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理念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

2019-07-04 03:28刘冕轩邓娴
丝路视野 2019年9期
关键词:视域全员三全育人

刘冕轩 邓娴

摘要:“三全育人”理念是心理健康教育重要內容,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本文结合心理健康的现实问题,探讨“三全育人”理念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方法路径,以供借鉴。

关键词:三全育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一、“三全育人”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科学内涵

“三全育人”是指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和全方位育人,可以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三全育人”作为新时代的重要教育理念,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程育人的本质是相同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观测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体的全员性凸显不足

“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全员育人”的全员性不足,通常表现为全员参与度不够、主体作用不够明显。以家庭为例,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培育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念、性格品质的场所,可以说家庭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孩子的身心健康。受经济社会的发展,家庭抚养孩子的成本上升,许多家庭为孩子提供优越的物质环境作为重点,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性格塑造、能力素质培养,处于忽视状态,以学生成绩好坏,定性孩子的个人品质。当学生发生心理问题时,家长常常处于被动地位,在心理辅导过程中也不愿意配合,常常出现拒绝沟通、回避等方式逃避问题。对于“全员育人”的组织模式来看,还存在工作推进不平衡、主次联系不紧密,未建立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联动机制,对于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未做到早发现、早帮助、常态化、系统化的心理辅导工作,与家庭间的沟通进展缓慢,无法实现共同发力。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的全域性把握不够

“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发展应做到“点、线、面”的结合,然而从当前的大学生心理教育状况来看,存在着教育链不够完善,“全程育人”不够突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一般以学生入学起始,学业结束完毕,尚未以学生的整体人生角度出发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表现为,对大学生入校前的心理历程,无法有效掌握,特别是可以取得学生入学前的心理档案,对学生的家庭环境、成长经历,一概不清,学业结束后对一些重点案例的追踪帮扶也不了了之。特别是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在许多高校内作为常务工作来开展,没有具体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不作为学校教育培养体系中的必修内容。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系统性兼顾不够

“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在实施过程中不难发现,其教育途径无法与载体有效结合,“全方位育人”的体系建设存在差距,存在理论与实践、校园与家庭、课上课下、网络与生活等方面兼顾融合不到位。

三、“三全育人”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路径

(一)以人为本、凝心聚力,全员参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在“三全育人”视角下,为实现全员育人的目标,应从组织领导上入手,例如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组,该小组要具备以下职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心理咨询、心理评估、家庭联动、人员管理,同时协调明确班主任、辅导员、家长、心理学教师之间的任务职责,做到权责分明。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上,要结合时代特点,把握宏观规律抓好细节落实,完善各项制度措施,实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人才培养相统一,实现校内机构与家庭、社会的整体合力,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序进行。

(二)因人而异、因势利导,全过程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在“三全育人”视角下,为实现全程育人的目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要重视学生人生不同阶段心理历程资料的收集分析工作,找准学生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以及心理问题诱发的原因,做到“对症”施策。同时做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教学方式的设计工作,依照不同诱因、不同层次、不同群体做好心理健康教育。

(三)重点突出、措施细化,全方位渗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在“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全方位育人应注重措施细化,全方位渗透,突出教学方法、教学重点的优化,以便更好地发力。例如通过可以结合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心理咨询到班服务等活动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健康、乐观、坚韧的心态,实现大学生自我调控能力、抗压能力、社交能力等全面提升,同时在心理健康课程内容设计上要结合不同时段学生的心理变化,做出针对性的改变,优化配套教学方法,实现全方位渗透。

(四)游刃有余、潜移默化,深化“三全育人”教育教学工作

在“三全育人”视角下,为了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效果,高校教育工作者不但要注重教学研究和日常管理,同时要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定期对教师队伍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学习,典型案例分析讨论交流,提升其专业能力素质,帮助老师掌握更多的心理辅导方法,更好地服务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四、结语

“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够更好地提升心理教育的服务能力,帮助大学生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使其能够早日成才进步,高校作为育人单位,应加强对相关教学方法的探索研究,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实现健康教育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涛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7:6—7.

[2]魏武斌等.三全育人体系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化探究[J].农业网络信息,2017,(6):69—71.

猜你喜欢
视域全员三全育人
全员核酸
图们市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全员培训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核心素养视域下“单摆”一节的教学思考
高考开放性试题视域下的初中历史论述能力提升策略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数除法计算教学策略
全员校运会,全员齐参与
三台县:“三个全员”提升纪检干部能力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