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在校中职女生心理健康安全风险及对策

2019-07-04 03:28祁永良
丝路视野 2019年9期
关键词:新时期心理健康

祁永良

摘要:当下,学生健康人格培养工作已经引起了广泛重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只有在自己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学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够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能手。”

关键词:新时期;在校中职女生;心理健康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转型期,人们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竞争压力不断加剧,心理异常和心理障碍问题逐渐增多,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技工院校学生处于青春期,特别是女生,在人际交往、学习适应、情绪及自我认识等方面,容易出现心理异常行为和现象。《意见》指出,要关注青少年心理发展,全面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一、在校中职女生心理健康问题现状分析

(一)缺乏理想,没有动力

许多中职生是在父母的安排之下,被迫进入到中职学校进行学习,他们并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也更加容易满足于眼前的安逸和舒适。中职生还存在着精神空虚的问题,他们并没有远大的理想和明确的目标,也没有足够的动力支撑和鼓舞他们进行学习。有许多中职生出现一上课就恐慌、忧愁或者是烦躁的心理,抱有得过且过的心态度过在学校当中的每一天。缺乏理想和动力的学生则会更加不思进取。

(二)学习心理问题

中职生大多数是中考成绩不佳的落榜生,因此会有一定程度的自卑感和失落感。中职的教育方式与初中教育方式有较大区别。许多中职生由于在初中阶段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差、基础知识薄弱。到了中职学校后,面对复杂的专业理论知识课和技能操作训练,很多学生一时难以适应,感到束手无策,困难重重;部分学生开始自暴自弃,失去学习主动性,导致成绩越来越差;时间长了,自然产生了厌学情绪,而这种不良情绪甚至会影响全班的学习氛围。学习方面的心理问题在中职生中是最普遍、最常见的,主要表现在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习惯不良、认知水平较低、学习焦虑等方面。

二、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教育策略

(一)关注性别差异,重视女生心理健康

与男生相比,女生进入青春期较早,体验的心理冲突比较多,且由于考虑问题较为细腻,更在乎别人的评价,由此表现出来的心理健康问题更为突出。技工院校应为女生制定特定主题的心理健康讲座、宣传等活动,引导其正确处理各种关系,减轻心理压力。

(二)通过塑造健康人格的正面榜样,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培育中职生健康人格

心理剧《阳光职校里的向日葵女孩》中主人公佟玥因中考失利来到阳光职业技术学校就读美术设计专业,但她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刻苦学习,勤练专业技能,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夺得大奖,多家知名设计公司争相邀请她加入。追求阳光和积极是向日葵的寓意,它代表着有梦想、意志坚强、不怕困难的人。“向日葵女孩”给中职生树立正面积极的榜样,潜移默化影响表演者和观众,培养积极人格。

(三)强化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

学校不仅要引进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还要对非专业的教师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得到强化,就会重视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进而将这种意识渗透于学科教学。教师要对班上留守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有充分认识,转变教育方式,重视学生的心理感受,并能够在必要的时候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心理疏导,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良好育人大环境

中职学生成长环境包含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学校环境,各个环境对于中职学生的影响较大。因此要注重环境对于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作用。正视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学校环境对中职学生心理健康品质的影响。当前,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与社会环境之间存在着严重的脱节现象,为了有效地改善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其可以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體的育大环境,全面改善中职学生的心理状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五)明确学生发展倾向

每个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未来都会投入不同领域寻求发展,而教师要引导学生,也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去思考。学生处于各个岗位,有不同的职责,面临着不同的素养要求,教师要从不同的方向出发去思考,引导学生强化不同的素养。例如财会人员需要具备缜密的心思、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等,同时要具备财会的工作技能,这便是一种品德。教师要让学生具备各个领域发展的必要素养,学生自然会有更好的发展。

(六)鼓励学生反思,形成正确认知

在日常的教学观察中,有一种较为严重的现象,很多学生会由于自己的考试成绩或者家庭条件等产生自卑心理,且已经影响到了他们的成长。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教学问题,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借助德育的力量,让学生学会分析,在这个过程中使他们学会反思,形成正确认知,学会乐观从容面对各方面的挑战。

三、结语

在校中职女生健康问题方面,首先,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用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抵御西方文化思想和外界的干扰;其次,建立相应的心理教育机制,用以帮助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和讲座,帮助学生亲自体验心理教育课程的实用性。

参考文献

[1]付珍.心理危机预防: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育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9.

[2]袁文萍.中等职业院校女生心理韧性和生活事件的关系研究[J].校园心理,2018,16(06):444—447.

猜你喜欢
新时期心理健康
心怀阳光,健康成长
运动过度不利于心理健康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1980—1983年电影中的审美体验
新时期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新思路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