌市30处城市绿地和城市开放空间中进行。调查对象为公园中的使用者,调查通过随机发放问卷的方式进行,共分发问卷900份,回收有效问卷837份,有效率达93.1%。整个问卷调查在相对连续的时间段内完成,工作日与休息日的调查时间各占一半,从而保证了数据样本的随机性与分布的代表性。

1.3 数据信度检验

运用SPSS19.0软件对837个样本进行数据的信度检验,其Cronbach's α 系数0.882>0.7,说明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表1)。从表1可以看出,检验样本KMO值0.872>0.5;Bartlett球形检验的χ2统计值的显著性概率0.000<1%,说明该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同时,所提取的因子共同性0.620>0.5,说明可以提取公因子以进行因子分析。

1.4 评价区域

南昌作为江西省省会城市,面积大、人口多,公共空间分布广泛且使用频率较高,因此选取南昌作为调研区域范围。据调研统计,南昌市共42处对市民免费开放的城市户外公共空间,为提高数据的可信度,在确定调研点之前,通过访谈等方式对市民经常活动的户外公共空间进行掌握了解,并综合考虑使用频率高、周边环境功能多样性等因素,最终选取30处公共空间(图1)进行调研。其中,市、区级城市综合性公园5处,如八一公园、人民公园等;市、区级市民活动广场3处,如八一广场、秋水广场等;中小型公园及绿地22处,如孺子亭公园、阳明公园、贤士湖公园等。

表1 KMO和Bartlett's球形检验结果

表2 调查样本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

1.5 数据收集

通过调研问卷来获取数据,主要采取Likert五等量表来设计问卷,问卷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阐明问卷的调研目的、意义、方法、调查者单位等;第二部分为正文。其中,第二部分包括:1)受访者对15项景观设施安全性影响因子打分;2)受访者个人特征信息,包括年龄、性别、住址等;3)受访者活动特征信息,包括公园活动的频率、每次停留时长等。问卷通过一对一的访问方式填写,均在所选取的公共空间内进行,要求受访者根据每项设施影响因子对应自己在户外景观设施活动的真实安全感受进行打分:很不重要(1分)、不重要(2分)、一般(3分)、比较重要(4分)、非常重要(5分)。

2 结果与分析

2.1 样本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

根据调研数据,可进行样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表2)。从表2中可知:男性占比为51.73%,女性占比为48.27%;年龄主要集中于18~40岁、40~60岁这2个区间,占比分别为54.5%、16.1%,表明调查对象以中青年为主,也表明中青年是使用景观设施的主流人群;受教育程度以大专及以上为主,占比为48.5%,其次为高中和中专,占比为19.4%,第三为初中,占比为12.3%,最低为小学及以下,占比为5.3%,表明了设施使用者层次的多样化特征。

2.2 指标体系建立

根据统计学中主成分分析法,利用正交旋转方式,将获得的使用者对上述15个影响因子评分综合为3个成分(表3)。

成分1~3分别鲜明地将所有15项因子进行分类,根据该3项主成分内因子存在的共性,可以将其分别命名为基础服务设施安全性、衍生服务设施安全性和特殊服务设施安全性(表4)。

其中,V1和V2即人在行走(包括慢跑、步行、拄拐和轮椅等)时感受到的安全、便利和舒适性。地面铺装不够防滑、铺装块料之间衔接不平顺、坡度较大的路面缺少扶手栏杆等均易导致行人跌倒或摔倒。由于徒步游赏一直是人们在户外空间中的主导游赏方式,因此,V1和V2可归类到基础服务设施安全主成分中。

表3 影响因子旋转成分矩阵

表4 城市户外设施的安全性评价因子体系

V3指水景水深设计的合理化程度,水体过深将影响人们在亲水活动中的安全性;V4指平台、护栏设置的安全水平,平台、护栏和围墙残缺或设计不合理可能会造成卡伤、失足、跌落等危险;V6指亭、廊、雕塑等设施的使用安全程度,设施构件残缺或结构不稳在使用中极易造成倒塌伤人的危险;V7指设施完好状况和结构稳固程度,结构设计不合理或年久失修均易导致安全事故发生;V8指主要活动空间夜间照明的适宜水平,亮度不够或过于炫目也会带来安全性问题。以上5个因子中所涉及的设施均属于使用者基础性游赏行为之上的衍生性行为,可归类到衍生服务设施安全主成分中。V9指电线、电箱、变压器等的防触电设计水平,电线外露、电箱内部暴露均会带来触电危险;V10指设施空间中警示标识配备程度和警示效果,警示性不佳也易使游人面临危险。其中,电线、电箱等电力设施作为以上设施正常运转均可能依赖的基础设施,而警示牌、警示线等安全标示则与以上设施使用密切相关,因此,该2项因子同样可以与前5项因子归类于衍生服务设施安全主成分中。

V5是指座椅或坐墙的安全舒适性,坐面残缺、风化、锈化或有锐刺、座椅支撑不稳均会产生安全隐患;V11是指健身场地、设施的完好程度和安全程度,缓冲防摔垫层残缺、硬化、健身器材损坏老化均可能造成意外伤害;V12是指设施空间的卫生状况,包括景观水体和饮用水洁净度、地面卫生、垃圾收集设施周边的卫生状况,环境卫生不佳、景观水体污染、饮水器出水不符卫生标准均可能导致身体不适;V13是指卫生间的防滑、便利和舒适性,卫生间地面潮湿、无障碍设施不足、室内外铺装过于光滑均易导致滑倒和摔伤;V14是指设施制造材料、涂料等与人体接触时的无害化程度,是一种潜在的材料特征水平②,某些材料在高温日照下可挥发出有毒物质危害身体健康,儿童接触到某些表层含铅量过高的户外设施后也会危害身体;V15是指设施空间的交通(如儿童游戏设施区应与车行道之间有安全隔离)、治安以及设施间距(如特定或不同健身设施之间需要有足够的安全缓冲距离)、设施规划设计的合理性(如成年人使用和儿童使用的健身设施应合理分区)。因此,这6项因子可归类于特殊性服务设施安全主成分中。

