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式流程管理模式在急诊创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

2019-06-26 11:48涂仁娜
医疗装备 2019年11期
关键词:链式流程满意度

涂仁娜

江西省赣州市人民医院 (江西赣州 341000)

创伤是由于机械因素引起的人体组织或器官的破坏,其极为常见,包括电流、放射线、高温、寒冷、酸、碱、毒虫、毒气、蚊咬等外来因素造成的结构或功能方面的破坏。创伤发生率高,程度差别大,伤情严重而复杂,严重者将危及伤员的生命[1]。若创伤累及全身各个器官系统,则救治难度较大,而链式流程管理模式是一种通过各个环节高效率的无缝隙对接而使得救治效率提高的全新护理模式。本研究探讨链式流程管理模式在急诊创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2月于江西省赣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的8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23~68岁,平均(48.36±1.14)岁;致伤原因,高空坠落10例、交通事故28例、斗殴2例;创伤类型,开放性创伤30例、闭合性创伤10例;创伤部位,胸部5例、四肢20例、颅脑6例、腹腔9例;创伤程度评分13~36分,平均(24.51±1.40)分。观察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21~68岁,平均(48.31±1.17)岁;致伤原因,高空坠落9例、交通事故29例、斗殴2例;创伤类型,开放性创伤29例、闭合性创伤11例;创伤部位,胸部6例、四肢19例、颅脑5例、腹腔10例;创伤程度评分11~36分,平均(25.34±1.35)分。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学会批准,患者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男女不限。

排除标准:(1)创伤前合并全身重度感染患者;(2)凝血功能障碍患者;(3)病情危重家属放弃治疗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注意保护患者的气道,检查是否有其他骨折或者出血,观察病情,监测体征指标。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链式流程管理模式进行干预。(1)团队组建。从培训合格的医护人员中组建急诊链式流程管理小组团队,组长由高年资的护理人员担任,主要负责该团队的建立和管理。(2)病情评估。由小组团队中的1名成员进行患者的查体工作并完成初步评估,上报主治医师,确定急救措施;对于剧烈疼痛患者需要进行镇痛处理操作;对于心肺复苏患者需要进行人工呼吸或给予心脏按压等;对于危重患者需要直接进入手术室进行抢救;在患者进行急救和护理时注意保暖工作。(3)气道、呼吸道护理。对于丧失自主呼吸功能的患者需要立即进行机械辅助通气或者氧疗干预,为保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医护人员需要及时清除患者呼吸道内的分泌物,由2~3名护士协助进行气管插管或切开等操作。(4)静脉通路建立。由1名小组成员对休克患者展开补液,予以库血输入或者大剂量药液,进行2条以上外周静脉通路建立。密切监测患者中心静脉压,将其维持在5~10 cmH2O(1 cmH2O=0.098 kPa)。再一次进行查体,全方位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5)体征监测。团队组长监督成员完成患者的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心电图指标、呼吸等生命体征指标监护工作,并及时在各成员间进行结果共享,让护理小组团队中的每位成员均可掌握患者的实际情况,各自分工完成各项检查工作,并做好护理工作的衔接。

1.3 临床评价

(1)比较两组的救治效果。包括急诊救治成功率和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主要指器官功能减退或衰竭、感染、创伤性休克。(2)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采用医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评估,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救治效果比较

观察组急诊救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救治效果比较[例(%)]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创伤是指机械因素作用于机体的一种组织或器官损伤,伤势重、病情进展迅速,属于临床常见的危重症。闭合性创伤表现为受伤局部疼痛、淤血及血肿,若受伤部位深组织和器官同时有破坏,可出现内出血所致的呼吸急促而浅、脉搏快、尿量减少、四肢湿冷、意识障碍等一系列休克症状。开放性创伤,局部伤口是最突出的临床表现,伤口内有不同程度的外出血,若开放伤口深及脏器或深部血管则可导致内出血[2-3]。严重开放性创伤可导致休克。由创伤所致的死亡分为3个高峰期:创伤发生后至1 h,患者病死率最高,为50%以上;创伤2~4 h,患者病死率约为30%;创伤大于4 h,患者病死率约20%。

创伤患者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抢救,进行有效且有针对性地救治。然而,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创伤患者进行干预时各个部门的配合度较低,护理环节多且持续性差,患者的确诊时间和救治时间大幅度延长,导致急救率低下,影响医患关系,因此,优化创伤护理措施非常重要[4]。链式流程管理与传统护理理念不同,通过专业性护理小组团队全方位负责患者的急诊护理,院前、院内救治与护理的有机结合促使每个环节完美地对接,保证护理的连贯性及有效性,为救治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急诊救治成功率、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急诊急救情况复杂,但是链式流程管理模式强调内部横向、纵向管理相结合,形成十分明显的链式结构,使流程管理变得专业化、标准化,可以提高规范化抢救的有效性、实效性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链式流程管理模式应用于急诊创伤患者,救治效果显著,且可提高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链式流程满意度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链式STATCOM内部H桥直流侧电压均衡控制策略
线性表成组链式存储结构研究
析OGSA-DAI工作流程
上海全链式布局电影产业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