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管理模式在腹腔镜手术患儿中的应用

2019-06-26 11:48李敏彭海
医疗装备 2019年11期
关键词:家属标准化腹腔镜

李敏,彭海

江西省宜春万载县人民医院 (江西宜春 336100)

小儿腹腔镜手术期间,如果发生由于医疗和护理关系所导致的纠纷事件,不仅会阻碍相关临床工作的开展,还会影响患儿疾病的治疗与术后康复[1-2]。优化护理服务措施,保证护理服务质量,减少差错性事件,是降低纠纷事件发生率的关键。标准化管理模式的实施,可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本研究探讨标准化管理模式在腹腔镜手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江西省宜春万载县人民医院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6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发病至手术时间1~9 d,平均(3.2±0.6)d;年龄2~11岁,平均(5.3±0.8)岁。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发病至手术时间1~8 d,平均(3.1±0.4)d;年龄2~10岁,平均(5.1±0.6)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围手术期实施常规小儿手术管理,于腹腔镜手术开始前,对患儿及家属实施全面健康宣教,向其讲解腹腔镜手术操作的具体方案、围手术期相关注意事项;根据患儿的实际年龄、性格特点等实施针对性的心理干预,通过鼓励、安抚、讲故事等方式,使其情绪保持稳定,对家属所提出的一些问题,要耐心地给予解答。手术操作过程中将室内温度控制在21~25 ℃,湿度控制在50%~60%;积极做好保暖工作,避免强光对患儿进行直接照射;静脉复合麻醉患儿在气管插管后出现呼吸乏力、呼吸道阻塞等症状表现的可能性较大,需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

观察组围手术期实施标准化管理。(1)合理排班。通过新老结合的方式进行排班和人员调配,安排资历深、操作技术熟练、工作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带领年轻护理人员,以能够对一些突发事件进行妥善处理。(2)安全管理。针对容易高发的风险事件,制订具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积极落实各项责任制度和奖惩制度;定期评估护理服务的效果,并认真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3)体位护理。于手术操作开始前,对手术部位实施常规清洁和消毒处理,并铺巾。手术过程中帮助患儿摆放正确体位,确保其呼吸和循环功能正常;体位摆放后询问患儿的实际感受。机体着床支点要尽可能远离神经的行走部位,避免肢体受压造成神经麻痹。(4)培训学习。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参加相关培训,树立安全和法律意识,保证其具备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培训结束后统一组织进行考核,合格者才能参与相关的临床工作;为护理人员创造一个良性公平的竞争工作环境,使个人特长能够得到充分发挥。(5)感染管理。手术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循无菌操作的相关规定,无关人员禁止进入手术室;合并存在特异性感染的患儿,要积极预防交叉感染。

1.3 临床评价

(1)手术操作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2)不良事件发生情况;(3)管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4)家属对管理模式的满意度。心理状态采用汉密尔顿焦虑自评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自评量表(HAMD)进行评价,分为14个维度,每项最高分为4分,总分最高分为56分,分数越高,说明焦虑和抑郁程度越严重[3]。家属对管理模式的满意度于腹腔镜手术结束,患儿出院当天,以不记名打分形式(满分为100分)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进行评价,不满意:<60分;满意:≥80分;其余为基本满意;满意度=(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4]。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操作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手术操作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操作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比较(x-±s)

2.2 两组不良事件比较

观察组仅有1例(3.3%)不良事件发生,对照组有5例(16.7%),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管理后两组HAMA、HAMD评分均低于同组管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分,±s)

注:与同组管理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管理后比较,bP<0.05

组别 例数 HAMA HAMD对照组 30管理前 49.33±4.27 48.76±4.29管理后 41.29±4.54a 40.16±4.25a观察组 30管理前 48.95±5.17 50.74±5.21管理后 35.60±4.78ab 32.45±5.12ab

2.4 两组家属对管理模式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家属对管理模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家属对管理模式的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接受腹腔镜手术的小儿,其缺少足够的自我保护意识,对临床工作进行配合的主动性相对较差,家属对患儿的病情、症状表现的反应十分敏感,对手术室的护理服务提出的要求较高,护理人员工作量和工作压力随之增大。在该类人群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过程中,任何疏忽和差错都可能增加医疗纠纷事件发生的可能性[5-7]。标准化管理模式是近年来临床上新兴的一种管理方式,对腹腔镜手术患儿采用该模式进行管理,可以有效减少纠纷事件的发生,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本研究中,对照组围手术期实施常规小儿手术管理,观察组围手术期实施标准化管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操作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管理后心理状态评分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家属对管理模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验证了标准化管理模式在腹腔镜手术患儿中的应用价值。

总之,腹腔镜手术患儿接受标准化管理,可以使其于围手术期保持良好心态,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缩短手术操作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提升家属对临床管理模式的满意度。

猜你喜欢
家属标准化腹腔镜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标准化简述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旋切器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预防及处理
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控制与处理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