2.3 权重值确定

权重是评价各评价指标对城市户外景观设施安全的贡献率大小,直接影响着城市户外景观设施安全性能的好坏,贡献率之和为1,本文指标权重通过AHP方法得到。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利用成分矩阵获得的载荷值(表3)与主成分的特征根(表5)得到每个影响因子在线性组合中的系数;其次,将该系数与主成分方差的百分比进行计算,并做归一化处理,计算出15个安全影响因子对相应的上一层指标的贡献率,即指标权重值;最后,用同样的方式确定3项评价指标相对城市户外景观设施安全性的权重值。

2.4 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权重的确定

根据上述指标及其权重,将影响城市户外景观设施安全因素分为3个层级:第一个层级为评价目标(一级指标)、第二个层级为评价指标(二级指标)、第三个层级为评价指标要素(三级指标),再与权重相结合,最后可确定使用者对城市户外景观设施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权重系数(表6)。

3 设施安全性评价体系应用

翠湖公园是江西农业大学北部附属绿地,总面积约4.5hm2,是该校附近居民休闲活动的主要场所。通过实地调研、深入访谈发现,虽然翠湖公园平时使用率较高,但公园中居民摔伤、滑倒、落水等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原因主要有:1)健身游戏场地均为水泥地面,无防护垫层;2)公园水体面积大、水岸长、水体深且驳岸缺少防护警示设施;3)地面不平整、防滑性不佳,个别场地甚至使用抛光釉面铺装。

除对该公园设施安全状况进行上述调研外,还进行了安全性评价。评价数据同样通过问卷获取,分别选择5个工作日和2个双休日进行调研,共发放调查问卷50份,回收有效问卷48份,问卷有效率为96.00%。问卷数据获取后,再借助设施安全性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计算,可得出翠湖公园景观设施安全得分为V(翠湖公园)=3.2分×0.165+2.8分×0.368+2.9分×0.467= 2.912分。由此可看出,受访者对基本服务设施安全性的评价较高,而对衍生服务设施安全性、特殊服务设施安全性的评价均较低,亟待改进,这也与观察和访谈的结果是相符的。限于篇幅,具体计算过程不赘述。

表6 使用者对城市户外设施的安全性评价体系

结合深入访谈和现场观察中发现的问题,在此对南昌市城市户外景观设施的安全性设计提出以下几点针对性意见和建议。

第一,建立健全设施安全管理制度。从政府层面规范和细化景观设施安全设计标准,提高景观工程建设验收水平。对于休闲步道,尤其是坡面步道铺装,应选用斧凿面、荔枝面、粗剁斧、火烧面等面层类型,严格规范和控制细剁斧、机切、抛光等形式铺装的使用;应加强园区排水建设,及时清除行道铺装积水。第二,加强照明,提高防触电处理水平。使用频率较高的出入口空间、滨水、台阶区应加强照明,同时应做好灯具的防触电和消隐化处理。第三,提升设计和管理标准,做到设施空间和卫生间的整洁、卫生、安全舒适等,降低行动不便人群滑倒受伤的可能性。第四,严格把关设施材料安全。加强对设施材料的安全检测,对可能引发人体不适的材料应及时更换,避免类似“毒草坪”“毒跑道”等事件的发生。第五,进一步加强景观设施的规划设计。对于服务对象多元化、使用频率高的公共休闲空间,应充分考虑到使用者年龄、生理、行为特征差异进行设计。

本文基于使用后评价理论,从公众使用感知视角,结合景观设施安全评价的特点,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方法构建了户外景观设施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与已有评价体系相比,本文指标体系充分考虑了公众感受与偏好,较好地反映了景观设施安全的要素属性,可使评价结果更为准确全面。本文运用的主成分分析法能较好地将定性问题定量化,并实现评价指标分类的合理化。该评价体系因子数量适中,评价操作过程简单,具有较强的可推广性。进一步运用该方法对江西农大翠湖公园进行设施安全评价,结果表明,公园设施安全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亟待后续改进。

城市户外景观设施安全评价牵涉范围广,指标繁多且关系复杂,由于笔者水平和能力有限,本体系中指标的选取还有进一步细化的空间;此外,基于不同季节、绿地和人群等条件下的评价模型尚待研究建立,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研究中进一步完善。

注:文中图片均由作者拍摄或绘制。

注释:

① 前者以专家知识为基础,倾向于客观评判;后者则以公众偏好为基础,倾向于主观评价。

② 大量调查和研究显示,炎热天气下,户外公共空间中的某些劣质跑道、塑胶草坪、防滑颗粒以及设施材料表层的不合格涂料或油漆常散发异味,而挥发气体中多数含有多环芳烃和苯系物等人体致癌物质。

猜你喜欢
安全性设施问卷
两款输液泵的输血安全性评估
新染料可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
民生设施非“摆设”
太原市61个村要建污水处理设施严禁直排入河
某既有隔震建筑检测与安全性鉴定
加强广播电视信息安全性的思考
垂直循环式立体停车设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设施农业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