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耍横 外媒很忧伤

2019-06-29 04:02法人李立娟
法人 2019年6期
关键词:特朗普企业

◎ 文 《法人》全媒体记者 李立娟

5月23日,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高峰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最近美方的一系列错误做法导致经贸摩擦明显升级,不仅严重损害中美两国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也将对全球经济产生衰退性影响。

6月2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关于中美经贸磋商的中方立场》白皮书。这是中美陷入经贸摩擦后,中国发表的第二份相关白皮书。8300字的白皮书向世界披露了美国三次出尔反尔,导致中美经贸磋商严重受挫的事实,也向美方表明中方愿意采取合作方式推动达成互利双赢的协议,但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决不会让步的坚定立场。

路透社就中方发布白皮书和中方官员在发布会上的表态发出多篇报道。报道称,白皮书指出美方近期宣布提高对华加征关税,不利于解决双边经贸问题。美方应对谈判遭遇挫折负责。

该媒体援引白皮书进一步报道称,美国政府指责中国在磋商中“开倒车”完全是无稽之谈,中美应本着善意和诚信,通过磋商解决问题。中国愿意采取合作的方式加以解决,推动达成互利双赢的协议,但合作是有原则的,磋商是有底线的,在重大原则问题上中国决不让步。

针对中美贸易摩擦,外媒进行了一系列的持续报道,有评论称,美国对华发起贸易战,几乎伤害的不仅是美国也包括世界贸易秩序的企业、多行业,包括制鞋业、农产品、零售业、汽车、科技等多行业均受到影响。

悲观情绪笼罩欧美

英国《卫报》:输家不只是消费者

英国《卫报》在评论中指出,特朗普似乎策划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案例:他与中国的贸易战几乎伤害了美国经济的每一个领域,输家不仅包括消费者,还包括企业和他们雇用的工人,从失去出口市场的农民到被迫支付更高投入成本的制造商。即使是没有要求特朗普 “保护” 的美国汽车行业,总体上也更糟,因为它必须为进口钢铁和汽车零部件支付更多的钱。

文章称,结果,特朗普几乎完成了一件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几乎没有人受益的关税政策。

英国《经济学人》:特朗普严重扰乱市场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刊文称, 有时某个产业的命运可以概括一个时代。20世纪70年代,美国工厂每年生产超过1500万辆自行车。今天,在美国卖出的自行车95%以上都是进口的,绝大部分来自中国。

任何人想找到贸易战对美国工人有利的佐证,伊利诺伊州莫林市(Moline)的沃尔玛购物广场内卖自行车的那排货架似乎是个不错选择。 除了赫菲或肯特等中国制造的品牌外,货架上还摆放着激动人心的横幅:一批山地车上镶着美国自行车公司(BCA)的盾形标牌和美国国旗颜色的标签写着“将工作带回美国”的口号,以及一个南卡罗来纳州的工厂地址。

这排沃尔玛的货架极具误导性。总部位于新泽西的家族企业肯特国际(Kent International),首席执行官是阿诺德·莱姆卡尔(Arnold Kamler),每年向沃尔玛、塔吉特等商店出售约300万辆自行车。

文章指出,BCA是肯特的子公司。沃尔玛启动购买美国货运动后,莱姆卡尔在2014年开办了这家公司。BCA并不是从零开始制造自行车,而是组装和涂装进口框架和零件——其中许多来自中国昆山。几年前葛氏家族(大部分肯特自行车的中国承包生产商)买下了肯特49%的股份。换句话说,那些BCA有一半中国血统。

报道指出,对“美国优先”的支持者来说,有一个更糟糕的消息。由于特朗普的关税政策适用于自行车和零部件,它们使BCA和肯特的成本每年增加了2000万美元。与此同时,特朗普针对钢铁和铝另一系列关税严重扰乱了市场,导致BCA 扩建计划搁浅,令本来将新增的美国职位流产。

英国《路透社》:美国大豆出口受影响

英国《路透社》市场分析师凯伦·布劳恩(Karen Braun)发表文章《美国大豆出口后续能否达到预期?主要看中国》中表示了对美国大豆出口行业的担忧,文中表示,美国今年3月大豆出口创下纪录同期新高,但因大量供应和与买家中国的紧张关系打压价格,这完全无法阻止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期货周四跌至逾10年低点。

