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C-尿素呼气试验在幽门螺杆菌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2019-06-26 11:48何志勇
医疗装备 2019年11期
关键词:组织学呼气螺杆菌

何志勇

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江西九江 332000)

幽门螺杆菌为胃黏膜致病菌,其与消化性溃疡、胃炎的发病相关。目前,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方式主要为组织学、血清技术、细菌培养等,虽然方法不同,但均为侵入性获取标本。13C-尿素呼气试验作为非侵入性标本获取方法,可获得良好结果。本研究分析13C-尿素呼气试验在幽门螺杆菌感染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疑似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胃镜检查,且在1个月内未服用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其中男72例,女54例;年龄21~71岁,平均(41.29±2.16)岁;所有患者均出现幽门螺杆菌感染症状,内镜检查证实胃黏膜正常,有轻度、慢性胃窦炎;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3C-尿素呼气试验:患者入院后立即进行,嘱其空腹呼吸,收集气体;取100 mg13C-尿素溶于100 ml冷水中,收集完气体后嘱患者饮入;30 min后收集呼气气体样本;采用德国Wagner生产的红外线能谱仪检测气体样本,结果依据国际公认标准判定。

组织学检查:在胃镜直视下取出胃窦黏膜组织至少2块,采用甲醛溶液进行固定;采用石蜡包埋进行组织切片,然后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并进行病理诊断。

快速尿素酶试验:在胃镜下取胃窦黏膜,置于试剂盒反应药孔内,并于5 min后观察结果;反应孔药液呈现出红色以及玫瑰红视为阳性,无色则为阴性。

1.3 临床评价

以病理学检测为金标准(阳性75例,阴性51例),比较3种检测方法的诊断结果。

2 结果

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均较其他两种方法高,误诊率、漏诊率均较其他两种方法低。见表1~2。

表1 3种检测方式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情况(例)

表2 3种检测方式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漏诊率、误诊率比较(%)

3 讨论

目前多数研究认为,幽门螺杆菌为消化性溃疡、胃癌的重要致病因子[1],且幽门螺杆菌感染在我国发病率较高。该病的检测方式主要分为有创和无创两种,有创主要为快速尿素酶、组织学染色等。组织切片染色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率均较高,但由于幽门螺杆菌在胃部多以分散状分布,因此常出现假阴性。本研究中,组织学检测灵敏度与其他检测方式相比较低,且阳性率要低于尿素酶检测,因此采用组织学检测时,需要重复检查。由于组织学检测为侵入性检测,多数患者抵抗情绪较为严重,因此其临床应用较为局限[2]。快速尿素酶检测速度较快,但其也为侵入性检测。有研究认为可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进行检测,该检测主要用于病菌基因,标本内只需数个细菌便可进行检测,灵敏度较高,且可准确客观地反映出病菌的存在,为目前最为可靠的检测方式[3]。但该检测需要借助胃镜进行黏膜采集,依然为有创性检测。

幽门螺杆菌的无创性检验主要为血清检验和13C-尿素呼气试验。以上检测方式均有方便快捷及稳定性、重复性好的优势,但感染治愈后血清内依然会持续数月甚至数年检出病菌,因此血清检验无法准确判定患者恢复情况[4]。现阶段主要采用13C-尿素呼气试验、14C-尿素呼气试验进行检测。14C-尿素的主要优势为仪器和试剂更为便宜,但半衰期较长,有可能对环境产生放射性污染,虽然使用量少但依然会影响孕妇、儿童,成年人也不可反复使用[5]。在进行14C-尿素呼气试验时需要有处理放射性废物许可证,因此其应用受到较大限制。和14C-尿素相比,13C无放射性且性质稳定,可重复使用,孕妇及儿童的使用安全性高[6]。同时13C-尿素在胃部的分布更为均匀,和胃黏膜接触也更为广泛,可以全面完整地反映胃黏膜的感染状况,准确率更高。本研究中,13C-尿素呼气试验的检测准确率和其他检测方式相比显著更高,且漏诊率更低。同时,由于13C-尿素呼气试验无痛苦、准确率高,因此更易于被患者接受,也可进行反复检测。

综上所述,13C-尿素呼气试验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准确率高,且无创、可重复检测,更易于被患者接受。

猜你喜欢
组织学呼气螺杆菌
智能口罩可直接检测呼气中的病毒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呼吸道感染牛分枝杆菌对肝脏和肠道影响的病理组织学观察》图版
小脑组织压片快速制作在组织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掌握歌唱训练中吸气与呼气之技巧
口腔与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
13碳-呼气试验质控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在轻中度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呼气末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