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居民对海姆立克急救法认知现况的调查

2019-07-10 06:45刘德华杨新芳王庆华
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14期
关键词:海姆异物气管

高 林,刘德华,杨新芳,王庆华*

(1.滨州医学院,山东 滨州 256603;2.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 滨州 256603)

气管异物是耳鼻喉科急危重症之一,多发生于儿童,尤其以5岁以下儿童多见[1]。随着社会的老龄化,在当今现实生活中,老年人吃东西不当而造成的气管异物已越来越多见[2]。气管支气管异物大多属于外源性异物,异物进入气管支气管后,引起局部病理变化,病情严重性取决于异物的性质和造成气道阻塞的程度,轻者可致患者肺部损害,重者可导致患者窒息死亡[3]。因突发外源性异物卡喉时没有得到及时急救而导致死亡事件日益增加。美国医生海姆立克教授在1974年发明的急救法,至今已抢救十几万人的生命,其原理是:冲击腹部,膈肌下软组织被突然冲击后产生向上的压力,压迫两肺下部,从而驱使肺部残留空气形成一股气流[4]。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健康认知提升,对突发急危重症在就医之前的自我救护需求日益增长,因此对于日常生活中更易发生的外源性异物卡喉急救知识普及尤为重要。本研究通过对滨城区社区居民在家庭成员突发气管异物卡喉时利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处理的认知状况、需求程度以及获取途径进行调查,以便更好地向公众普及海姆立克急救法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9年1月1日至20日,选取滨城区9个社区为调查地点,获得社区居委会、居民知情同意后,采取社区内随机抽样的方法,有450名社区居民同意参加本次调查活动,其中男性189人,女性 261人,平均年龄(45.5±10.5)岁。

1.2 研究方法

1.2.1 调查工具 基于软件问卷星系统,依据研究目的自行编制问卷内容。问卷主要内容:(1)人口学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职业、家庭成员等。(2)对海姆立克急救法处理的认知,如:您对海姆立克急救法的了解程度、您遇到因吃东西或其他原因发生剧烈呛咳乃至窒息时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的程度、你愿意做海姆立克急救法宣传者的程度、您认为自己正确地应用了海姆立克急救法、您认为海姆立克急救法的重要性、您认为是否有必要学习海姆立克急救法等。(3)对海姆立克急救法获取途径及需求,包括通过何种途径学习海姆立克急救法、愿意参与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哪些培训活动等,设置选项为社区宣传、网络广播、公益广告、医务人员、不关注。

1.2.2 收集资料方法 基于便捷的网络和问卷系统到不同社区采取匿名方式调查,向调查对象说明调查目的,明确调查者的参与意愿后,讲明相关注意事项后由其独立填写,同时依据社区规模定额分配每个社区的调查人数,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共发放问卷450份,回收有效问卷45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

1.3 统计学方法

将问卷星系统收集的有效调查数据直接导入在线SPSS统计软件,对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处理,获得对象之间的相关关系,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进行统计分析和描述。

2 结果

2.1 社区居民对海姆立克急救法的认知程度

本次调查有效问卷450份,其中男性189人(占42.0%),女性261人(占58.0%)。64名居民(占14.2%)能够熟练、规范应用海姆立克急救法;139名居民(占30.9%)表示简单了解过;247名居民(占54.9%)对海姆立克急救法非常陌生,见表1。

表1 社区居民对海姆立克急救法的认知程度

2.2 社区居民了解海姆立克急救法知识的主动性

社区居民愿意主动了解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有106人(占23.6%),被动接受了解的有168人(占37.3%),感觉无所谓和不愿了解的有176人(占39.1%),见表2。

表2 社区居民了解海姆立克急救法知识的主动性

2.3 社区居民海姆立克急救法获取途径及需求程度

203名社区居民(占45.1%)通过社区宣传、网络广播、公益广告、医务人员不同程度地接触或者详细了解过海姆立克急救法,其余247名居民(占54.9%)不关注海姆立克急救法。同时,社区居民对急救方法传播途径的需求程度不一,见表3。