文章称,现在关注的焦点在中国。根据美国农业部(USDA)的数据,中国2018-2019销售年度订购的1327万吨大豆中,到5月2日大约有56%尚未发货。此外,同期所有未发货大豆中,中国的订购量占61%。

文章认为,展望未来,中国订单实现运货将对美国大豆市场的健康状况至关重要,因为未发货的销售总量约为2.72亿蒲式耳,这是分析师未记到账上的很大一笔。未发货订单通常会延到下一个销售年度并最终发货,但在这种情况下,取消的风险很高。

美国《华盛顿邮报》:美企劝特朗普不要增收关税

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其实,许多美国企业并不那么乐观。5月20日,包括阿迪达斯和鞋类嘉年华在内的近200家鞋类零售商和品牌致信特朗普,呼吁他不要对从中国进口的鞋类征收关税。美国鞋类分销商和零售商协会估计,特朗普提议的行动每年将为消费者增加70亿美元的额外成本。

美国《彭博新闻社》:出口管制会削弱美国创新力

美国《彭博新闻社》题为《特朗普对华为的限制可能对美国科技造成反作用》的文章称,包括微软、通用电气在内的美国公司担心,美国正在考虑的出口管制措施实际上可能会阻碍它们在利润丰厚的市场上展开竞争,同时削弱美国的创新能力,因为出口管制涉及的技术被视为提高竞争力的关键。

与此同时,美国本土企业也对特朗普的行为提出反对意见。微软在提交给美国商务部的一份书面文件中警告说,拟议的限制措施可能会使美国孤立于国际研究合作之外,并“可能损害美国的利益”。

通用电气也在其提交的报告中表示,定义过于宽泛的出口控制可能会波及医疗成像等领域,“人工智能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

“中国制造”受青睐

“几乎没有欧洲企业表示能从中美贸易摩擦中受益。”中国欧盟商会副主席夏澜5月20日在北京举办的中国欧盟商会《商业信心调查2019》发布会现场说,欧盟企业不愿看到美国以提高关税为手段来解决中美贸易摩擦问题。

据中国欧盟商会介绍,中美贸易摩擦是今年商业信心调查新增添的内容。25%的受访企业表示,其生产的产品须由中国出口到美国,因此受到美国加征关税的影响。其中,受到冲击最大的是机械设备业(49%)、土木工程与建筑业(43%)和酒店业(45%)。

去年,中国欧盟商会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大多数外国公司(61%)表示,中国国内企业的创新能力已经赶上或超越了欧洲企业。今年,该商会发布的《商业信心调查2019》年度报告显示,大部分(81%)欧洲企业认为中国创新能力的提升将带来机遇。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日前刊载原题为《西方企业越来越欣赏中国的技术,也越来越想要中国的技术》的文章称,从事收购的业内人士可将该现象追溯至2016年。其中,大多数交易规模较小且涉及细分市场,例如传动系统制造商、电动汽车传感器或社交媒体网红经纪公司等。即便在美中两国贸易摩擦升级期间,这种趋势也没有发生大的改变。

文章分析指出,在以前,促使西方投资者购买中国公司的动机主要有三种,即希望在中国占据更多市场份额、完善在中国市场的经销网络、寻找低技术商品制造商。但如今收购中国初创企业有助于提升一些外企的能力。这些收购目标拥有研发团队、专利、客户群,且有时享受中国政府的补贴。

文章还说,西方企业收购中国企业的领域已经延伸到人工智能、医学技术、云计算甚至芯片。近来最引人关注的是美国芯片制造商赛灵思去年7月收购北京机器学习初创企业深鉴科技,并在宣布收购时将后者描述为“行业领先者”。

文章引用数据提供商Dealogic的数据说,2018年以来,美国科技公司已对中国投资10亿美元。近年来,苹果、微软、英特尔、谷歌、英伟达以及世界最大的外科手术机器人公司直觉外科手术公司等众多美国科技巨头,都收购或投资了中国的打车软件、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和外科手术技术等领域的科技初创企业。如果没有贸易紧张和技术冷战,类似的交易将会成倍增加。

猜你喜欢
特朗普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特朗普为何执意买格陵兰
特朗普邀巴西进北约秀“特殊”
特朗普放话要会鲁哈尼
特朗普表示美国不支持G7 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