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护理在采用种植义齿修复治疗的慢性牙周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

2019-06-26 11:48陈孚高璇
医疗装备 2019年11期
关键词:种植义齿菌斑牙周袋

陈孚,高璇

江西省九江学院附属医院口腔医院 (江西九江 332000)

牙周炎是牙科常见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龈缘、附着龈或龈乳头出现肿胀、松软症状,并易出现出血现象,若不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待炎症进一步蔓延后,将导致牙周袋、牙齿松动及牙周溢脓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口腔健康及生命质量[1-2]。目前临床主要采用种植义齿修复治疗慢性牙周炎患者,可有效保存患者损伤牙齿的功能,但该治疗术后患者易出现种植体周围炎,影响患者预后。为此,本研究探讨口腔护理在采用种植义齿修复治疗的慢性牙周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4月在江西省九江学院附属医院口腔医院接受种植义齿修复治疗的慢性牙周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经牙科X线机检查均符合慢性牙周炎的诊断标准,其牙槽骨呈水平型吸收,且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消失,牙龈无出血、红肿症状,牙周袋小于4 mm。观察组女18例,男22例;年龄35~72岁,平均(46.35±8.67)岁;共植入种植体53颗。对照组女19例,男21例;年龄36~75岁,平均(47.35±7.69)岁;共植入种植体50颗。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种植义齿修复治疗,先使用超声波结牙机除尽口腔的牙石、牙斑,再使用牙周袋探针测量患者患牙牙周袋深度,并用牙周袋记号镊做标记,根据牙龈组织、牙周袋情况修整牙龈不良形态;再利用牙科种植机(德国KAVO种植机,型号:INTRAsurg300)种植义齿。

在患者采用种植义齿修复治疗后,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以口腔护理。(1)基本护理:在患者种植义齿、牙周基础治疗稳定后,要求患者每周来院复查,以了解患者种植义齿的情况,并为患者讲解义齿修复后期的护理知识、注意事项等,以纠正患者错误的刷牙习惯、饮食生活行为等。可通过图册、影像广播等方式宣传,还可定期开展道具模拟学习训练,以加强患者掌握刷牙方法。另外,在与患者进行解答、沟通时,态度应友好温和,并耐心倾听。(2)具体清洁干预:患者予以超声波洁牙机(西格SIGER,型号:S3-CE)清洗,并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各种口腔护理液体、用具,如BASS刷牙法、间隙法及牙线法等,并按照一定的清洁顺序完成清洁工作;在患者进行BASS刷牙法后,再使用牙线有效地清除邻面的牙石,将牙线两端缠绕在双手中指上,并将其切近相邻牙齿的间隙中,通过拇指、示指拉紧牙线,且以牙根至牙冠的方向移动并紧贴牙面,反复移动1 mm左右,动作应轻柔、速度应缓慢,移动4~6次。清洗干净后,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种植牙冠修复体,并使用医用棉签沾取漱口液擦洗牙齿,尤其擦洗种植体及相邻牙齿,并保证每个牙面均被清理;再将15 ml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江苏晨牌邦德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8018)含漱口中,1~3 min后将其吐出。

1.3 临床评价

术后3个月检查患者改良菌斑指数(mPLI)、牙周探诊深度(PD)、改良出血指数(mSBI),并进行等级评分;其中PD为牙龈缘至牙龈沟底的垂直距离,正常为2~3 mm;mSBI根据种植体牙龈沟出血情况按0~3分进行评估,0分表示无出血现象,1分表示存在分散点状出血,2分表示呈线状出血,3分表示出血溢出牙龈沟;mPLI根据种植体菌斑的情况按0~3分进行评估,其中0分表示无菌斑现象,1分表示种植体表面存在少许菌斑,2分表示存在肉眼可见菌斑,3分表示菌斑显著且形成了软垢[3-4]。另外,检查患者的种植体有无松脱、种周袋等现象;采用X线机(日本森田morita,型号:SM-X-28)、牙周探针(唐山先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3#双头)、口腔电子游标卡尺(可立德,型号:AQ-03-011-Q)、牙龈测量杆(山东中德牙科技术有限公司)、荧光检测系统(上海复星医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型号:Nikon E100)等设备对患者牙周深度、菌斑以及种植体情况进行检查与评估。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种植体周围炎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种植体周围炎2例,发生率为5.00%(2/40);对照组种植体周围炎8例,发生率为20.00%(8/40),观察组种植体周围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P=0.04)。

2.2 两组术后3个月mSBI、mPLI、PD比较

术后3个月,观察组mSBI、mPL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PD值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3个月mSBI、mPLI、PD比较(±s)

表1 两组术后3个月mSBI、mPLI、PD比较(±s)

组别 例数 mSBI(分) mPLI(分) PD(mm)对照组 40 1.35±0.19 1.36±0.35 1.74±0.28观察组 40 0.86±0.14 0.79±0.34 2.35±0.24 t 5.00 3.11 4.19 P<0.05 <0.05 <0.05

3 讨论

慢性牙周炎是临床口腔科常见的疾病之一,该类疾病早期无明显症状,待病情进一步恶化易使牙齿受损,以致丧失咀嚼食物、帮助发音等功能[5]。目前临床对于该病患者主要采用种植义齿修复的方式进行治疗,但义齿种植后容易出现种植体周围炎,其是影响临床治疗效果的主要原因。为此,针对行种植义齿修复治疗的慢性牙周炎患者,如何有效控制牙菌斑,预防种植体周围炎,成为临床治疗的关键。因此,加强对患者的口腔护理,对于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种植体周围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给予种植义齿修复治疗的慢性牙周炎患者口腔护理,对于预防种植体周围炎具有显著效果。种植义齿虽与人体天然的牙齿无异,但新植入的义齿周围组织缺少正常的牙周膜,而牙周膜对牙齿有支持、感觉、营养等功能,以保护牙齿的正常状态,种植体周围缺少牙周膜,易遭受致病菌的伤害,且抵抗功能较弱,导致大量致病菌聚集,从而引发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6]。本研究对该类患者加强口腔健康知识宣教,并通过多种途径、方式对患者术后的种植体进行保护、正确清洗,以确保患者口腔卫生、种植体状态正常。另外,通过正常的清洁流程,如BASS刷牙法、牙线及0.9%氯化钠注射液、含漱液等正确指导,可有效清除患者种植体的食物残渣、牙石、菌斑等。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mSBI、mPL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PD值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表明,加强对患者的口腔护理,对于减少牙菌斑,改善出血情况具有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对采用种植义齿修复治疗的慢性牙周炎患者进行口腔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牙菌斑,改善种植体周围环境,从而有效预防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猜你喜欢
种植义齿菌斑牙周袋
大学生牙龈炎龈上菌斑的微生物群落
Er:YAG激光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及对牙周指标和炎性因子的影响
牙周炎80例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逆行性种植体周围炎的研究进展
抗菌肽应用于不同牙周袋深度患牙的效果评估*
下颌磨牙半切术后不同修复方式对成功率、牙周袋深度及根分叉牙槽嵴比的影响
龈下菌斑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的影响
微信平台延续护理提高种植义齿自我维护水平的效果分析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龈下菌斑中牙周致病菌检测
老年种植义齿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