表3 社区居民海姆立克急救法获取途径及需求程度

3 讨论

3.1 社区居民对海姆立克急救法的认知现状

表1显示,64名居民(占14.2%)表示曾针对突发异物卡喉的海姆立克急救法受过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机构的规范化培训,能够熟练、规范应用海姆立克急救法。139名居民(占30.9%)只是简单了解过,但对具体的操作步骤模糊。调查中有247名居民(占54.9%)对海姆立克急救法感到非常陌生,表示从未听说过。仅有少数社区居民对突发异物卡喉后能够及时准确地应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有效缓解病情,为专业急救医护人员的到来赢得宝贵时间,有效减少气管异物卡喉的致死率。部分社区居民对海姆立克急救法知识掌握不足,操作模棱两可,大部分社区居民对外源性异物卡喉急救知识十分陌生或者其危险意识不足,处理方法不得当。应加强对社区居民急救知识和方法的宣传教育,采用专业医护人员讲座、微信公众号、现场演示、社区大屏幕循环播放常见急救技术的方法。而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现场急救课程是普及急救知识、推广现场急救技术、提高公众急救知识普及率的最佳途径[5]。逐渐对在校大学生实施星点式培训模式,最终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区,开展全民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6]。医院应加大相关科室向住院患者及其家属对急救法的普及力度,如耳鼻喉科、儿科、老年病科等易发生异物卡喉人群的住院科室,定期进行乡村医生、社区医生的规范化培训。

3.2 社区居民了解海姆立克急救法的主动性分析

表2显示,社区居民愿意主动了解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有106人(占23.6%),被动接受了解的有168人(占37.3%),感觉无所谓和不愿了解的有176人(占39.1%),说明城市社区居民对获取海姆立克急救方法或者相关知识的主动性低,对于气管异物卡喉的危险意识不足。海姆立克教授回顾了600余例经过核实的关于成功实施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报道,其中23%是儿童,77%是成人。值得关注的是,只有130例被医生或者熟悉医学的个人所救助,其余则归功于通过各种途径接受过相关培训或者在媒体上看过实施方法的普通人;有23例是在无旁人协助的情况下自己用拳头冲击腹部或者通过强有力倚靠扶手、椅背、水槽边缘使得异物排出[7]。因此海姆立克急救法正确及时地应用可以完全排除或者部分排除阻塞气管的异物,操作简单,便于掌握。应该利用社会资源和网络,全方面、多形式地宣传日常急救知识,积极引导社区居民对气管异物卡喉海姆立克急救法知识的普及和重视,提高居民获取急救知识和急救方法的主动性。可以利用便捷的网络、广播进行海姆立克急救法及日常急救知识和方法的宣传。此外,应在当地学校开展规范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让学生从小学习接触急救知识,提高急救自救意识,形成良性循环[8]。社区医院或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定期安排社区宣传活动,不仅限于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宣传,也包括日常常用的急救法的宣传,提高急救法社会普及率及社区居民自我急救意识,准确熟练地掌握急救手法或要点,为患者得到专业急救医护人员的救助赢得宝贵时间,尽可能降低因自我急救不及时、不准确造成的致残率和致死率,提高社区居民的自我救护知识水平。

目前滨城区多数社区居民对于突发气管异物卡喉时不能及时准确地应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海姆立克急救法社会普及率较低,居民获取急救知识主动性不高,导致普通家庭居民了解程度偏低。建议市政府联合社会资源,全方面、多形式、深层次地加大对突发气管异物卡喉时的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宣传和普及,不断提高社区居民急救知识水平和自我急救意识。

猜你喜欢
海姆异物气管
气管切开术后不同类型气管套管的并发症及处理策略
早期气管切开对于脑外伤患者的治疗体会
食管异物不可掉以轻心
如何处理异物进入眼睛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气管狭窄病人导管插管二例
眼耳鼻进异物咋处理
“海姆立克急救法”发明者病逝
“急救之父”海姆立克辞世,世上救人最多的医生走了
“正当红”的德国赛道霍根海姆